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一首调经又祛斑的方子
2023-05-21 20:34:20
黄褐斑又称面尘、黧黑斑、蝴蝶斑,属于后天获得性色素沉着皮肤病,皮损多呈对称性不规则形状,发病部位多为颧颊,女性患者为主,多见于妊娠后。黄褐斑临床上易诊断,病情反复发作,较难根治。
《中国黄褐斑诊治专家共识》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以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胃虚弱,肝肾不足为主。治疗常以疏肝健脾补肾,理气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温经汤方证当属太阴病,可看作是吴茱萸汤、芎归胶艾汤、当归芍药散、麦门冬汤等诸方合方化裁而成,辨证应用时不必拘泥于“妇人年五十”,总以血虚、血寒、血瘀证为辨证要点,青年妇人或男性亦有应用机会。本方在皮肤疾病的应用较为广泛,如黄褐斑、手部慢性湿疹、银屑病、进行性指掌角化症等。
有研究者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金匮要略》方进行分析,发现温经汤主治的皮肤类疾病中,黄褐斑为第一位。本病多见于妊娠后女性,妊娠后多见气血不足、气血郁结者,瘀血内停不仅可见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疾病,在表则见肌肤不荣、面色黯淡、面部雀斑等,故祛瘀生新的温经汤多有应用机会。
《温经汤》
原文: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 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 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 曾经 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 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 主之. 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 来.«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
组成:
吴茱萸三两,当归、川穹、芍药各二两,人参、桂枝、阿胶(烊化)、 丹皮、生姜、炙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冬一升.
用法:
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功效:
温经散寒,养血行瘀,调补冲任.
主治:
病漏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 口干燥,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 再行,或经停不至,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主妇人少 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方解:
本方证因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 皆起于胞宫,循行于少腹,与经、产关系密切.冲任虚寒,血凝气滞,故少腹 里急、腹满、月经不调、甚或久不受孕;若瘀血阻滞,血不循经,加之冲任不 固,则月经先期、或一月再行,甚或崩中漏下;若寒凝血瘀,经脉不畅,则致痛 经;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不能濡润,故唇口干燥;至于傍晚发热、手心烦热为 阴血耗损,虚热内生之象.本方证虽属瘀、寒、虚、热错杂,然以冲任虚寒,瘀 血阻滞为主,治当温经散寒,祛瘀养血,兼清虚热之法.
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 ,当归、芍药、川芎活血祛瘀,养血调 经,丹皮祛瘀通经,并退虚热 ,阿胶、麦冬养血润燥而清虚热,阿胶还能止 血,人参、甘草益气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生姜温胃气以助生化 ,半夏 通降胃气而散结,有助于祛瘀调经.甘草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温清补消并用,但以温经化瘀为主;大队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相配.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