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王守儒教授治疗灼口综合症经验
2022-10-27 08:23:31
王守儒教授为全国第五批中医学术继承工作导师,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灼口综合症是以患者诉及的舌疼痛感,但临床查不到阳性体征,组织病理亦无特征,舌的柔软度、活动度均正常。除舌痛外,其他口腔黏膜也有烧灼样痛的一组综合症,又称舌痛症。有些患者有轻度舌乳头炎(包括叶状乳头炎、轮廓乳头炎、菌状乳头炎等),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临床症状与体征与自我感觉明显不符。
本病的主要症状为患者自感有自发的舌烧灼样疼痛,也可表现为麻木感、刺痛感、钝痛不适及味觉迟钝等感觉异常。常伴有口腔干燥、舌乳头萎缩、粘膜上皮充血发红、局部水肿及咽部反射消失等。舌痛症状可因情绪变化而诱发,晨轻晚重,过多说话、食干燥性食物或空闲静息时疼痛加重,但在工作、吃饭、熟睡、饮酒、注意力分散时可因注意力的转移而疼痛减轻或消失。患者常伴有情绪不稳定,或有抑郁或焦虑。疼痛多发于舌根部,其次为舌缘、舌背和舌尖,但其他部位如颊、腭、唇、咽亦可发生。以单个部位发病多见,但亦可累及2个以上部位。病程迁延,并逐渐加重,少数患者有明确的突发病史。
该病病因病机为:①淤全身因素包括内分泌、代谢紊乱、维生素B族缺乏等,尤其是更年期妇女。另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焦虑、抗抑郁、利尿剂、漱口剂等,亦可引起舌痛而发生本病。
②精神因素包括人格因素(如精神抑郁、焦虑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恐癌心理),患者咽部的异物感或看到叶状乳头或轮廓乳头的红肿、肥大而产生恐癌心理,继而感到舌部不适或疼痛,
③局部因素包括牙尖、不良修复体的刺激、口内不同金属的修复体产生微弱电流的轻度刺激。另外,过度吸烟、饮酒,过食辛辣,长期咀嚼含有大量薄荷油的口香糖及患者对某些牙膏、唇膏的过敏引起的理化刺激亦可导致本病的发生。西医一般采用口服神经调节剂如谷维素、甲钴胺等,同时进行心理调节,疗效一般。
中医一般将本病概括为:心火亢盛、脾虚血少、肝胆湿热、阴虚火旺四个证型。心火亢盛型治以清心泻火,方用导赤散合三黄汤加减;脾虚血少型治以益气健脾,养血活血方用归脾汤加减;肝胆湿热型治以清泻肝胆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阴虚火旺型治以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王守儒教授在多年治疗灼口综合症的过程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受到患者的一致赞扬。现将该方法及王教授的用药特点总结如下:
病案举例:
孟某,女,77岁,退休职工。2013年5月8日就诊。主诉:口干灼疼,食热或刺激性食物疼痛加重三年。现病史:三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口内不适,饮食无味,后逐渐出现口内热感及麻木感,近一年来舌根部出现疼痛感,左侧明显,食热或刺激性食物疼痛明显加重,影响进食,口干,夜间加重且有涩感,饮水后口干症状缓解不明显。平素体倦乏力,纳差,精神欠佳,便干,排便困难,小便黄。晨起口苦,睡眠差,舌右侧舌苔厚,左侧舌苔少,舌质干红,舌尖红。平素时有出虚汗现象。脉沉数无力。辩证为:心脾积热,气阴两亏。治以健脾益气、滋阴清热。处以:①太子参30g、炒白术10g、茯苓20g、当归15g、赤芍10g、丹皮10g、地骨皮12、竹叶10g、焦栀子10g、石斛12g、玉竹10g、龙胆草5g、鸡内金10g、焦三仙各10g、甘草6g。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两次,饭后温服。②血塞通软胶囊100mg×30×1盒sig:2粒2次/日口服③甲钴胺片0.5×30×1盒sig:0.5tidpo④复合维生素B片100片×1盒sig:1片tidpo⑤谷维素片10mg×100片Sig:20mgtidpo。疗效观察:二诊:2013.5.15服上方后舌痛、口内灼热减轻,出虚汗消失,服药期间稍有便稀。上方去地骨皮加丹参30g、炒薏米30g。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力、淡渗利湿以止泻。10剂继服。三诊:2013.5.25服上方后舌疼、灼热感继续减轻,大便已正常,口苦消失,口仍干,舌左边舌苔渐生,舌质仍红。上方去龙胆草加花粉15g、黄精12g。10剂继服。四诊:2013.6.5服上方后舌部灼疼继续减轻,口干明显减轻,舌左侧舌苔基本正常,但睡眠欠佳。上方加炒柏子仁30g、炒酸枣仁30g、远志15g。10剂继服。五诊:服上方后舌部灼疼继续减轻,口干减轻,睡眠改善,舌质、舌苔正常。上方15剂继服。六诊:2013.6.20服上方后舌部症状基本消失,仍有轻微不适。上方15剂,两日一剂,巩固疗效。
按:
舌痛一般是心经火热亢盛所致,该患者口内热感,食热或刺激性食物疼痛明显加重,小便黄,舌质干红,舌尖红为心脾有热,火热伤津耗液,津不上承则口干。患者年近80岁,本已气阴两虚加之火热蒸灼则气阴更亏,则出现白天口干不明显,夜间加重,饮水后症状不能缓解,时出虚汗,便干。平素体倦乏力,纳差,精神欠佳,为脾虚之证,脾气亏虚,推动无力则排便困难。脉沉无力为虚证,脉数为有热象。综上,则该病辨证为心脾积热,气阴两亏,治以健脾益气、滋阴清热。方中太子参、炒白、茯苓、健脾益气,当归、赤芍、丹皮、竹叶、焦栀子、清热凉血活血,在清热的同时加入活血之品避免因热灼伤脉络,使气血凝而成瘀加重舌疼症状,石斛、玉竹、地骨皮滋阴清虚热。脾虚湿不得化,与热博结上蒸,则出现口苦故加龙胆草清热除湿祛口苦,鸡内金、焦三仙和胃消导;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健脾益气、滋阴清热之功,使气虚得补,积热得清,虚热得消,标本兼顾,相得益彰。服药过程中口苦症状消除后则去龙胆草碍胃之品,以免长期服用而重伤其胃,一次服药后口干症状减轻不明显,故加花粉、黄精增加滋阴之力。老年人睡眠本就较差加之火热扰神,睡眠更差,在之前清心热的同时后加远志、柏子仁、酸枣仁不但能改善睡眠,同时柏子仁、酸枣仁又能润肠通便,一举两得。由于辩证准确,加之患者依从性较好,使得各种症状很快缓解,为巩固已取得的疗效又嘱患者连服一月。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