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健脾化湿,疏肝和胃。
【主治】恶性肿瘤化疗肝损伤,甲、乙型肝炎,属脾虚湿困,肝气郁结者。症见乏力,纳呆,或有胁痛,腹胀,恶心,或伴腰酸,心悸气短等;舌质红苔薄白或薄腻,脉弦、细或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方中茯苓、薏苡仁、佩兰、泽泻健脾化湿为君;茵陈、柴胡疏肝,郁金理气为臣;连翘(或加蒲公英)解毒为佐;生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湿,疏肝和胃之功。
【加减】腹胀者,加厚朴10g;纳差者,加焦三仙各10g;口苦舌苔厚腻者,加白茅根10g,滑石10g;胁痛者,加延胡索10g,川楝子10g;恶心者,加竹茹10g。
【点评】本方对化疗所致肝功能损害,有显著疗效,实验研究证实并有一定的抗肿瘤效应,还可以此作为治疗甲、乙型肝炎健脾化湿、疏肝和胃法的基本方。本方基本治则是健脾化湿兼疏肝和胃,调理气机,佐以解毒。脾胃的调理宜避温燥,远壅补,药取轻灵性平味淡为主。所谓解毒,在一定程度上是考虑到癌这一原发病,且脾虚肝郁者易有内郁之热。
【验案】刘某,男,59岁。因胃癌于1994年3月7日手术治疗,1994年4月15日开始化疗,化疗前肝功能正常。化疗中及化疗间歇期出现乏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体重下降,1994年6月30日化验肝功能结果:S-GPT 159U,TTT 10.4U,TFT(+++),遂服中药治疗。脉细,舌淡苔薄白,予甲乙煎原方。1月后症状大部分改善,肝功能检查亦明显改善,继续服药至1994年9月27日,化验肝功能恢复正常,症状好转,体重增加。随访至1996年底,肝功能未见异常,并停用化疗药以中药做康复巩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