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鸡内金15克,生山楂15克,大贝10克,夏枯草15克,生牡蛎30克,鳖甲10克,桃仁10克,杏仁10克,红花10克,丹参15克,南星6克,白芥子10克,北沙参10克半枝莲15克,半边莲15克,蛇舌草15克,山慈菇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水红花子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15克,青皮6克,厚朴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这只是癌症的主方,临床要辩证加减: 肺癌:加全瓜蒌30克; 肝癌:加柴胡15克; 胃癌:加粳米10克; 肠癌:加薏米30克; 腰以下的癌症:加川牛膝15克。 另外,根据病人的不同身体状况还要进行加减药物等等。 【疗效】:这是家传秘方,使用多年效果令人满意。
【药方】化橘红、茯苓、麻黄各6克,法半夏、枳壳,杏仁、前胡,黄芩各9克,瓜蒌15克,鱼腥草18克,海浮石30克,苇茎12克,炙甘草3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理气化痰,宣肺平喘。
专治慢性支气管炎良方,临床应用多年疗效可靠。
张某,男,59岁,患慢性支气管炎多年,咳嗽伴咯痰,咳声重浊,痰黄浓带泡沫,舌苔厚腻,脉滑数。为痰湿阻肺,先后服用四十余剂治愈,至今未发。
化橘红、半夏、茯苓、甘草枳壳,理气化痰,重用海浮石清金降火,消积块,化老痰,瓜蒌宽胸理气,除胸闷。麻黄宣发肺气,杏仁、前胡肃降肺气,黄芩、鱼腥草清痰湿之郁热。苇茎者,茎直而中空,形似肺管(支气管)可引诸药入于肺中,直达病灶。诸药合用则顽痰可化,气道可通,肺气肃降,而咳喘自除。
膈下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桃仁三钱、丹皮二钱、赤芍二钱、乌药二钱、元胡一钱、甘草三钱、当归三钱、川芎二钱、五灵脂二钱、红花三钱、枳壳钱半、香附钱半十二味药组成,有行气化瘀、破结止痛之功效,主治积块、痛不移处、卧则腹坠、肾泻、久泻等病证。现在多用于治疗久治不愈的胃病、肝硬化、慢性肝炎、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跌打损伤以及腹部积块等病症,有不错的疗效。陈宝贵教授对于膈下部位(中脘),病久属血瘀证者,也常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收效颇高,今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当归10克,川芎6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乌药10克,元胡10克,香附6克,甘草10克,枳壳6克,党参10克。水煎服,日1剂。
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丹皮凉血化瘀;桃仁、红花破血逐瘀,以消积块;配香附、乌药、枳壳、元胡行气止痛;血瘀日久,多损耗正气,故用党参以补虚;甘草以调和诸药。全方以活血逐瘀和理气止痛药居多,依“气行则血行”之理,共奏活血逐瘀、破癥消结之效。方中甘草用量较大,可以缓和诸多活血药之力,以免引起破血之弊。从本方立意来看,用药多入肝脾二经,由此可推知本方应以肝脾二脏血瘀为主。
加减:兼正气虚甚者,改党参为15克;兼虚寒者,加干姜10克,桂枝6克;兼胁痛者,加柴胡10克,郁金10克;泄泻者(肝克脾),去赤芍,加白芍15克,木瓜10克,木香10克;腹中硬块者,去丹皮,改党参为15克,加三棱10克,莪术10克;兼阴虚血热者,加生地10克;纳差者,加焦三仙各10克。现代研究表明,膈下逐瘀汤及其组方可明显改善胃肠疾病引起的增生性病变,降低胃肠血管阻力,调节机体免疫机能,还可促进胃肠疾病炎症吸收,加速机体细胞损伤修复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主治原发性肺癌。
【处方组成】 生地12克、熟地12克、天冬12克、麦冬l2克、元参12克、生黄芪l5克、党参15克、漏芦30克、土茯苓30克、鱼腥草30克、升麻30克,水煎服。
【辩证加减】
口干甚者加知母12克、天花粉30克、制首乌l2克;脾虚加茯苓15克、准山药12克、黄精12克;咳嗽痰盛者加蒸百部l5克、射干15克、佛耳草30克;热盛血痰加白花蛇舌草30克、七叶一枝花30克、花蕊石30克;气滞帶血瘀加八月扎12克、延胡索15克、露蜂房30克。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原发性肺癌47例(I期1例,Ⅱ期9 例,Ⅲ期l5例, IV 期22例),鳞癌27例,腺癌13例,未分化癌3例, 未定型癌4例.治后生存1年以上19例,占40.3%,其中大于3年者3例,大于5年者l例。治后淋巴细胞转化率、 E玫瑰花结形成率等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