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神奇的一个“老配方”,擅治百病
2023-06-01 20:16:46
这个“老配方”就是《桂枝茯苓丸》,如果善于辩证加减,可治百病。
原方:桂枝10g ,茯苓10g ,牡丹皮10g, 赤芍100g ,桃仁10g。
近几年来,经过临床与实验研究,并将丸剂改汤剂,使其临床应用及适应范围不断扩大,现可用于治疗内、外、妇、皮肤等各科疾病,被国内外医家广泛应用。故我将近十几年来桂枝茯苓丸在各科疾病中的应用作一一综述。
关键词:
因其病机为瘀血阻滞胞宫,故方中用:
桂枝温通血脉、行气活血化瘀;茯苓健脾利水下行、与桂枝同用能入阴通阳;丹皮消瘀血;桃仁破血结;
赤芍行血中之滞;全方具有活血化癖消肿散结之功。
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或合方治疗痛经、崩漏、慢性盆腔炎、癌症、各种疼痛等多种疾病,病因虽各不相同,但其发病机制均有瘀血内阻,故根据其寒多于热,虚多于实的实践经验,偏重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论治特色,现将其综述如下。
一.内科
1.肝癌:用桂枝茯苓丸合安宫牛黄丸治疗晚期肝癌一例,处方用桂枝茯苓丸原方加柴胡、川楝子,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安宫牛黄l/2丸,每日服2次。
2.癃闭(男人因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等疾病引起的排尿困难)
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桂枝10g,茯苓10g,赤芍15g,丹皮15g,桃仁10g,白芥子10g,浙贝20g,薏苡仁30g,怀牛膝20g,海藻15g。
用药日1剂,进药2小时,小便微通,服药2剂,自觉排尿困难好转,少腹坠胀已除,继服10剂诸症皆消,后用桂枝茯苓丸以巩固疗效,治疗3个月后病情稳定,迄今未发。
3.眩晕:用桂枝茯苓丸加味:
桂枝,茯苓,赤芍,石菖蒲各15g,
丹皮,桃仁,柴胡各10g,
细辛5g,吴茱萸6g,磁石30g。
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3剂小效。
原方加倍桂枝30g,加丹参20g,
再进5剂,诸症悉除,嘱服桂枝茯苓丸1个月以善其后。随访2年,未再复发。
4.哮证(哮喘):选桂枝茯苓丸加味:
桂枝、茯苓、丹皮、赤芍、桃仁、杏仁、葶苈子、红花各10g,薤白15g,麻黄7g。
每日进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服药3剂后,哮喘大减。
又加五味子10g,去掉葶苈子继服10剂而愈。
5.腰痛:治疗病人自述3天前抬重物扭伤腰部,疼痛难耐,痛有定处,腰部活动受限,动则痛剧。舌紫暗,脉弦紧。此淤伤腰府。
桂枝,续断,茯苓各15g,赤芍、丹皮、五灵脂各12g,没药、乳香、延胡各20g,牛膝24g,桃仁15g
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3剂后腰痛减轻,续服12剂,疼痛明显好转,腰部活动自如,仅有轻微不适感,嘱其理疗,以巩固疗效。
6.坐骨神经痛:
桂枝20g,茯苓、桃仁、木瓜、独活、杜仲各15g,牛膝、赤芍各30g,延胡25g,地龙12g。
水煎服,日1剂。服药6剂后,疼痛缓解,再连服30余剂而愈。
二.外科
1.肠痈(慢性阑尾炎):
一例寒湿型慢性肠痈(乃因寒湿郁滞,与淤血互结,阻滞经脉)。
以桂枝茯苓丸活血散淤,调和气血;
加薏苡健脾祛湿排脓;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
木香,枳实行气止痛;
路路通味苦疏泄,以加强通经活血之功;
穿山甲活血通经,有药归经之效。
治疗半月全愈,1年后复察未见复发。
2.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
对一例术后处理不当而致肠粘连。
大肠为传导之官,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气滞日久,血行不畅,瘀血内
阻,故腹痛经久不愈。
用桂枝茯苓丸旨在活血化瘀导滞;
加白术,鸡内金健脾消滞;
佛手枳实,青皮行气止痛,气机畅,淤血行,则痛可止.
