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治疗肩周炎的18张秘方
2023-05-12 10:37:31
1.肩凝汤
组成:
羌活6g,姜黄6g,当归12g,白芍9g,黄芪12g,防风6g,延胡索9g,桑枝20g,桂枝20g,炙甘草3g,生姜5片。
方解:
肩凝症又称“肩关节周围炎”“冻结肩”“五十肩”。因外伤劳损、风寒湿邪侵袭肩部,而引起肩关节周围筋肉损伤变性,以肩部疼痛与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治疗原则是祛风散寒,益气活血,柔肝止痛。本方是在《百一选方》蠲痹汤的基础上,将赤芍改为白芍,加延胡索、桑枝、桂枝而成。方中黄芪益气固表,为君;姜黄、当归、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为臣;佐以白芍柔肝止痛,羌活、防风、桑枝祛风通络,桂枝、生姜散寒温经;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
主治:
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
服法:
水煎服,1日1剂。
2.黄芪当归附子薏苡仁汤
组成:
黄芪30g,当归10g,制附片6g,薏苡仁15g,鸡血藤15g,白芍10g,川芎10g,干姜6g,桂枝10g,威灵仙10g,仙鹤草15g,甘草5g。
方解:
本方由《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化裁而来。方中黄芪益气升阳固表,为君;当归、附子、薏苡仁补气血、温经络、祛寒湿、止痹痛,为臣;佐以川芎、白芍、鸡血藤助当归养血通络,干姜温里散寒,桂枝、威灵仙温经祛寒除痹,仙鹤草又称“脱力草”,与补气血之药合用,可调补气血,亦有除风湿之用;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本方标本兼顾,故能药到病除。
主治:
颈肩臂痛证,属寒湿兼气血虚者。
用法:
1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半个月为1个疗程。
3.肩周炎方
组成:
威灵仙12g,羌活10g,桑枝8g,姜黄10g,当归10g,鸡血藤15g,白芥子10g,防风8g,黄芪15g,伸筋草10g,蜈蚣2条,甘草3g。
方解:
威灵仙辛散走窜,性温通利,通行十二经,功在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为君。姜黄辛苦而温,能外散风寒,内行气血,行于肢臂而通血脉,为臣。佐以羌活、桑枝、蜈蚣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止痛;当归、鸡血藤、黄芪益气养血、活络止痛;防风善走全身以祛风胜寒,解痉止痛。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共奏祛风湿、通经络、止痉痛之功效。
主治:
肩关节周围炎。
服法:
水煎服,1日1剂。
4.温通解凝汤
组成:
制川乌12g,桂枝9g,当归12g,生地黄15g,炒白芍12g,姜黄9g,延胡索9g,丹参9g,羌活12g,独活12g,香附9g,秦艽12g,忍冬藤12g,甘草3g。
方解:
方用制川乌温经散寒,祛风湿,治痹证尤宜,为君药。桂枝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丹参活血化瘀,延胡索为血中气药,尤善治一身上下内外各种疼痛,三者为臣药。佐以香附行气通滞,又为气中血药,合延胡索,其通滞止痛之力尤著;当归、生地黄、白芍补血活血;姜黄和血行气,调和一身之血气,合桂枝横通肢节,引诸药直达病所;秦艽、羌活、独活、忍冬藤祛风除湿。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共奏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祛风解凝之功。
主治:
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祛风解凝。适用于肩周炎、颈背肌筋膜炎等肌经络痹证。
用法:
水煎服,1日1剂,日服2次。
5.舒筋解凝汤
组成:
当归60g,白芍60g,柴胡15g,陈皮6g,羌活9g,秦艽9g,白芥子9g,半夏9g,附子3g。
方解:
原方出自《傅青主男科》,无方名。白芍、当归活血养血而祛风,为君,以平肝木扶脾土;羌活、柴胡、秦艽直走手经,为祛风之圣药,为臣;而佐以附子温通行气,达邪外出,伍半夏、陈皮、白芥子除湿化痰,痰去而风邪解,相得益彰,其痛如失也。
主治:
肩关节周围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神经根型颈椎病。
用法:
水六碗,煎三沸,取汁一碗,入黄酒服之,一醉而愈。
6.上肢宣痹洗剂
组成:
黄芪30g,桂枝20g,刘寄奴12g,当归10g,红花10g,羌活10g,鸡血藤20g,威灵仙10g,防风12g,千年健15g。
方解:
年老筋松,风寒湿邪气痹阻手三阳经脉,营血壅滞,气机不畅,发为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治宜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方中黄芪、刘寄奴、当归、红花益气活血,血活则气行,瘀化则筋舒;鸡血藤、威灵仙、防风、千年健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桂枝、羌活入肺、胃、心经,药性主升,为除痹痛引经之要药。因而适用于上肢痹阻诸症。
