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跟师国医大师朱良春:双降汤镇肝熄风汤治高血压
2023-04-28 10:53:04
双降汤镇肝熄风汤治高血压
朱良春老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其独到之一乃从气虚和痰瘀着眼,自拟
“双降汤”
调气血之虚,去痰瘀之实,虚实同治,去瘀降压,降脂降黏。基本方由水蛭、地龙、黄芪、丹参、当归、赤芍、川芎、泽泻、生山楂、稀莶草、甘草组成,随证加减治疗气虚夹痰瘀见证之高血压病,伴高血黏、高血脂者每收著效。
独到之二乃自拟
“乌梅甘草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
。基本方由怀牛膝、生赭石、生龙牡、生龟板、乌梅、甘草、生麦芽、茵陈、川楝子、天冬、玄参组成,随证增损,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上实下虚之高血压者亦屡屡奏效。独到之三乃妙创简便廉验之
“降压洗脚汤”
。以桑叶30克,桑枝30克,茺蔚子30克,明矾60克,米泔水1000~1500毫升煎汤泡脚,配合以上两法,颇能提高疗效。
祖国医学虽无高血压病名,但根据高血压病的症状表现如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心悸、心烦、头面烘热或脊背升火、神倦、腰膝酸软、下肢浮肿、足胫不温等,属中医“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病证范围。今选朱师治疗经验和特色,加以浅析以飨同道。
气虚痰瘀证候见
双降汤拟屡效验
朱师指出:“高血压病因病机虽有多种,但总以肝肾阴阳平衡失调、阴虚阳亢为主要关键,临床证实气虚夹痰瘀亦是高血压之主要病机之一。”故朱师自拟
“双降汤”
,方由水蛭0.5~5克,生黄芪、丹参、生山楂、稀莶草各30克,广地龙、当归、赤芍、川芎各10克,泽泻18克,甘草6克组成,治疗气虚、血瘀、痰浊兼夹之症,此型高血压患者往往伴高血黏、高血脂。盖气虚则血运无力,血流不畅久而成瘀;气虚则运化无能,膏梁厚味变生痰浊,乃致气虚痰瘀互为因果。
如脂浊粘附脉络血管,络道狭窄,遂成高血压;脂浊溶于营血遂成高血黏,故变生诸症。当代临床家邓铁涛老师曾谓“从高血压病的证候表现来看,其受病之脏主要属于肝的病变”。
高血压病多因情志失调而发生发展,情志失调则肝气郁结,血脉瘀滞。因肝主疏泄,调气机,畅情志,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气血畅行无阻,血压即可保持正常。
若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一则瘀血内生,二因木郁则土壅,土壅则枢机失转,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
张锡纯指出“肝气不升则先天之气化不能由肝上达,胃气不降则后天之饮食不能由胃下输”,故痰浊内生。
临床所见气虚夹痰瘀即是高血压病常并发心、脑、肾、眼底病变的诱因。如心绞痛、脑血管意外、肾动脉硬化血管病、眼底病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均和气虚兼夹痰瘀密切联系。
气虚兼夹痰瘀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之一,亦被现代医学之病理学研究所证实。
从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角度看,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着血液流变学的浓、粘、聚、凝的异常变化和微循环障碍。
临床所见高血压病多发生在男女更年期前后,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这又和中医学的年老久病,多虚、多痰、多瘀的规律相吻合。
因此朱师从气虚夹痰瘀着眼,创“双降汤”治疗高血压、高血黏、高血脂经得起中西医理、法、方、药之推究。
方中用水蛭、地龙破血逐瘀为主药,合丹参、当归、赤芍、川芎活血通脉,生山楂、泽泻、稀莶草降脂泄浊之外,还有去瘀降压之效
,重用黄芪补气降压,取其双向调节之妙,补气则血行畅达,补气则可免除破瘀伤正之弊。
更要提及的是黄芪降压和升陷之理,此乃“双向作用”,如何掌握升降之机?邓铁涛老师曾介绍经验说:
“黄芪轻用则升压,重用则降压。
为什么药理研究只得一个降压的结果?因为动物实验都是在大剂量用药条件下进行研究的。”
邓老治低血压,在补中益气汤中仅用生黄芪15克,治气虚夹痰瘀型高血压,黄芪用30克以上。临床研究证明,本方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变血液黏稠度、改善脂质代谢等作用,服后既可降压降黏,降脂通脉,防止心脑血栓梗阻,又能减肥轻身。
阳亢肝风证候见
镇肝熄风重酸敛
朱师指出:“镇肝熄风汤并非对所有高血压均有效,其适应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之上实下虚证。”
张锡纯云:“肝木失和,风自肝起,又加肺气不降,肾气不摄,冲气,胃气又复上逆,于斯脏腑之气皆上升太过。”张氏认为其病机乃是多脏腑关系失调之故,与肺胃冲气、肾虚皆有关系,所拟“镇肝熄风汤”决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今之时医见高血压则单纯降压不可同日而语。
张锡纯方解云:“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此为治标之主药。而复究病之本源,用龙牡、龟板、白芍以镇肝熄风,赭石以降胃降冲,玄参、天冬以清肺气,肺中清肃之气下行,自能镇制肝木。”
朱师深究张氏力主酸敛以救欲脱之候,元气之虚,阴阳失和,心火暴甚,本气自病,湿土生痰,水不涵木等治肝独识卓见,结合清代善用乌梅敛肝的刘鸿恩经验,在“镇肝熄风汤”中用乌梅易白芍,因白芍敛肝力微,故重用乌梅以敛肝阳、肝风,使“镇肝熄风汤”添上敛肝熄风之猛将,颇能提高疗效。
朱师治疗中风篇用“镇肝熄风汤”去麦芽、茵陈、川楝子,乃因考虑中风证兼夹痰瘀或肾虚等因。
而用“镇肝熄风汤”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高血压病,则不去麦芽、茵陈、川楝子,乃因朱师遵张氏之说“盖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强,若但用药强制,或转激其反动之力。
茵陈为青蒿之嫩者,得初春少阳生发之气,与肝木同气相求,泻肝热兼舒肝郁,实能将顺肝木之性。
麦芽为谷之萌芽,生用之亦善将顺肝木之性使不抑郁。
川楝子善引肝气下达,又能折其反动之力”。此论乃正合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之高血压病的治疗用药规律,亦是谨守原方之理。
邓铁涛老师谓“治疗高血压,治肝是重要的一环”,朱师指出:“由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以内因为主,其病变主要在肝,因此治肝、调肝,尤其是敛肝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
临床所用治肝之法如凉肝熄风、镇肝潜阳、滋补肝肾、养血平肝、益气养肝等常用治法,均须不忘敛肝舒脾。
肝病宜敛不宜散,宜补不宜伐,正合《内经》治肝之旨。盖乌梅最能补肝且能敛肝,其敛肝奇效是通过敛肝而达到疏肝理气、滋阴养血、补虚祛实、平熄肝阳肝风,既敛虚热,又敛实热。
以乌梅易白芍是朱师法宗锡纯而用药独擅。
“镇肝熄风汤”去麦芽、茵陈、川楝子治中风和谨守原方治高血压(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型)的用药技巧,均证明朱师对张锡纯之用药法,除继承之外而颇多发挥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