治疗三个月全愈,2年后复察未再复发。
3.胸膜粘连:
对以胸痛为主症,乃因反复肺部感染,治疗不彻底而引起的胸膜粘连,
用桂枝茯苓丸通阳化瘀;
白芥子祛除皮里膜外之痰;
冬瓜子祛痰,润肠通便;
太子参,麦冬益气养阴;
延胡索乃血中之气药,既走血分,活血化瘀,又走气分行气止痛。
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祛痰之效,治疗1个月半.全愈.随访1年未复发。
此外,尚有运用桃核承气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混合痔报道一篇。
三.妇科
1.不孕症:
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胞络瘀阻型不孕症:
处方:
桂枝、桃仁、丹皮各12g,赤芍、
茯苓、败酱草、桑寄生、杜仲、丹参各15g,牛膝、莪术各20g。
水煎服,每日1剂。以此方为主加减连服半年后怀孕,生育一子
2.卵巢囊肿:已婚女,不孕
桂枝、赤芍、茯苓、桃仁、败酱草、郁金、
泽兰、香附各15g,丹皮、昆布各12g,三棱、生牡蛎各24g,牛膝20g,莪术30g。
水煎服,每日1剂。用此方加减,连服3个月,左侧包块已消,右侧包块明显缩小,嘱其继续服药。后生一女孩。
处方:
桂枝12g,茯苓30g,赤芍10g,丹皮6g,车前子20g,汉防己10g。
本方连续服用1个月后,B超示:右侧卵巢囊肿38mm×34mm。月经来潮时血块减少,疼痛消失,由于患者工作繁忙,不愿服汤剂,续服桂枝茯苓丸6丸,每日2次,服用2月,痛经瘥,B超复查囊肿消失,随访未见复发,婚后育,男孩。
3 .治疗附件囊性包块(卵巢囊肿)
以桂枝茯苓丸加减组方:
桂枝、牡丹皮、桃仁各15g,茯苓、赤芍各12g,红花、三棱、莪术各10g,
若痛甚者,加延胡索12g;
热重者,去桂枝加白花蛇舌草、鱼腥草、败酱草各20g,蒲公英15g,
郁重者,加香附12g;
两胁胀痛者,加柴胡15g;
气虚者,加黄芪15g;
脾虚者加生薏苡仁18g;
输卵管积水严重者,加泽泻、车前子各15g。
水煎,每日1剂,3煎,饭后温服,10天为1个疗程。
治疗附件囊性包块96例.
结果:痊愈55例,显效12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92.71%。
4.慢性盆腔炎
用桂枝茯苓丸加味,处方:
桂枝9g、茯苓15g、桃仁9g、牡丹皮9g、赤芍9g、连翘12g、鱼腥草20g、败酱草20g、薏苡仁30g、延胡索12g。
服用6剂,每日1剂。经后复诊诉经行腹痛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守上方继服3个月,诸症消失,妇科检查及B超示子宫及双侧附件均无异常。
停药观察,随访3个月未再复发。
5.痛经(月经期小腹疼痛)
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痛经76例
结果43例痊愈(症状消失3个月以上);
29例好转(症状消失不满3个月或仍有轻微疼痛);
4例无效(症状无改善)。
总有效率94.7%。
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减---
治疗痛经46例药物组成:
桂枝9g,茯苓、桃仁各12g,丹参、白芍各20g,延胡索、香附、五灵脂各12g,川牛膝6g,甘草9g。
恶心呕吐加代赭石12g;
头晕加钩藤9g;
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晕厥加黄芪30g。
水煎服,每日1剂。经前3~5日服用,共服6剂。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结果:痊愈33例,占77.74%;
好转10例,占21.74%;
未愈3例,占6.52%总有效率93.48%。
5.子宫肌瘤
用桂枝茯苓加味基本方组成:
丹参30g,牡丹皮、桃仁、赤芍、川芎各9g,
茯苓、海藻、昆布、当归、路路通各12g,
桂枝6g,女贞子、旱莲草各20g。
治疗子宫肌瘤65例。以桂枝茯苓丸加减---
桂枝10g,茯苓12g,牡丹皮、赤芍各10g,
番红花3g,鸡血藤10g,益母草10g,三棱5g,
莪术9g,水蛭3g,夏枯草15g,牡蛎3g,鳖甲30g,海藻10g,昆布10g,
月经量多加蒲黄10g,茜草10g,炙大黄3g;
腹痛加川楝子10g、延胡索10g.
上药共研细末制蜜丸,每丸9g,每日2次,每次2丸,
月经期停服,连服3个月为1疗程。
6.子宫内膜异位症
用加味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桃仁、牡丹皮、白芍、三棱、
莪术、川楝子各10g,延胡索、丹参各12g,
夏枯草15g,山慈菇6g,
月经量多者经期减三棱、莪术、山慈菇、桃仁,加五灵脂、蒲黄炭、茜草各10g,三七粉6g,乌贼骨20g。
共治疗95例,显效率37.9%,有效45.3%,总有效率为83.2%。
等用桂枝茯苓丸加味---
桂枝、茯苓各6g,牡丹皮、桃仁、赤芍、白芍各10g,生大黄3~6g,甘草6g,
病重加三棱、莪术、穿山甲各9g;
疼痛剧加乳香、没各9g,路路痛12g;
便秘重用生大黄9~12g,桃仁15g;
气虚体弱者加黄芪9~12g、党参9~12g;
子宫腺肌症加夏枯草15g,牡蛎30g;
月经不调加当归9g,香附9g,益母草12g.
