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商宪敏教授中医辨证治痹12法
2022-10-07 07:51:30
商宪敏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博士后导师。商教授在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对于痹证的中医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将治疗痹证的方法归纳总结为12法,即散风宣痹法、祛寒通痹法、除湿蠲痹法、清热散痹法、清热解毒法、化痰散结法、活血祛瘀法、健脾益气法、补肾壮骨法、养肝补血法、滋阴润燥法、通经活络法,临床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概述
痹证是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病,以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外部侵袭后,使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等处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为特点。痹证按病因可分为风痹、寒痹、湿痹和热痹,按病证特点可分为行痹、痛痹和着痹,这两种分类方法互有联系,以风邪为主者为行痹,以寒邪为主者为痛痹,以湿邪为主者为着痹。痹证乃风寒湿三气杂至而成,故常常是风寒湿三邪俱在,很难将三者截然分开,由于患者的体质、性别、年龄有别,患病的环境、地域、季节等条件多种多样,所感受的外邪各异,且邪之偏盛不一,据此临床常简化分为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当代医家有将诸痹缠绵,经久难愈,而致瘀血阻滞、关节变形、顽固疼痛者,称之为顽痹(尪痹),有将燥邪损伤气血津液而致体虚筋脉失养、血瘀痰凝、脉络不通而肢体疼痛,甚则肌肤枯涩、脏腑受损者,称之为燥痹。
2治痹12法
2.1散风宣痹法:
散风宣痹法是用疏散风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风邪外袭,邪留肌表、经络所致之痹证的方法。主要治疗风邪为患的痹证,感受风寒湿邪、风湿热邪或风寒湿邪化热,而以风邪为主者。本法以治疗行痹为主,治疗痛痹、着痹及尪痹时也常配合应用。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窜痛为特点,自觉局部冒风,可伴有筋脉挛急、关节肿胀、肢体麻木、屈伸不利,以及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正常,脉象多浮滑。常用方剂:防风汤、独活寄生汤。常用中药:防风、青风藤、白花蛇、徐长卿、独活、羌活。
临床体会:
①防风味辛而微温,甘缓而不峻,风寒风热痹证均可应用。青风藤味辛苦而性平,祛风湿、通经络,善治诸风,无论外风、内风,性寒性热皆可配伍选用。白花蛇有较强的祛风通络的作用,可透骨搜风。徐长卿祛风止痛效佳,广泛用于因风湿、寒湿、气滞、血瘀所致引起的诸痹疼痛。羌活、独活、防风均可祛风湿、止痛、解表,新病宿疾皆可选用。羌活偏走于上半身,独活善治下半身。②“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治疗痹证在散风祛邪时,配合活血通络更利疏散外风。③散风药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极易耗伤阴血,阴血亏虚者应慎用或减量使用。④痛剧者可加虫类搜剔络道药,如乌梢蛇、全蝎、蜈蚣、地龙、僵蚕等,以增强散风活络止痛之效。
2.2祛寒通痹法:
祛寒通痹法是用药性温热、能祛除寒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寒邪外袭,或素体阳虚、寒邪乘虚深入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治疗寒邪为患的痹证,以感受寒邪、风寒之邪、寒湿之邪或风寒湿邪而以寒邪为主者。本法以治疗痛痹为主,治疗行痹、着痹及尪痹时也可配合应用。临床表现:肢体关节、肌肉、筋骨剧痛,痛处固定,自觉局部发凉或抚之冰冷,得温痛减,遇寒痛增,可伴有肢体屈伸不利、冰冷不仁、喜暖恶寒、腰膝冷痛等全身症状。舌体胖大,舌质暗,舌苔薄白、白或白润,脉象多弦或紧或迟。常用方剂:乌头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当归四逆汤。常用中药:桂枝、麻黄、附子、乌头、细辛、淫羊藿。
