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肝腹水 头颈部肿瘤 小儿盗汗 偏痛散治头痛 胃寒散: 偏痛散治头痛 风湿腿痛验方 耳鸣耳聋 脑动脉硬化 肝硬化腹水 小儿麻疹: 妇人阴痒难愈 消渴良方:(糖尿病慢性胆囊炎 痔疮出血 过敏性皮肤病
2022-12-09 08:50:52
小儿咳嗽之一:麻黄7川朴7桔梗5牛子7半夏7石膏10甘草7杏仁7
小儿咳嗽之二:紫宛6百部6京介3白前6桔红10桔梗5苏子6莱菔子6甘草5
久喘方一:熟附10茯苓10旋复花(包10半夏15麻黄根10淫羊各18杜仲20细辛3 薤白10巴戟20苏子10陈皮6杏仁15泽泻10枳壳10炙草5
久喘方二:(肾阳虚型)熟附加30(先煎1小时)干姜12桂枝叶12半夏12细辛6甘草9 熟附用量可增大至高无上60克,用于畏寒怯冷,咳喘动则尤剧,咯白泡痰,量 多易出,舌淡苔白滑,脉弦尺弱者有效。
久喘方三(肾阴虚型)熟地60当归12陈皮8半夏10茯苓15甘草6用于肾阴亏损,水泛为痰,咳喘气促,痰多味咸,舌红紫,舌上少苔者。
急慢性扁桃体炎一:炮甲10皂刺15公英155银花15桔梗10防风12川军15甘草9板蓝根15乳香15没药15花粉10生地25陈皮10
急慢性扁桃体炎二:生地30玄参25麦冬30黄芩15板蓝根45白芍15丹皮15蝉衣10卜荷 6甘草6山豆根15桔梗10牛子15浙贝15
喉痛一:(清音丸)柯子10 花粉10 葛根15黄芩15
喉痛二:霍香10 苡仁30黄芩10 山楂15葛根15 麦冬15 石膏30 川连10 甘草6 生地20白术10
慢性鼻炎方一:北芪30 细辛15 白芷9 苍耳子15 升麻10 通草10 生地25 麦冬15 银花20 公英15 赤芍12 万京子10 甘草10
慢性鼻炎方二:苍耳10辛夷花10 (包)赤芍10 川弓10 当归10 寄生10 酸枣仁10 杞子10 熟地10 熟附10 防风6
口腔溃疡(阴虚火旺型):生地20 麦冬15 丹皮15 牡蛎40 珍珠母20 五味子10 桃仁12乌梅15 牛七15 泽泻12 附子9 肉桂4
乌梅丸:(适用于上热下寒证)太子参、当归、乌梅、川连、黄柏、川椒、附子、干姜、细辛、桂枝
小儿泄泻一:西洋参、茯苓、白术、扁豆、陈皮、山药、川连、甘草、砂仁、苡仁、吴夷、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生姜、大枣(小儿泄泻完谷不化,四肢逆冷)
小儿泄泻二(脾虚型)党参6(亦可用红参或西洋参)川连3 黄芩6干姜3 法夏3 扁豆9 泽泻6 大枣6 炙甘草3 脾虚热重者加重川连;脾虚寒甚者加重干姜;兼表邪风热加银翘各3克,风寒加苏叶3;夹食加山渣3药曲3;泻稀水加车前子6克;呕吐甚者以灶心土30克煎汤代水煎药;服数剂无效者加升麻6克,莲米6克。
小儿泄泻三:(外感夹滞)霍香6 法夏6茯苓6 山渣4 药曲4 川连3 川朴6 银花10 连翘6 扁豆9 车前子6
仙方活命饮:炮甲、角刺、赤芍、归尾、乳香、没药、银花、花粉、川贝、陈皮、防风、白芷、甘草
慢性肾炎一:(消除尿蛋白)太子参15 麦冬12 五味子10 砂仁12 银花10 茯苓15 木香7 白术12 茨实15 公英10 山药12 白果10 益母草10赤芍8 天葵10 仙鹤草12 川断10 淫羊霍10 牛七12 泽泻12 附子6 肉桂4 川加皮10
慢性肾炎二:(阴水轻型)北芪、白术、砂仁、木香、茯苓、苓皮、朱苓、泽泻、附子、肉桂、羊霍、益母草、车前子、川加皮、大腹皮
慢性肾炎三:(阳水轻型)北芪、砂仁、木香、白术、茯苓、生地、麦冬、泽泻、五味子、银花、公英、天葵、仙鹤草、山药、麻王、茨实、牛七、
慢性肾炎四:(肾功能衰竭型)西洋参、生地、麦冬、五味子、砂仁、木香、白术、茯苓、泽泻、川断、附子、肉桂、
过敏性皮肤病:当归15 红花10赤芍12 茅根20 牛角15 银花15 公英12 京介12 虫退10 桑叶10 姜蚕12 石楠叶12 生地25 丹皮15白廯皮12 甘草9 仙鹤草10
慢性湿疹:胆草、茵陈、生地、当归、白廯皮、泽泻、银花、公英、甘草、土茯苓、茯苓、丹皮、赤芍
