(组成及用法) 犀角9g 生地黄60g 生石膏60g 柴 胡12g 地骨皮15g 龟板21g 鳖甲21g 桃仁9g 红花 9g 金银花30g 蒲公英18g 大青叶18g 青黛9g 半枝 莲30g 白花蛇舌草30g 党参15g 沙参15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犀角为极细末分吞,现无此药,用 水牛角45g代之。
(主治} 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解析) 许氏以中药治疗白血病曾名噪一时。本方之用为 毒入骨体型,发热或高热,头昏或头痛,体痛或关节痛,面色苍黄 无华或觥白,出血(包括内外、上下出血),舌质黯红或淡红,苔黄 或灰黄,脉洪大鼓指。许氏认为白血病系瘟毒内陷,深及骨髓,窜人营阴所致,其 贫血、出血、发热等主要证候,皆因此而起。虽有精气内虚之远 因,亦仍立此清瘟解毒汤以治,随证加用药物如下:
(1)胸痛:加延胡索、郁金、枳实。(2)淋巴结肿大,加夏枯草、牡蛎、小金丹。
(3)肝大:加郁金、龙胆草、芦荟、连翘、水蛭。(4)脾大:加鸡内金、王不留行、三棱、莪术、紫金锭、青黛、雄 黄、化症消痞丹。
(5)鼻出血:加白茅根、荆芥炭。(6)牙龈出血:加白茅根、阿胶。(7)呕血:加阿胶、大黄炭、紫珠草、云南白药。(8)紫斑(皮下出血):加紫草茸。慢性者,加鹿角霜或鹿 角胶。
(9)便血:加地榆、棕榈炭、生地炭、大黄炭。(10)尿血:加大小蓟、槐花、血余炭。11)神志不清:加紫雪丹、局方至宝丹。(12)便秘:加大黄、元明粉。
(13)尿黄赤:加车前草、茵陈。(14)头痛:加夏枯草、菊花、钩藤。(15)周身痛:加秦艽、威灵仙、钻地风、地龙。(16)咽喉肿痛:加用冰硼散或金黄散、六神丸. (17)呕吐:加竹茹、法半夏、藿香. (18)干呕:加竹茹、黄连、龙胆草。(19)高热不退:加安宫牛黄丸。(20)寒热往来:加柴胡、乌梅。(21)腹部胀痛:加桃仁、红花、莪术、泽兰叶。(22)食欲不振:加莱菔子、山药、枳壳。(23)淋巴瘤:加小金丹、夏枯草。外用推车虫焙干研末用醋 调敷。
滋肾解毒化瘀汤 许玉鸣
(组成及用法] 生熟地各15g 枸杞子12g 牡丹皮9g 黄柏9g 知母9g 山茱萸12g 五味子6g 山药15g 杜 仲12g 当归9g 红花9g 桃仁9g 龙胆草9g 芦荟9g 青黛6g 雄黄1.5g 紫花地丁18g 山豆根12g 半枝莲 30g 白花蛇舌草30g 甘草9g 水煎,每日l剂分3服。
(主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肝肾虚损,瘀毒留滞)
(解析) 此种类型白血病,头昏或头痛,轻度或中度发热, 或有轻微出血倾向,或肝脾肿大,胸骨有压痛或胁痛,间有盗汗, 或手足心热,或腰痛腿软,舌质黯红、有瘀蓝点或瘀蓝块,脉多弦 数或细数、常左小于右。因其表现以正虚为主,瘀毒不盛,故扶 正为主,祛邪为辅。本方滋肾养肝,解毒活血化瘀。若兼气虚, 当加黄芪、党参、山药,其余随证加用药物如清瘟解毒汤。
益气解毒化瘀汤 许玉鸣
(组成及用法] 黄芪18g 党参15g 山药15g 白术 12g 杜仲12g 熟地黄15g 枸杞子12g 龟板18g 鳖甲 18g 当归9g 川芎9g 五味子6g 女贞子15g 阿胶12g 山茱萸9g 柴胡9g 枳壳9g 鸡内金12g 莱菔子9g 蒲 公英18g 紫花地丁18g 红花9g 桃仁9g 半枝莲18g 土茯苓15g 牛膝15g 甘草9g 白花蛇舌草18g 水煎,每日 l剂分3服。
(主治)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脾肾两虚瘀毒型)。
(解析) 其病势发展缓慢,面色苍黄无华,头晕,心悸,腰腿 酸软或痛,饮食不振,神疲乏力,常有肝脾肿大与淋巴结肿大,中 度贫血。晚期可见出血症状,舌质淡,苔少或薄白,脉虚细无力, 或右小于左。本方健脾益气,滋养肝肾,化瘀解毒,仍以扶正为 主。余随证加用药物,如清瘟解毒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