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浑身总没劲儿,怎么办?
2023-04-29 07:40:51
现代生活中,很多人总感觉被一种挥之不去的疲惫感“包围”。特别是一些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或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轻则
乏力、口干、胃口差,重则全身酸痛、夜不能寐,甚至脾气也跟着暴躁起来。
在中医看来,这些症状大多与人的肝脏脱不了干系。
一方面,“肝主筋,筋司运动”,这里的“筋”泛指全身的肌腱、韧带等,与人的体力和活动能力息息相关。中医典籍《素问·经脉别论》认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说明肝的气血可以抚养筋,肝布散精气到筋,发挥濡养作用。肝脏功能正常,肝血充盈,人体就会筋强体壮,身体轻松、灵活,有较好的耐受力,劳累之后也容易恢复精力。而肝脏出现血虚、阴虚等不足时,
筋就会失去“营养”,不堪重负,导致疲劳、体力下降等不适,甚至波及其他脏腑功能。
另一方面,肝脏还承担着身体的“疏泄”功能,并通过调畅周身气机升降,使脏腑器官各司其职、协调动作,维持正常功能,以应对各种外来“打击”。精神过度紧张或长期消沉抑郁,超过肝脏的调节能力,就会导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
引发精神疲乏、头晕眼花、身体调节能力和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亚健康”症状。
因此,护肝对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首先,在饮食上保持均衡,少吃油腻、辛辣食物。特别是要注意戒烟限酒,酒精需要通过肝脏分解,饮酒过量可对肝脏造成难以逆转的损伤。其次,要学会制怒,动怒伤“肝气”,尽量让自己
心平气和、乐观开朗
,即便真的生气了,也最好不要超过三分钟。最后,身体要动起来。散步、慢跑、快走、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消耗体内热量,控制体重增长,给肝脏“减负”,对已经有脂肪肝等问题的人来说,就更要加强锻炼了。
这5个穴位最善于养肝护肝
肝脏是人体代谢的主要器官,饮食、睡眠、压力等都会影响到肝脏的健康,中医认为,按摩相关的穴位可以起到养肝的功效,下面我们来看看养肝的主要5个穴位。
01
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侧对称,也就是两个。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02
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 穴。
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03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04
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05
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肝火盛,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