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钩虫病是钩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以成虫寄生于小肠和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所引起的贫血、胃肠功能失调、营养不良、皮炎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影响生长发育。以学龄儿童较多见,虫卵随粪便排入泥土并成为幼虫(丝状蚴),钻入皮肤进入人体致病。本病中医称“黄胖病”、“懒黄病”。
【病因病理】幼虫由体表或随饮食入侵机体,发育成成虫,寄生于小肠,内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钩虫为患,耗损水谷精微,以致脾胃虚损日甚,气血化源不足,故临床所见,则为气血两虚,肌肤不荣,水湿不化之症。
【诊断要点】1.有接触污染的粪便、泥土史,或有生饮、生食。2.幼虫入侵处皮肤发痒,可出现皮疹、荨麻疹;幼虫经肺脏时,产生刺激性咳嗽、咯血等症状。成虫寄生于小肠吸血,故有乏力,气促,心悸,面色萎黄,浮肿,腹痛,异嗜症等。3.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大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可找到虫卵。
【注意事项】1.加强粪便无害化措施,杀灭粪便中的钩虫卵。2.加强卫生宣教,不吃生冷食物,不赤脚着地,婴幼儿切勿露臀触地。3.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同时给予富有营养及易消化食物。(以上内容摘自网上资料搜集整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