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中原门氏家传方乌茜断丝散治疗崩漏
2022-12-03 09:37:18
南阳门氏妇科始创于清末民初,先祖门锦荣早年随南阳镇平县一名医学习,因老师擅长妇科,受其影响,门锦荣对妇科产生极大的兴趣,研习医术,创制秘方,行医赠药,辛勤不怠,对于妇科及内科杂病的诊疗颇有成就,形成门氏妇科的雏形。门光远继承父业,对先父朴素的行医经验及效验方予以收集整理,结合自身对医理的领悟和临证实践,其医术及影响超出父辈,使得门氏妇科得以发展和提升。门成福幼承庭训,继承父业,在学术上遵古而不泥古,发扬而不离宗,使门氏妇科从理论到临床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成为门氏妇科的代表人物。中原门氏妇科流派发展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每一代都有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的提升和发展,时至今日,门氏妇科与庞氏妇科、秦氏妇科并称为中原三大妇科流派门氏妇科的核心学术思想为“先后天并重,擅调气血,循时用药,攻补寒热同用法。门氏家传方乌茜断丝散治疗崩漏充分体现了这一学术思想。
1崩漏的病因病机:
妇女非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止者,称为崩漏。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是崩漏的主要发病机制。《诸病源候论》云:“崩中之状,是伤损冲任之脉。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为经络之海,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青春期及绝经期发病率较高,前者发于天癸至而未充之时,后者生于肾气渐衰、天癸欲竭之际。常见病因有血热、肾虛脾虛、血瘀等,但由于损血耗气,故日久均可转.化为气血俱损或阴阳俱虚,但无论病起于何脏,“四脏相移,必归脾肾”“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以致肾脏受病。
2乌茜断丝散:
2.1药物组成:
乌贼骨15g,茜草12g,荆芥炭6g,阿胶(烊化)15g,熟地黄炭25g,当归15g,白芍15g,杜仲15g,菟丝子25g,续断25g。
2.2药对分析:
乌茜断丝散组方主次有序,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方由化瘀止血药对、补肾填精调冲任药对以及养血柔肝药对组成。
2.2.1乌贼骨、茜草、荆芥炭、阿胶:乌贼骨咸、涩、微温,归肝、肾经,可固涩止血,《日华子本草》日其“疗血崩”,《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女子赤白漏下经汁”。茜草苦、寒,归肝经,可凉血化瘀止血,《名医.别录》云其“止血,内崩下血”。《本草汇言》日:“茜草治血,能行能止。”荆芥收涩止血,为止血之妙品,《本草汇言》云:“凡一切失血之证,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势,以荆芥炒黑,可以止之。”乌贼骨涩血而不滞瘀,茜草可化瘀止血,且出血期应用茜草炭止血力强而无留瘀之弊,荆芥炭则入血分而温经止血,三药合用调理冲任,止血而不留瘀,提高疗效。《本草纲目》载阿胶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内崩,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阿胶味甘性平,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功能。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阿胶具有刺激骨髓造血和增强免疫力功能,与中医扶正祛邪理论不谋而合。四药合用,收敛化瘀止血之功明显增强。
3典型病例:
病例1:
和某,女,15岁,学生,2011年7月18日初诊。阴道异常出血2年。初潮13岁,末次月经6月27日,量多,曾在省属某院住院治疗半年,效果不佳,现已行经20余天,仍量多不止,面色黄,贫血貌,乏力,体质量下降。舌红苔白脉细弱。辨证:气血亏虚兼肾精不足。治则:益气养血、补肾健脾。方药:圣愈汤加减。方药组成:太子参25g,黄芪30g,熟地黄炭25g,当归15g,白芍15g,乌贼骨15g,茜草炭12g,荆芥6g,地榆25g,三七(冲服)5g,杜仲15g,川续断25g,阿胶珠15g,枸杞子15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11年7月28日,服药后出血停止,无食欲。遂给予化瘀收敛调冲任治疗。处方:太子参25g,黄芪30g,熟地黄炭25g,当归15g,白芍15g,乌贼骨15g,茜草炭12g,荆芥6g,杜仲1g,川续断25g,茯苓15g,陈皮15g,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5g。10剂,水煎,早晚分服。
