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经方大师胡希恕治疗颈椎痛、腰椎痛、关节痛的方药大法
2023-01-05 10:04:30
痹证
,《内经》多单称之为“痹”。如《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但《内经》又提出了不少复合痹名:如
行痹、痛痹、着痹、五体痹、五脏痹
等名称,涵盖了经络气血闭塞不通所引起的痛疼或麻痹等症。
后世乃至今日所通称的痹证,主要是指关节及肌肤痛疼。
历代医籍称谓的风湿、历节、热痹、痛风、白虎历节、鹤膝风、湿痹、风湿热痹等名称多属于此。本证常见于西医的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
等症。本章所述也槪属此。
从病位来看,
痹证多见于表;从六经辨证来看,多属太阳或少阴,但也有不少见于太阳阳明合病者。
如《金匮要略·疟病》第4条:“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疼,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也有见于太阳少阳合病者
,如《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因此,治疗痹证,
首先要分析患者的症状是属太阳病,还是少阴病,还是阳明病,还是太阳少阳合病,还是太阳阳明合病;再进一步认清是何方证。
这样处方用药,治疗痹证多能有效。
治疗痹证的方证很多,今择其要列于下:
1、急、慢性关节炎,尤其发热无汗而恶寒甚剧者——葛根加术汤。
【主要症状】项背强痛,发热恶寒,无汗恶风,腰酸身重,苔白,脉弦滑。
本方用于急、慢性关节炎,尤其发热无汗而恶寒甚剧、身重的急性关节炎,不问有无项背强几几,多属本方证。他如腰肌劳损、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等慢性关节病,若符合上述症候,皆可应用。
【方药】
葛根加术汤
:葛根四钱,麻黄三钱,桂枝二钱,生姜三钱,白芍二钱,炙甘草二钱,大枣四枚,苍术五钱。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第18条:“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微发汗是治疗痹证的重要原则。葛根汤清凉解肌、发汗(《神农本草经》谓葛根治诸痹、痉与痛,值得深讨);同时加入苍术利湿,这样湿从小便走,热也随湿解,使风湿俱去。
发汗剂中加入利尿、利湿药,为小发汗、微发汗法,宜注意。
2、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而偏于湿热明显者——麻杏薏甘汤。
【主要症状】周身关节痛,发热午后明显,身重,或四肢关节肿,口中和或口黏,舌苔白腻,脉沉弦滑。
本方证多见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而偏于湿热明显者。
【方药】
麻杏薏甘汤
:麻黄三钱,杏仁二钱,薏苡仁六钱,炙甘草二钱。
本方以麻黄辛温发汗,用薏苡仁甘寒利湿,亦是小发汗之法。《神农本草经》谓:薏苡仁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久风湿痹。
痹证湿热明显时,更不可以发大汗退热,而是在发汗的同时利湿。
本方即承此意,虽组成简单,但如方药对证则疗效卓著。
3、慢性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大变形而伴见气冲呕逆者——桂枝芍药知母汤。
【主要症状】周身关节疼痛,四肢或膝关节肿、僵硬,或肢、指、趾关节变形,头眩气短,苔白,脉弦。
本方多用于慢性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呈现太阳少阴合病,尤其是见关节肿大变形而伴见气冲呕逆者。若风湿热关节红肿热明显者,可加生石膏。
【方药】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四钱,麻黄二钱,白芍三钱,生姜五钱,白术五钱,知母四钱,防风四钱,炮附子二钱,甘草二钱。
4、胡希恕治疗痹证应用最多的方药——桂枝加苓术附汤。
【主要症状】腰、膝、肘关节痛,头项强痛,或心悸,或胃脘痛,汗出恶风,四肢常冷,口中和,舌苔白,脉弦。
痹证之中,常见外有风寒在表、里有水湿停滞之证。里有所阻,表亦不透,故不兼利其水则表必不解。若强发其汗,激动里饮,变证百出。此时惟有于解表方中兼用利湿祛饮药,始收里和表解之效。
本方证不仅是外寒里饮,而且也有陷于表虚寒的少阴证。因此治疗不但用桂枝汤及苓术
解表和利水,同时更用了附子温阳强壮。
当关节痛偏在一侧时,认为是瘀血阻滞,常加入少量大黄以活血通络。在其他方证见到一侧偏痛时也可加用大黄,这是经验之谈。
【方药】
桂枝加苓术附汤
: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苍术三钱,茯苓三钱,炮附子三钱。
5、长期关节疼痛,汗出恶风明显者——桂枝加黄芪汤。
【主要症状】长期关节疼痛,汗出恶风明显,四肢关节冷,或身热,或肢体麻木不仁,苔薄自,脉缓。
本方与桂枝加苓术附汤都是桂枝汤的变方,但本方证病在太阳,而后者病在太阳少阴。本方重在固表祛湿,后者重在温阳祛饮。这便是黄芪、附子应用之别,很为重要,宜注意。
【方药】
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黄芪三钱。
黄芪味甘微温,《神农本草经》谓:“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补虚。”从所主来看,均属肌肤间病。
也可知补虚主要是补表气的不足。故若是由于表虚水湿邪气不去,而形成的痹痛、麻木不仁、疮痍等,均有用本药的机会。
6、腰颈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椎炎等,以腰背酸痛为主者——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主要症状】腰髋,项背酸痛,膝软无力,心悸,心下满,自汗盗汗,或下肢浮肿,舌苔白、脉沈弦细。
痹证以腰背酸痛为主者,多见于腰颈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椎炎等病。病位多在太阳少阳,而呈血虚水盛之证。故治疗当两解太少,养血利水。
【方药】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柴胡四钱,桂枝三钱,干姜二钱,黄芩三钱,花粉四钱,生牡蛎五钱,当归三钱,白芍三钱,川芎二钱,白术三钱,泽泻五钱,茯苓四钱,炙甘草二钱。
本方以
柴胡桂枝干姜汤两解太少,当归芍药散养血利水,两方合用,是胡老长期临床总结出的经验。该方对长期慢性痹证,尤其是老年人出现的血虚水盛证,适证应用,疗效突出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