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笔者近年来运用导湿活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58例中,21~31岁者30例,32~40岁者17例,41~50岁者5例,51岁以上者6例;病程2个月~1年18例,2~5年25例,6~9年8例,10年以上者7例;在外院治疗1~5次者36例,5次以上者9例,另13例病人未经任何治疗。58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 治疗方法:导湿活血汤基本方:龙胆草6g茯苓、车前子、木通、川芎、牛膝、王不留行、穿山甲、桃仁、红花、滑石各10g,丹参15g,甘草5g。加减:湿热者加黄柏、败酱草;阳虚者加仙灵脾、肉苁蓉;阴虚者加知母、麦冬;血瘀者加川楝子、水蛭。水煎服,日1剂,15天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症状消失,前列腺液检查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前列腺液检查明显好转;有效:症状体征有改善,前列腺液检查有好转;无效:症状及前列腺液检查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本组58例中,痊愈28例(占48.3%),显效20例(占34.5%),有效8例(占13.8%),未愈2例(占3.4%),总有效率为96.6%。
典型病例:刘某,男,35岁。会阴部、睾丸部胀痛不适4年余,加剧1月就诊。患者结婚2年,结婚前有严重手淫史5年。4年来渐感会阴部、睾丸部胀痛不适,伴有大便后尿道口有白分泌物溢出,曾在外院泌尿外科就诊,初诊为慢性前列腺炎。
直肠指检前列腺肿大,质地硬,有压痛。前列腺液检查:每高倍镜视野12~15个,卵磷脂小体(+)。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经用哌唑嗪、强力霉素等治疗,症状稍缓解,但疗效不显。近1月来,饮酒后病情日渐加剧。症见尿频、尿急、尿痛,下腹、会阴、睾丸坠胀不适,大小便时尿道有白浊溢出。舌质紫,边有瘀斑,苔黄腻,脉滑数。证属下焦湿热,气滞血瘀。治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予导湿活血汤加川楝子10g、水蛭4g,服15剂后,下腹、会阴、睾丸坠胀感明显减轻,大小便时尿道口偶有少量白浊溢出。基本方加减再进15剂后,症状全部消失。直肠指检前列腺大小正常,质地正常,无压痛。前列腺液检查:每高倍镜视野0~6个,卵磷脂小体(+++)。病告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4 体会:慢性前列腺炎病理表现为前列腺泡、腺管间质呈炎性反应,坏死灶纤维化,管腔狭窄,或小管被脓细胞和上皮细胞堵塞,腺泡腔扩张。有的则因纤维性变而缩小,表面坚硬,腺管阻塞,腺体纤维化,有炎性腺液潴留。湿热与血瘀是慢性前列腺的主要病理改变。所以其治疗原则为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中龙胆草清热燥湿,为治下焦湿热之要药;配合茯苓渗湿;车前子导湿;木通、滑石利湿通淋,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川芎、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生;王不留行、穿山甲通经活络;牛膝引药下行;甘草补中益气,调和众药。诸药配合,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切中病机,故疗效满意。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