三诊:2011年8月25日,月经今至,量多,色红,有血块,未诉其他不适。处方:太子参25g,当归15g,川芎15g,桃仁12g,炮姜6g,丹参25g,益母草30g,乌贼骨15g,茜草12g,荆芥6g,阿胶珠15g,川续断25g,杜仲15g。4剂,水煎,早晚分服。再给予收涩止血治疗,处方:太子参25g,黄芪30g,熟地黄炭25g,当归15g,白芍15g,乌贼骨15g,茜草炭15g,阿胶珠15g,荆芥6g,川续断25g,杜仲15g,乌梅炭15g,三七(冲服)5g,仙鹤草25g,贯众炭30g。5剂,水煎服。
四诊:2011年9月21日,服完上药后经血量减少至正常,行经7d。嘱患者连续服药3个周期,以观后效。
病例2:
陈某,女,26岁,已婚,2014年12月6日初诊。月经初潮13岁,开始周期尚准,近1年月经先期而至,每次提前15d,末次月经12月3日,量正常色红,有血块,平素多食辛辣厚味,常口干苦,大便燥结,小便色黄,舌质鲜红,苔薄黄,脉数有力。辨证:阳盛血热,冲任不固。治则:清热降火,凉血调经。因正值经期,故给予加味生化汤调理。处方:川芎15g,桃仁15g,当归15g,益母草25g,三棱15g,白术15g,丹参25g,鸡血藤25g,荆芥6g,甘草6g,炮姜6g。
二诊:2014年12月9日,服上方3剂后,月经已净,以凉血调经,调补冲任为主。处方:生地黄25g,牡丹皮12g,赤芍15g,白芍15g,黄芩15g,菟丝子25g,杜仲15g,桑椹15g,山萸肉15g,鸡血藤25g,酒大黄(后下)10g。
三诊:2014年12月24日,服上方14剂后,月经来潮,距上次月经为21d,现正值月经第1天,经来量可,色红,无血块,少腹稍胀,纳差,四肢酸困无力,舌红、苔薄白、脉沉细滑。给予加味生化汤5剂,二诊方加乌贼骨15g,茜草12g,荆芥6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
四诊:2015年1月9日,服.上两方后,无不适症状。继服二诊方14剂,观察月经情况。五诊:2015年1月23日,患者来诊告知月经于昨日来潮,量、色、质均正常,因其月经已基本正常,等月经过后,服三诊方10剂巩固治疗。
病例3:
于某,女,42岁,2011年6月5日初诊。平素月经规律,近半年月经周期紊乱,近4个月余,月经先后无定期,行经时量大,经期延长,色暗,有块,经前经期伴有乳房胀痛,心情急躁易怒。至某院治疗,误以为是更年期综合征,予中药治疗,服用2个月余无效,后求诊于门师。现正值月经第1天,经量偏多,色暗红,质稠,有块,两胁胀满不适,口渴,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辨证:肝郁化热,迫血妄行。治则:凉血止血调经。方药组成:生地黄炭25g,当归12g,炒白芍15g,乌贼骨15g,茜草炭15g,荆芥6g,牡丹皮15g,焦栀子15g,仙鹤草25g,麦冬25g,柴胡15g,贯众炭25g,何首乌30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11年6月10日,服上方3剂后,出血量较前明显减少,无血块,仍觉心烦,口渴,大便不干,伴纳差,乏力。拟上方去贯众炭,加黄芩炭15g,陈皮12g,继服3剂。
三诊:2011年6月14日,服上方后月经已止,除仍觉乏力外,余无不适。嘱其不可断药,拟用凉血调经法。方药组成:生地黄炭25g,当归12g,炒白芍12g,川芎12g,牡丹皮15g,焦栀子15g,麦冬25g,太子参25g,乌贼骨15g,茜草12g,黑荆芥6g,炒杜仲15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上方加减共服20余剂后,月经来潮,量中等,无血块,持续5d,随访半年未见异常。
按语:
崩漏是临床常见病,可见于青春期、育龄期以及绝经前后各年龄阶段的妇女,对其生活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刘河间认为,少年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准确把握妇女特有的生理阶段是治疗月经病的关键。
4结语:
本文从崩漏的病因病机、乌茜断丝散的组成、药对分析、核心药物的用量特点以及根据不同的出血时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等方面介绍了门氏妇科如何应用乌茜断丝散治疗崩漏。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是导致崩漏发生的根本病因病机,门老本着补肾填精调冲任、化瘀止血的原则,选用门氏家传方乌茜断丝散治疗。该方中成对出现的药物组配有乌贼骨、茜草、荆芥炭、阿胶杜仲菟丝子、续断、熟地黄炭、当归、白芍。诸药合用,共奏收敛化瘀止血、补肾填精,调理冲任、养血止血的作用,其中炭剂用量15~25g,可谓打破了常规用量,以重剂、竣剂的方式出现,然而临床效优。崩漏的特点是非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因此治疗时分出血期和非出血期两个阶段,出血期又分经期和非经期,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