2.8健脾益气法:
健脾益气法是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补气药来扶助正气、强壮身体以治疗痹证的方法。凡脾虚气亏、肢体麻木的痹证患者,均应辅以此法治疗。在治疗着痹时,虽以除湿蠲痹为主,也要适当配合健脾益气法以治其本。麻属气虚,木属血亏,气虚气滞,气滞血瘀经脉痹阻,则关节疼痛、肢体麻木。久痹少动或因痛难动而肌肉萎缩者,需重用健脾益气药。痹证兼见痰核、瘰块者,也可酌情配用此法。临床表现:尪赢肉脱,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少泽,纳少迟消,便溏泄泻,或见肢体关节肿胀、沉重麻木、痰核瘰块、肌肉萎缩废用。常用方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常用中药: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茯苓。
临床体会:
①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均有健脾益气的作用。黄芪、白术甘温,可补气健脾;党参、甘草、茯苓甘平,可补中益气。白术可燥湿利水,茯苓可淡渗利湿,甘草可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调和诸药,临证时应根据病情、病症选适宜药物配伍应用。如体虚常易感冒者,用生黄芪配白术以益气固表;气虚血亏、肢体麻木者,用炙黄芪配当归以补气生血;脾弱气虚、肌肉萎缩者,重用黄芪,伍以党参、白术;痰湿重者,用白术、茯苓健脾祛湿。甘草与党参、白术、熟地、当归同用,可缓和其滋补之力,使补益作用缓慢而持久;与芍药合用,可柔肝、缓急、止痛;与温热药附子同用,可缓其热,以防伤阴;与清热药石膏、知母同用,可缓其寒,以防伤胃。②在用健脾益气之品时,为防其“虚不受补”而出现气滞胸闷、腹胀纳呆等症状,应少佐理气药,如陈皮、砂仁之类。
2.9补肾壮骨法:
补肾壮骨法是用具有温补肾阳、滋补肾阴、强壮筋骨作用的药物来补肾壮骨以治疗痹证的方法。主要治疗痹及诸痹缠绵、久病伤肾、形体虚衰,筋骨失养者。临床表现:体质柔弱,病程较长,筋骨关节疼痛、变形。偏于肾阳虚者,可见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酸冷无力,五更泄泻,男子阳萎、滑精,女子宫寒不孕、月经衍期、小腹冷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两尺尤弱。偏于肾阴虚者,可见形体羸瘦,眩晕耳鸣,视物模糊,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入夜尤甚,或潮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闭。舌红苔少而干,脉沉细数。常用方剂:肾气丸、右归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知柏地黄丸。常用中药:地黄、山茱萸、补骨脂、骨碎补、淫羊藿、肉苁蓉、狗脊、续断、桑寄生。
临床体会:
①熟地、山茱萸性微温,长于滋补肝肾之阴。肉苁蓉、桑寄生为平补之品,桑寄生可补肝肾而祛风湿、强筋骨,肉苁蓉可补肾助阳,兼能润肠通便。补骨脂、骨碎补、续断、狗脊、淫羊藿性温而补肾阳,其中骨碎补、续断可活血通脉,淫羊藿、狗脊可祛风湿、强筋骨,骨碎补可祛骨风。②痛痹、尪痹患者出现肾虚的症状及筋骨变形时可用补肾壮骨法。多数尪痹患者常见肾虚寒实证,临床表现为腰膝酸痛,两腿无力,喜暖怕凉,关节疼痛、肿胀,僵挛变形,晨起关节发僵发皱,筋短骨重,肢体屈伸不利,舌苔白,脉沉尺弱,此乃肾虚为本,寒盛为标,补肾是治疗尪痹的重要方法。但还有一部分尪痹患者在不同阶段出现肾虚标热之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大,僵挛变形,屈伸不利,或局部灼热,皮色发红,喜将患肢放置被外,但久放之后又觉疼痛加重,仍欲盖被喜暖,可伴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溲黄便涩等症。舌红苔薄黄或黄厚而腻,脉滑数或兼沉兼细,尺脉多沉小。此系邪气郁久化热,本虚标实,初看似热痹,但与热痹不尽相同,治疗应根据正邪的虚实多寡,在补肾的基础上配合清热除湿,而不能孤投清热除湿通痹之剂。③有的患者需补肾阳,而兼有阴伤,阴虚有热,不宜纯补阳,或久服补剂,恐其助火化热,应在补肾之剂中佐以知母、黄柏,取其苦以肾坚、寒以除热,以减少燥热之弊。
