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止咳方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咳嗽是儿童呼吸道系统感染常见的症状之一,慢性咳嗽是以咳嗽为唯一症状的疾病,持续难愈,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根据病因,儿童慢性咳嗽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特应性咳嗽与非特应性咳嗽。其中特应性咳嗽指的是患儿除咳嗽症状之外,可同时伴有特异性症状与体征;而非特应性咳嗽则指的是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而胸片等影像学检查并未见到比较明显的改变。其中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是较为常见的儿童慢性咳嗽,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好发。西医对感染后咳嗽的病理机制、治疗等的研究均尚不成熟。祖国中医多将感染后咳嗽归结于“咳嗽”范畴,且中医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小儿由于肺相对较为娇嫩,同时常伴有脾气不足,肺失通调,进而导致津液输布异常,并可凝聚为痰;另外因脾失健运,可致水湿不化,聚而成痰,痰浊内蕴,久之不去。加之小儿冷暖无法自调,易感受风邪,风从口鼻或皮毛入侵,首侵肺,导致肺失宣肃,气机不畅,风痰交阻,相伴为患。气道不畅可导致肺气上逆,在临床则表现为咳嗽。因此风邪外侵是本病主要发病原因,若失治误治,导致痰湿风邪互相侵犯,风痰难去,故久病难缠。本研究对儿童呼吸道系统感染后咳嗽采用自拟止咳方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儿科于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呼吸道系统感染后咳嗽患儿86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44例;年龄3~7岁,平均(4.2±1.2)岁。所有患儿中医辨证均属于风痰型咳嗽,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编写的《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中关于儿童慢性咳嗽的相关诊断标准:
①明确的呼吸道感染史;②刺激性干咳,伴少量白色黏液痰,X线胸片、肺通气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异常;③咳嗽为自限性。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儿科学》中风痰型感染后咳嗽诊断标准:咳嗽经久不愈,晨起及睡前为重,呈刺激性干咳,时有重浊,伴或不伴有白色黏液痰,闻及喉有痰声,或痰液粘稠难以咳出,另外可伴有鼻痒、咽痒、流涕、舌淡红、困倦,苔薄白,脉浮滑或滑数。入选患儿均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体温均低于37.2℃。排除就诊前12h内服用中西医药物治疗咳嗽患儿、咳嗽时间超过8周的患儿、合并肺部其他疾病、合并心血管及肝肾等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等患儿。所有患儿家长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将上述患儿按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患儿给予西医治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MerckSharp&DohmeAustraliaPtuLtd,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53)口服,低于5岁儿童每次口服4mg,超过5岁儿童每次口服5mg,1次/d,睡前咀嚼。氨溴特罗口服液(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317)口服,3岁以下,体质量12~16kg,服用7.5mL;4~5岁,体质量16~22kg,服用10mL;6~7岁,体质量22~35kg,服用15mL,均1次/d。若患儿同时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则加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或分散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60112)口服,10mg/kg,1次/d。上述治疗7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1.2.2观察组该组患儿给予中医自拟止咳方治疗。方剂组成:炙麻黄、人参叶各5g,僵蚕、甘草、桔梗、薄荷各6g,浙贝8g、杏仁、前胡、枳壳、重楼、紫苑、款冬花、桃仁各10g。痰多黏稠加海蛤壳15g、青黛3g;痰多难咳出加紫苏子及葶苈子10g;久病痰多清稀患儿,去薄荷,加法半夏8g、陈皮5g;舌苔腻厚,胃纳差加厚朴6g、神曲10g。水煎100~150mL分次温服,每日一剂。剂量可根据患儿体重及年龄适当增减。7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治疗效果、治疗起效时间、治愈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时间以及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临床症状评分:①咳嗽症状积分计算方法:0分,日间夜间均无咳嗽;1分,日间偶尔有短暂咳嗽,夜间入睡时有短暂咳嗽,或偶尔夜间咳嗽;2分,日间有频繁咳嗽,并轻度影响日常活动,夜间因咳嗽轻度影响睡眠质量;3分,日间有频繁咳嗽,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夜间因咳嗽严重影响睡眠质量。②咳痰症状积分计算方法:0分,无痰;1分,痰量为10~50mL,痰性较稀,较易咳出;2分,痰量为50~100mL,痰质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3分,痰量超过100mL,痰黏稠,极难咳出。
1.5疗效判断标准:痊愈:患儿咳嗽程度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或咳嗽积分改善率>95%;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咳嗽积分改善率在70%~95%;好转: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咳嗽积分改善率在30%~70%;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或咳嗽积分改善率<30%。咳嗽积分改善率计算方法采用尼莫地平法,即(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6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咳嗽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咳嗽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咳痰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咳痰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