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炒紫荆皮150g,赤芍120g,独活90g,石菖蒲、白芷、细辛各30g。
【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治痔疮。
【用法】共研细末,坐浴。然后将本散适量用葱白汤或酒调成糊状,敷患处。每日1~2次,连用3天。
【按语】本方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郑氏等报道,主治的痔疮为广义的痔疮,即《马氏痔瘘科七十二种》中所指的72种肛门病,非单指内、外痔而言。方中除紫荆皮外,皆为常用之药。紫荆皮,性味辛平,功能活血通络、消肿解毒。《肛门瘙痒的民间偏方》以单味紫荆皮为方治痔疮肿痛,可知紫荆皮治痔有特效,故为主药。
【组成】僵蚕、全蝎各9g。
【制法】先将上药研细未,然后取15个红皮鸡蛋,各钻1个小孔,将上药末分成15等份装入蛋内,用白面将蛋孔封好,备用。
【主治】化痰散结。主治外痔。
【用法】每日取5个蛋蒸熟吃,1剂可连服3日。轻者服用1剂,重者服用4剂。
【按语】痔乃赘物,为有形之结块。僵蚕化痰散结,全蝎通络散结,用蚕蝎散治内痔,是取其化痰散结之能也。
【组成】槐花32g,秦艽9g,桃仁9g,皂角刺12g,炒苍术9g,防风9g,黄柏9g,当归尾9g,泽泻9g,槟榔9g,熟地黄6g。
【主治】消肿止痛。主治外痔。
【加減】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火麻仁、枳实,或番泻叶泡水饮;肿甚者,倍黄柏、泽泻,加防己、猪苓、黄芩;痛甚者,加羌活、麻黄、藁本、地肤子、土茯苓、苦参;岀血者,倍黄柏,加地榆、荆芥、白芷。
【用法】水煎后,头煎内服,二、三煎药液用于局部熏洗。
【按语】外痔是热毒乘虚下注,或忧思过度,蕴结热毒膹郁之气,致瘀、湿、燥、热四气相合而成。
【组成】野艾叶粉0.45g,白及粉0.15g,无水羊毛脂0.1g,柏油1.5g。
【制法】取柏油加热熔化后,加入野艾叶粉、白及粉、无水羊毛脂,随加随拌,搅匀,倾入栓剂模型内,冷却取出即得,每颗重2g。
【主治】消炎、止血、止痛。主治内痔及直肠炎。
【用法】塞入肛门内,每次1颗,每日1次。
【组成】甘草2g,当归18g,黄芩9g,柴胡15g,升麻6g,大黄1g。
【用法】水煎,熏洗肛门,每日2~3次。
【组成】苦参20g,土茯苓15g,地榆20g,连翘20g,蒲公英30g,金银花15g,五倍子30g,芒硝30g,延胡索15g,黄柏30g。
【用法】水煎,熏洗肛门,每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