2.10养肝补血法:
养肝补血法是用具有养肝补血作用的药物来养血濡筋,以治疗痹证的方法。主要治疗平素血虚,复感外邪而患痹证者;或久痹不已,日久气虚血亏而肝血不足者;尤以妇人产后体虚常易外感风寒或寒湿而患痹证者为多。临床表现: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耳鸣,眼目干涩,视物模糊,心悸失眠,肢体麻木,筋脉挛急,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至经闭。舌质淡,脉细。常用方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常用中药:熟地、当归、白芍、川芎、阿胶。
临床体会:
①熟地味甘微温,可养血生精、滋补肝肾,是最常用的滋阴补血药,辅以当归,补血养肝,佐以白芍,养血和阴,川芎活血行气,四药合用,共奏补血和血之效,血充脉通,使营血调和、气血畅通。当归性温主动,能补血活血、通经活络,白芍微寒主静,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故治寒痹宜用当归,治热痹宜用白芍,由于肝血不足、筋骨失荣,而见肢体拘急、屈伸不利者,可用白芍配伍甘草、伸筋草。②应用补血药时,常配伍补气药,如党参、黄芪之类,以益气生血,增强补血效果。尤其气虚血虚者,治当补气生血,使阳生阴长、气固血充,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生血之源,辅以当归,养血和营、补气生血。
2.11滋阴润燥法:
滋阴润燥法是用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作用的方药治疗痹证的方法,主要用于燥痹及素体阴虚或内有蕴热而病痹证者,凡因热邪、热毒为害,或风寒湿邪、郁久化热,或久服辛热温燥药致伤阴灼津者,可选用此法配合治疗。临床表现:肢体关节隐痛、酸楚、麻木,伴有阴虚症状。其阴虚证以肺阴虚、胃阴虚及肝肾阴虚为多见,且阴虚证的轻重多寡每因患者体质、病因、病性、病证、病程、病机转化及治疗用药等不同而有别。肺阴虚者,口燥咽干甚至音哑,干咳少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胃阴虚者,口干舌燥,口渴思饮,饥不欲食,大便干结,或胃脘隐痛,脘痞不舒,舌红少津,脉细数。肝肾阴虚者,口咽干燥,两目干涩,头晕耳鸣,潮热盗汗,五心烦热,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或脉细而弦。常用方剂:肺阴虚者选沙参麦冬汤,胃阴虚者选益胃汤,肝肾阴虚者选麦味地黄丸、左归丸、二至丸。常用中药:肺阴虚者选沙参、麦冬、百合;胃阴虚者选石斛、玉竹;肝肾阴虚者选女贞子、枸杞子、熟地、石斛、旱莲草。
临床体会:
①沙参、麦冬、百合、玉竹、女贞子均甘而微寒,为临床常用养阴药,其中沙参、麦冬、百合、玉竹长于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百合又清心安神,石斛益肾阴,女贞子清补肝肾、清热明目,补而不腻,旱莲草滋阴益肾、凉血止血。②已患痹证其热邪热毒伤阴而邪热未尽除者宜配伍清热药,阴虚阳亢者宜配伍滋阴潜阳药,阴虚血亏者宜配伍养血药,气阴两虚者宜配伍补气药。③养阴生津药多甘寒滋腻,故脾胃虚弱、中焦寒盛、痰湿内停、腹胀便溏者均应慎用或忌用。
2.12通经活络法:
通经活络法是用具有通经活络作用的药物来治疗痹证的方法。不论痹证的原因是风、寒、湿,热之邪,还是痰浊、瘀血阻滞,或伴气、血、阴、阳之虚,都必有血脉痹阻不行,治疗痹证,除需针对病因,治以散风、驱寒、除湿、清热、解毒、化痰、活血等法,均应辅以通经活络法。临床表现: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麻木。常用中药:秦艽、豨莶草、络石藤、金银藤、松节、伸筋草、木瓜、海风藤、千年健、透骨草、姜黄、鸡血藤、桑枝、穿山龙、老鹳草。
