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降脂丸”治疗高脂血症60例临床观察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与心脑血管等病的发病率有很大关系。笔者近年来运用自拟方“降脂丸"治疗高脂血症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将11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30-68岁,平均48.5岁,单纯TC高者26例、TG高者21例,TC、TG高者13例。对照组50例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为30-67岁,平均47.2岁,单纯TC高者21例,TC高者17例,TC、TG高者12例。全部病例中医辨证均为痰瘀内阻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况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采用降脂丸(加工为水丸剂)治疗。药物组成:丹参15g,红花10g,桃仁10g,薏苡仁15g,焦山楂15g,佩兰10g,陈皮10g,莱菔子15g,神曲15g,川木通10g,大腹皮15g,决明子15g,大黄10g,甘草6g。上方选药根据性能烘干、粉碎、煎煮、浓缩,与另部分粗粉混匀制为水丸,每次6g,每日3次口服。2个月为1疗程。
2.2对照组:给予血脂康每次2粒(0.6g),每日2次口服,2个月为一疗程。
3.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TC>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mmol/L;有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10%-20%,TG下降20-40%,HDL-C上升0.14-0.26mmol/L;无效:血脂检测未达到上述指标。
治疗组60例,显效21例(35%),有效36例(60%),无效3例(5%),总有效率95%;对照组50例,显效14例(28%),有效23例(46%),无效13例(26%),总有效率74%;治疗组和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4.讨论:
高脂血症的产生是人体脂质代谢失常所致,而引起失常的原因不外乎内外二因。外因多因饮食不常,过食肥甘厚味、酗酒无度等,损伤脾胃;内因多责之于肝、脾,一旦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聚湿成痰,痰聚日久则为瘀,痰瘀壅塞脉道,独脂内生所致,故临床采用活血散瘀,利湿化独之法。方中丹参、红花桃仁,疏肝通络、化瘀消脂;薏苡仁、焦山楂、佩兰、陈皮、莱菔子、神曲,健脾理气、升清降浊并化五谷之积滞;木通、大腹皮利湿化浊,引湿浊从小便出,决明子、大黄、下泻肠胃之积滞并引脂浊从大便出,甘草调和诸药。同时,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红花、大黄、山楂均有降脂作用,尤以山楂、丹参降低甘油三脂的作用较为显著,同时均能降低血脂胆固醇沉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散瘀,化浊消脂之功。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