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由肺组织、肺动脉以及血管发生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异常和肺功能异常,易增加肺血管的阻力,导致肺动脉压力逐渐增加及右心房扩张。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还会伴随右心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目前在临床上一般采用西药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病死率,临床上提出了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案,本次研究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茯苓四逆汤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5月一2020年5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的前后顺序进行分组,前30例患者为对照组,后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
观察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为58〜80岁,平均年龄为(67.52±1.21)岁;病程为3~6年,平均病程为(4.21土2.01)年。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为57〜82岁,平均年龄为(65.39+3.68)岁;病程为3.5〜7年,平均病程为(4.69±1.09)年。2组患者以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5),具有对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1)经X线征象、心电图诊断患者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疾病的诊断标准;(2)右肺下动脉干扩张;(3)肺动脉段中度凸出或其高度三3mm;(4)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围分支纤细,二者形成鲜明对比;(5)右心室增大。满足2项或者2项以上就可以确诊。
1.2.2中医诊断标准:患者咳喘气急,劳则即著,胸部胀闷,痰白而稀,纳少,精神状态倦怠;便干燥,小便黄赤,口干,舌燥等。
1.3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的诊疗标准;
(2)本次研究通过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文件;(3)患者在此研究之前未接受过任何治疗。排除标准:(1)患者一般资料不健全;(2)患者精神异常,无法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完成相关护理操作;(3)患者合并重大脏器疾病;(4)妊娠、哺乳期女性。
1.4方法:
1.4.1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祛痰、纠正水电之紊乱等常规治疗联合甲磺酸酚妥拉明进行治疗,甲磺酸酚妥拉(圣大(张家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359.40mg)的用法用量为:取10mg融入到250mL的葡萄糖溶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4d为1个疗程。
1.4.2观察组采用茯苓四逆汤进行治疗,茯苓四逆汤中的成分包括:茯苓20g,丹参15g,炙甘草10g,人参10g,炮附片6g(先下),干姜6g。每天1剂,水煎400mL,分早晚2次服用,每次服200mL。14d为1个疗程。
1.5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对比:治疗1个疗程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3个等级: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区间为30%〜70%;无效:患者均未达到以上标准,且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以下。(2)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dimension,LVEDs)、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mension,LVIDd)。(3)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心律失常、直立性低血压、恶心呕吐。
1.6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独立样本检验,计量资料用G±s)表示,采用/检验t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LVEDs、LVIDd比较:治疗前,2组LVEF、LVEDs、LVIDd结果比较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Ds>LVIDd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5)。见表2。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中医认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属于中医“肺胀”范畴。“水湿”“痰”“瘀”等因素都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茯苓四逆汤主要是由茯苓、党参、附片、干姜等中药配伍而成。其中茯苓可以利水、补脾、利尿,能够有效控制肾小管对钠的吸收,进而增强患者心肌的收缩能力,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党参具有补气、生津的效果,还可以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进而促进患者微循环;干姜具有显著的燥湿消痰、温中散寒的效果,同时还具有扩张血管的显著作用;甘草可以平和干姜的药性,对改善患者心脏收缩功能、抗心律失常具有促进作用;附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律失常,诸药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从而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使患者病情得以有效的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茯苓四逆汤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说明茯苓四逆汤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茯苓四逆汤在改善LVEF、LVEDs、LVIDd水平上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说明茯苓四逆汤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病情康复。在本次研究中,茯苓四逆汤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西药治疗方法,说明中药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弥补西药治疗方式的不足,改善患者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的症状,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综上所述,茯苓四逆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LVEF、LVEDs、LVIDd水平上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并且安全性高,极大地降低了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