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老中医治哮喘病经验传
2022-10-27 08:23:31
朱星江老中医治哮喘病经验
已故老中医朱星江擅长小儿内科和内科杂病,对哮喘尤多心得,我跟随朱老多年,现将哮喘治疗经验简介如下:
学术经验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朱老对哮喘治疗有十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哮喘病患者多虚实夹杂,而以“本虚标实”更为常见,单纯属虚属实的较少。他提出了哮喘治疗的法则为三句话,九个字。即:泻肺气(平气化痰);保元气(健脾利湿);纳肾气(温补肾阳)。哮喘主要病机在于体内伏痰,遇诱因而触发,使气机升降出纳失常所致。实喘则为邪气壅肺,气失宣降;泻肺气就是泻肺行水,痰水去则喘平。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输布水液,脾虚则水湿停滞,停于肺部可凝聚为痰,故健脾以运化水湿,杜绝生痰之源。脾为后天之本,脾健则元气足,而病体自复。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哮喘日久,病深及肾,肾为气之根,下元不固,失于摄纳,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温肾使肾气得以封藏,以助阳纳气。朱老治哮喘的基本方为:葶苈子30~60g,大枣30~60g,炙马兜铃9g~肾气丸12g(包),生白术30~60g,生甘草9g。
方中葶苈子、大枣为葶苈大枣泻肺汤为方中主药,有泻痰行水、下气平喘作用。葶苈子,辛,苦,大寒,泻肺平喘,用于肺经邪实之喘咳痰多,且有利水消肿作用。据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葶苈子具有强心甙作用特点,能使衰弱心脏收缩力加强,输出量增多,静脉压降低。因此对于因哮喘年久而影响心脏功能者,更为适用。大枣缓中补脾,以防泻痰伤正。葶苈子常用量为3g~9g,而朱老实践证明,只要配合得当,辨证正确,用量可以适当加大,一般不会出现副作用,尤其是对于个别顽固性哮喘可用到60g。此时有些病人可能出现腹泻,极个别病人出现呕吐。如有呕吐,剂量应适当减少;如腹泻,一般剂量不减,再加煨诃子9g。一般病人用量在30g左右时,就可达到明显的泻肺平喘作用。生白术健脾补中,善能燥湿。脾主运化,其性善燥恶湿。生白术功偏除湿,白术配红,加强其健脾补中之力,有培土生金之意,用量同葶苈子。根据药理研究,白术有强而持久的利尿作用。马兜铃具有清肺降气、化痰止咳作用。现代药理实验,马兜铃有明显的扩张支气管作用,并能解除硝酸毛果芸香碱、氯化乙酰胆三、磷酸组织胺所致的支气管痉挛,因而马兜铃成为本方治疗哮喘中一味重要配伍药物。肾气丸温补肾阳,以纳肾气。甘草调和诸药又有祛痰、镇咳作用,以及有类似肾上肾皮质激素功能。本方药虽仅六味,但配伍得当,重点突出,照顾到肺、脾、肾三脏,扶正祛邪,用在哮喘发期,攻补兼施。
按照辨证论治原则,病虽同属哮喘,也有寒与热之分,和其他各种不同的兼症。在实践中朱老总结了几点加减原则:如咯痰不爽,加礞石滚疾丸包煎9g(或3g吞服);如出现腹泻者同用煨河子4.5g~9g;如属寒,加麻黄9g,白果10~30枚;如属热喘,加麻黄9g,石膏30g;如舌质红,阴虚,加南沙参15g,阿胶4.5g~9g;如咳嗽重者,加炙百部9g,炙款冬9g,炙紫苑9g;其他随症加减(如有肺心病者忌麻黄)。对于哮喘缓解期,朱老认为,仍要按上述基本方加减,加重温补肾阳药,每星期服2~3帖,以巩固疗效,或药量相应减轻,葶苈子、大枣、生白术均减为15g~18g。
病案举例
例一、姚××,女,33岁。专卡门诊号:047522。1976年12月2日初诊:十一岁起患哮喘,时常作。1970年参军去沈阳后,每年冬季发作加重。今气急,咳嗽,痰多白稠,咯痰不爽,面部稍有浮肿,苔薄腻,舌质淡红,脉细带滑。目前在服氨茶碱、激素。治以泻肺健脾,化痰益肾法。方用:葶苈子30g,大枣30g,生白术30g,炙兜铃9g,肾气丸(包煎)9g,诃子3g,补骨脂9g,炙百部9g,炙麻黄4.5g,生甘草9g,礞石滚痰丸3g,分二次吞服。前后服药23贴,症状明显好转。1977年1月28日六诊:药后喘平,痰量减少,且易咯出,精神佳,夜寝已安。西药氨茶碱、肾上腺素已停服,脉细濡,苔薄。上方加海藻带各15g,炙远志3g,去百部3g。患者1979年2月回沈阳,按上述基本方药在沈阳连服二个月,在气温零下20度(摄氏)左右,哮喘未发。1977年5月6日返回上海途中疲劳过度后出现气急乏力,苔薄脉细,用调补脾肾药如补中益气汤、附桂八味丸等。中药用:党参9g,砂仁粉4.5g(吞),阿胶6g(烊冲服),葶苈子30g,大枣30g,附桂八味丸9g。共服20剂而愈。
例二、白××,女44岁。专卡门诊号:038552。1978年5月22日初诊:自1968年发哮喘以后,每年发作,气急不能平卧,咳嗽痰多白稠,小溲不能控制,苔薄质淡红,脉细。治以泻肺气,保元气,纳肾气法。方用:炒葶苈子(包)30g,炒白术30g,大枣36g,炙兜铃9g,肾气丸(包)9g,生甘草6g,炙百部9g,诃子6g,白果7枚(打),炙枇杷叶(包)12g。1978年6月19日五诊:服药24剂后,病状明显好转,能平卧,苔薄,质淡红,脉细滑。续用:炒葶苈子(包)36g,大枣36g,生白术30g,炙兜铃9g,肾气丸(包)12g,生甘草15g,炙百部9g,炙枇杷叶(包)12g,白果7枚(打),炙麻黄4.5g,江剪刀草30g,山海螺15g,桔梗4.5g,南沙参15g,诃子6g。1978年7月3日七诊:服药后症减,咯痰畅,能平卧,大便正常,已经上班工作,苔薄质淡红。原方加礞石滚痰丸3g分二次吞服。1978年7月10日八诊:西药全部停服,症状好转稳定,苔薄,脉细。原方续服至今,哮喘未发。
按:从以上朱老用药经验来看,朱老用药:一、选药针对性强。如葶苈子,泻痰行气平喘。他选择药味少,分量重,尽可能发挥葶苈子作用。一般情况下,以基本方为主,朱老一般不加药味,只有程度严重时,才考虑辨证加药。二、朱老认为哮喘病是慢性病,要断根,服药时间较长,因此临证遣药的原则,既要药性平和,又要顾及脾肾,性味平和,则久服无弊,顾及脾肾则化源不绝。他用大枣、白术以防葶苈子泻痰伤正,又有培土生金之意,以肾气温补肾阳,扶正祛邪,只要配伍恰当,多取良效。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