主治:
跌打损伤,骨折脱位中期,肩关节周围炎等关节挛缩酸楚者。
用法:
水煎熏洗,每剂加黄酒或陈醋二两,每2日1剂,每日熏洗2次,熏汤可重复使用。
本文选自《
南少林骨伤流派传承工作室丛书:南少林骨伤秘方验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和鸣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1.余锡明:舒筋养血汤
辨证:久伤入络,筋肉失养。
治法:活血养血,舒筋通络。
组成:当归12g,生地12g,熟地12g,鸡血藤10g,赤芍10g,白芍10g,炙甘草10g,威灵仙10g,桂枝6g,蜈蚣6g,橘络6g,黄芪15g,细辛1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郑国珍:阳和活络汤加减
辨证:寒邪祛瘀,痹阻经络。
治法:温经散寒,化痰祛瘀。
组成:麻黄5g,白芥子10g,熟地15g,桂枝10g,甘草3g,炮附子10g,姜黄6g,淫羊藿15g,当归10g,川芎6g,制乳没各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3.余锡明:三痹汤加减
辨证:肝肾两虚,痹阻关节。
治法:滋补肝肾,温经通络。
组成:羌活12g,党参12g,秦艽10g,防风10g,当归10g,茯苓10g,狗脊10g,熟地15g,黄芪15g,白芍10g,细辛2g,蜈蚣2条,川芎6g,炙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娄多峰:肩凝汤加味
辨证:寒凝血滞,兼有气虚。
治法:温经散寒,益气活血。
组成:黄芪30g,川草乌各9g,当归30g,丹参30g,桂枝15g,透骨草30g,羌活18g,生地30g,香附15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5.邱峰:蠲痹汤加味
辨证:筋骨劳损,营卫俱虚,气血瘀滞,经脉受阻。
治法:调营卫,行气血,舒筋络,止疼痛。
组成:炙黄芪15g,当归15g,姜黄10g,羌活10g,赤芍10g,防风10g,甘草3g,生姜10g,大枣3枚,川芎10g,红花10g,丹参15g,鸡血藤15g,没药10g,续断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6.李明智:补肝益肾通络汤
辨证:肝肾亏损,风湿痹阻,经络凝滞。
治法:补肝益肾,活血通络。
组成:当归9g,杜仲9g,黄芪12g,党参9g,川断9g,菟丝子9g,羌活9g,鹿角霜9g,枸杞9g,伸筋草6g,何首乌9g,城草3g,山楂9g,谷芽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7.程远文:补肝益气汤
辨证:肝之精气虚衰,筋失温煦,复感风寒之邪,痹阻于肩。
治法:温补肝肾,祛散风寒。
组成:昆黄芪30g,党参20g,山萸肉20g,桑枝10g,桂枝10g,杜仲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生姜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8.王西周:蠲痹解凝汤
辨证:肝肾亏虚,外邪内侵,气虚血瘀。
治法:补肾养肝,益气活血,祛风胜湿。
组成:黄芪20g,葛根20g,山萸肉10g,伸筋草10g,桂枝10g,
姜黄10g,田三七5g,当归12g,防风12g,秦艽15g,甘草6g。
用法:水煎加黄酒少许温服。每日1剂,日服3次。
9.柴国剑:肩凝汤
辨证:正气不足,营卫失和,感受外在风寒湿邪,袭于经脉,留而不去而致。
治法:调和营卫,活血止痛。
组成:麻黄15g,桂枝15g,威灵仙15g,白芍25g,穿山甲30g,红花10g,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10.任继学:活络定痛汤
辨证:正气不足,风寒之邪外束,营卫失和,脉络内阻。
治法:通经活络定痛。
组成:穿山甲20g,没药10g,土鳖虫10g,甲珠10g,川椒10g,蜣螂虫10g,露蜂房15g,乌蛇15g,羌活15g,威灵仙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11.郭焕章:增损逍遥散
辨证:风寒乘虚而入,凝之于肩,肩凝作痛。
治法:疏肝和脾,散寒祛风。
组成: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5g,陈皮15g,清半夏10g,羌活10g,桂枝10g,白芥子10g,附片10g,秦艽10g,茯苓10g。以白酒作引。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饭后服用。
12.胡国栋: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辨证:卫气亏虚,贼风邪气入侵,寒湿阻滞经络。
治法:补卫气,通经络,散寒湿。
组成:黄芪60g,当归20g,桂枝12g,白芍20g,炙甘草16g,大枣10g,威灵仙12g,穿山甲6g,防风12g,蜈蚣2条,生姜10g,羌活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