临床体会:
①根据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麻木的特点、部位来选择适宜的通经活络药,这些药在方剂组成中一般是佐使药,起辅助治疗作用,故只介绍常用药,而无代表方剂。②秦艽、络石藤性微寒,豨签草、金银藤性寒,多用于治疗热痹。四药均能祛风湿、通经活络。豨签草可祛风湿、祛肝肾之风,兼益肝肾。金银藤能清经络中风湿热邪而止痛。松节、伸筋草、木瓜、海风藤、千年健、透骨草性温,能祛风湿、通经络,多用治风寒湿痹。松节、透骨草止痛效果较好。伸筋草、木瓜可舒筋活络,木瓜兼能化湿和胃。千年健可祛风湿、健筋骨、止胃痛,寒痹兼胃痛者宜选用。姜黄、鸡血藤可温通经络而活血,姜黄外散风寒,内行气血,长于治上肢痹痛。鸡血藤可行气补血、养血活血,用于治疗血虚血瘀之关节疼痛,手足麻木尤佳。桑枝、穿山龙、老鹳草性平,均能祛风湿通经络。穿山龙舒筋活血止痛作用好。桑枝、老鹳草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麻木效佳。③根据疼痛、麻木部位选用适宜引经药。上肢部位以肩肘为主,选羌活、川芎、姜黄、桂枝、桑枝;下肢部位以膝踝为主,选牛膝、木瓜;颈项部位选葛根;腰脊部位选桑寄生、杜仲、狗脊、老鹳草;全身选鸡血藤、海桐皮。
3治痹12法应用原则
临床运用治痹12法时,必须相互结合、有主有从,灵活掌握。
3.1辨证精确:
商教授强调在临床运用治痹12法时,首先应辨证精确。①辨清正邪盛衰。要根据病程长短、病势急缓、病情轻重,以及病证特点来辨清病之虚实、标本缓急。②明确病因及病邪的轻重、病位的深浅、病情的变化等。③辨别有无兼夹证。如夹痰浊、夹瘀血,或病邪由表入里,侵袭脏腑。④掌握患者体质情况。如先天禀赋不足、素体柔弱者,最易感受外邪,后天失养或久病缠绵或病后体虚者,均可致正气不足、而使病邪乘虚而入。
3.2掌握治疗原则:
(1)审明病势,权衡标本缓急。以痹证为例,就正邪而言,正气虚为本,邪气实为标,原发脏器之虚为本,复感外邪之实为标。就病位言,脾肾脏虚为本,经脉肌肉筋骨感邪为标。不仅要辨清正邪的盛衰消长,还要辨清风、寒、湿、热及热毒诸邪的轻重及其传变、从化,依照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来决定先标后本,或标本并重,或治本为主、兼顾治标。(2)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第一要考虑到人体素质、机能状态及既往患病情况。如阳虚气弱者易感受风寒,阴虚阳亢者易感受风热;又如汗后、浴后及睡中易着凉受风。人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各异,原有疾病的不同,对痹证也各有影响。第二要考虑季节气候、地域环境的特点及变化。如地处南方常阴雨潮湿,地处北方常寒冷多风。第三要注意由于药物性质不同,在不同的季节里,药物所发挥的作用也有变化。如温热天长期大量服用桂枝、附子之类温热药,易助火伤阴,而寒冷天服用此药即无此弊病。(3)兼夹症的处理。如久痹缠绵,足痿废用者,应在治痹之时,注意治痿。痿因湿热侵淫者,当清热利湿;痿因脾胃虚寒者,当健脾益气;痿因肝肾不足者,当补益肝肾。如痹证见痰核流注者,应在治疗时,配合化痰散结之法。(4)调护脾胃。不少痹证患者是在用西药抗风湿治疗之后,因不能耐受药物肠胃反应等副作用而求助于中药的。患者在就诊时脾胃已伤,有些中药也可伤胃,如地黄滋补腻胃,石膏寒凉伤胃,乳香、没药苦而碍胃。有的患者其发病原因就与脾胃有关,故在治疗时自始至终都要注意调护脾胃。(5)守法守方。疗效不佳或无效的原因多是因为患者恨病乱投医,或是医者不能坚持守法守方。在守法守方的同时,不能忘记变异之证用变通之法。人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当阴阳的动态平衡失调时,便发生了异常的病理变化。治病就是调整阴阳平衡,在调理时,也应注意用药不能矫往过正。(6)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病性、病位,在内服中药的同时可配合应用熏洗、外敷、针灸、推拿、功能锻炼等多种方法,以提高疗效。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