痔疮出血:五倍子12 乌梅15 煅牡蛎40 火麻仁20 桃仁12 侧柏叶15 当归15 京介12 枳壳10 槐花20 木香9 甘草9 川军13 败将草20
伤科一盘珠汤:当归12 川弓12赤芍12 生地12 川断15 木香6 红花6 田七6 泽兰12 苏木12 桃仁6 乌药12 川军6 甘草6 没药9 乳香9;上肢伤加:桑枝9 桂枝9 千年健9;下肢伤加:木瓜12 牛七12 独活9 五加皮12 ;胸部伤加:枳壳9桔梗9 木香6 郁金9;背部伤:乌药12 威灵仙9 狗脊9 虎骨9 ;腰伤:川仲9 故纸9 大茴9 巴戟9 ;小腹:小茴6 川练子9 木香9 ;胸肋:柴胡9 青皮9 腥草9 白介子6;腹部:大腹皮9 吴芋9 枳实9 槟榔9;足跟:紫京皮9 升麻9 苏木6 柴胡9;骨折:自然铜15 碎补15
妇女白带增多阴痒(内服):黄柏、苍术、茨实、山药、木通、白果、京介、乌药、茯苓、白术 虚加北芪、党参;湿热重加川连、黄芩
妇人阴痒难愈(外用):京介40 银花50 公英50赤芍40 苦参50 狼毒50 生大黄50 地肤子40 青矾30 (后下)轻粉30 (后下)百部40 鹤虱40 煎汤坐浴
慢性支气管炎一:寒痰——苏子、白介子;湿痰——半夏、胆星;热痰——竹茹、瓜蒌;燥痰——川贝、沙参;脾肺阳虚——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半夏、杏仁;脾阳不运——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干姜
肾阳虚——附子、白术、白芍、干姜、五味子、细辛、法夏、甘草;湿痰盛——白术、苍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热痰盛——黄芩、枝子、桔梗、麦冬、桑皮、川贝母、知母、蒌仁、桔红、茯苓、甘草;燥痰盛——玄参、麦冬、生地、白芍、川贝、丹皮、薄荷、甘草
慢性支气管炎二:沙参30 杞子20 红枣8个 党参30 熟地30 北芪30 苍术18 麦冬20 鸡蛋2个 冰糖2两 ;阳虚加熟附16
速效咳嗽方:冬花12 炙僵蚕12 川贝6 炙米壳6 桔梗8 炙全虫2;风寒加杏仁、生姜;风热加桑叶、连召;风痰加南星、竹黄;肺虚加太子参、百合;肾虚加仙茅、核桃肉
头伤痛(脑震荡):羚羊角骨20 净勾12 姜蚕12 川足2条 地龙12 路路通12 当归12 赤芍12 、生地20 丹皮15 牡蛎40 五味子10 三棱12 莪术12 甘草9 鸡血藤20 宽筋藤20 菖蒲12 (证见头痛头晕)
牙痛良方:生地25 丹皮15 泽泻12 牛七15 牡蛎40珠母25 赤芍12 僵蚕12 地龙10 甘草6 钩藤12 蜂房12
肾虚腰痛:熟地20肉蓉155寄生20荑肉15当归30川断15秦艽15川芎15北芪20川仲20鸡血藤20甘草5故纸15牛七15全蝎5
闪腰良方一:莪术15苍术15炮甲15地龙15归尾15
闪腰良方二:桂枝40川芎40白术40白芍40甘草40(酒二两冲服)
荡痰汤:钩藤20番泻叶20桃仁20香胡20川朴20山楂20药曲20杏仁20甘草20
此方为治疗奇难杂证的首选方,经临床实践证明,此方对多种不明原因的奇难杂证神奇的疗效。须知痰生百病,痰化则百病消。消痰化积是本方最大的特点。肾结石验方:金钱草 100海金沙30石苇60滑石15甘草6牛七10车前子15茯苓30泽泻 15 鸡内金15
胆石症 :金钱草30柴胡10枳实10白芍10炙甘草5郁金10乌贼骨10浙贝10
急性黄疸肝炎:(利胆退黄汤)茵陈30 金钱草60枝子15玉米须30板兰根30郁金15 败将草15:热重加大黄10:肋痛玄胡10:衄血加白茅根30湿重去枝子加苡仁30霍香30茯苓15
无黄疸肝炎:(肝功能异常)疏肝理脾汤:柴胡10香付10首乌15丹参15党参15白术15 泽泻10湿热重加茵陈30:食滞加内金10、麦芽20
早期肝硬化:柴胡15香付15川芎10太子参20白术15当归15白芍15三棱10莪术10丹皮15必甲30北芪20田七粉5(冲服)鸡内金15
肝硬化腹水:炮甲10必甲30龟板30柴胡15白芍40香付15木香10银花20连召15枝子 10苡仁20木通10泽泻15金钱草20山楂20
小儿麻疹:银花10连召8卜荷5菊花5牛子8蝉衣5山楂8杏仁5川贝5升麻5葛根10
消渴良方:(糖尿病)石斛30麦冬30生地35玄参30龙骨20牡蛎65砂仁5甘草6
脏燥一:(甘麦大枣汤)甘草12小麦600大枣8个柏子仁15酸枣仁30当归15元肉30百合15北芪20龙骨30牡蛎30
脏燥二:陈皮15半夏15茯苓20竹茹10枳实15酸枣仁30代赭石20川贝10石菖蒲10郁金10
心悸一:(冠心病)大台参25北芪30当归25酸枣仁12元肉18炙草9黄酒30ml《经验话》“此数味,不知几经试验若干年此得之,不可忽视也,其效力之大起死回生,真 有研究之价值。但历经试验,若于此数味中药之外,大减太多或大减其用量,则无效,此点更有研究之趣味。故此数味中药,直可定为本证之标准方矣。“
心悸二:桂枝15白芍18大枣5个生姜二遍沙参25麦冬20玉竹20白术20川楝子15当归25杞子20生地30金樱子15
脑动脉硬化:(头重头晕)熟附10干姜12肉桂5熟地30淮山20山荑肉20首乌15杜仲25杞子20
耳鸣耳聋特效方:天冬35熟地50加少量红糖煎服,连服五剂。
风湿腿痛验方:牛大力40鸡血藤40北芪40当归40用上药煲猪脚,吃肉喝汤。
偏痛散治头痛:川芎40柴胡10香付10牛七10白介子6白芷6郁李仁10白芍10甘草6 京介穗12:(此方治偏头痛得心应手,其妙处川芎用量须大,白芷量少。6比1,川芎与牛七比例为4比1,此方通上通下,调和升降,平肝清目,通经止痛。
胃寒散:附子6肉桂4干姜10苍术10川朴6白芍15红花10玄胡12枳壳10米壳4吴芋10北芪12肩周炎良方:炮甲4杜仲10巴戟10炙芪25肉蓉20五味子15首乌20川芎15杞子25红枣15山药15党参50茯苓10白术10当归10白芍15熟地30夷肉10元肉15龟板25酸枣仁25阿胶20炙草10柏子仁20上药泡黄酒3斤,一天二次。每次约50ml。细辛加入地黄饮子之中,尤为中风启语圣药:酸枣仁治夜半胃痛;石楠叶30僵虫6为治疗
痒证之圣药。桑叶、竹茹、丝瓜络组合为治疗妊娠呕吐之良方。
小儿盗汗:桂枝4白芍9甘草3大枣5个。麻黄根6龙骨15牡蛎20炙芪15白术5
血府逐瘀汤:当归15川芎10赤芍15生地20(养血活血)桃仁15红花15牛膝15((活血去瘀)柴胡15枳壳15桔梗15(理气行气)甘草6((调和诸药)发热甚者加秦艽15白薇15丹皮15(清热凉血)肢体肿痛者加丹参15郁金15玄胡15(活血散肿定痛)此方既系跌打首选又系杂证必备(属瘀者)
升降散治疗头颈部肿瘤
升降散由白僵蚕(酒炒)、全蝉蜕、姜黄(去皮)、川大黄(生)四味药组成。其中白僵蚕轻浮而升,能清热解郁,散逆浊结滞之痰;蝉蜕为清虚之品,能清热解毒,用之“以清虚而散火”;姜黄大寒无毒,能祛邪伐恶、行气散瘀;大黄大寒无毒,上抑亢盛之阳、下导蕴结之热邪,泄热排毒。药虽四味,然配伍精当,寒温并用,升降同施。有通里达表、升清降浊、调达气血、宣郁散火等作用,故可于用治疗内伤外感之多种病症。
治疗肝腹水 重在疏肝利水活血
生牡蛎30g,制鳖甲15g,珍珠母30g,丹参30g,赤白芍各15g,川怀牛膝各15g,桃仁8g,炒白术30g,麸炒枳壳15g,生黄芪30g,肉桂5g,大腹皮15g,车前子30g,郁金10g,鸡内金15g,丝瓜络20g,橘络15g。若偏气滞者,加柴胡、青皮、佛手疏肝理气;偏寒湿者,加苍术、厚朴、茯苓温化寒湿;偏湿热者,加栀子、茵陈、龙胆草清化湿热;偏血瘀者,加三棱、莪术、土鳖虫化瘀软坚;偏阳虚者,加黄芪、党参、附片温补脾肾;偏阴虚者,加山萸肉、首乌、黄精滋补肝肾;伴呕血,加代赭石、生大黄、白芨降逆止血;伴神昏,属热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辛凉开窍,属凉闭加服苏合香丸辛温开窍;伴尿闭者,加二丑、甘遂、大戟峻下逐水;伴肋痛者,加元胡、莪术、青皮活血理气止痛。每日1服,水煎两次,分3次服。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