经期停药。
38例痛经者好转26例,占68.4%;
2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明显缩小,占32.14%。
用桂枝茯苓丸加减---
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制香附、制没药各12g,丹参40g,昆布、海藻各15g,生蒲黄10g.
治疗异位妊娠40例,治愈39例,无效1例。
用桂枝茯苓丸加减---
加郁金、菖蒲、橘络治疗闭经20例,停经最短2个月,最长3年。服1~3剂
来月经者8例,4~6剂来者7例,无效5例。
谭氏,用桂枝茯苓丸加减---
桂枝18g,赤芍、桃仁、牛膝各15g,牡丹皮、红花各12g.
下死胎,1剂后当晚开始宫缩,次日继服1剂,死婴娩出,共治疗6例均获效。
李氏,以桂枝茯苓胶囊---
治疗子宫肥大症患者12例,1个月为1疗程,经期停服,一般服3个疗程,最多服6个疗程。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月经量基本恢复正常,子宫恢复正常大小者7例。
由上可知,桂枝茯苓丸在妇产科应用广泛。妇女以血为主,瘀血为妇产科疾病常见之病机。瘀阻胞脉、冲任,使经脉不通;或血不归经,或壅聚成症,导致痛经、崩漏、异位妊娠、恶露不绝、症瘕等。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方简功著,故临床上泛用于治疗血瘀引起的妇科疾病。
四.皮肤科
1.黄褐斑,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皮肤病,俗称蝴蝶斑,表现为脸面部的色素沉着斑,对称分布,形状不规则,大小不定,颜色深浅不一,主要分布在眼睛周围、面颊部、颧部口周等处,影响患者的容貌美,一般无自觉症状,但治疗十分棘手。黄褐斑无论病之久暂皆与血分有关。
桂枝入心经,通利血脉,温化水湿,通行头面经脉;
茯苓入脾经,补脾益气养血,化浊行饮;
赤芍入肝经,柔养肝脏,可行血中之滞;
肝藏血,脾统血,心主血脉,丹皮、桃仁活血化瘀,消癥散结,兼清瘀热。
2.痤疮,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赤芍皮肤疾患,主要发生于青少年男女面部及胸背部,形成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
中医认为本病多系肺经风热毒邪熏蒸,胃肠积热,热毒蕴聚肌肤,血运不畅,瘀血阻滞而成,故也可以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
其它
以本方加当归、丹参、乳香、没药等治疗乳腺增生110例---
痛引胸痛与肩臂者加炒柴胡、香附;经行腹痛者加艾叶、延胡索。
结果:治愈31例,
显效43例,有效2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64%。
用本方加白花蛇舌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45例
结果:痊愈24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3?%。
以本方加琥珀、金钱草、石韦、滑石、甘草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1例
12剂后,每晨尿中可见结石,共排出大小结石40枚,患者诸症除。
五.体会
桂枝茯苓丸从最初专治妇人妊娠漏下及胎动不安,到现代在妇产科以及临床各科的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可以看出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虽然此药在治疗中涉及了临床各科,但其病机中都有“症块”,即都有瘀血的致病因素,体现了中医药“异病同治”的优势;第二,用桂枝茯苓丸原方的甚少,几乎都对症进行了加减,或加强了活血消癥,或加强了软坚散结的中药,体现了中医学辩证论治、因人施治的特点。
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下瘀血如神
桂枝20克、茯苓20克、丹皮15克、赤芍30克、桃仁20克、怀牛膝60克、制大黄10克。
这是我给X女士的老父亲所开的处方——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
2个月前,x女士告诉我,他父亲胸闷异常,无法行走,恐为时不久,情绪低落,邀我出诊。前往x老居室,见其他虽然已经是90岁的高龄,但形体依然魁梧,只是脸色黝黑发红,端坐在椅子上,无法行走。诉说胸闷腹胀,观其腹部,硕大如鼓,犹如弥勒佛,按之不痛但也不柔软。而察其两下肢,浮肿,按之如泥。大便十分困难,必须依赖开塞露,否则干燥难解。我看是腰腿少腹有瘀血沉积,所以,苦腹胀。当用大剂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嘱七剂后联系。
一周后反馈,药后感到舒适,嘱效不更方,再服一月。昨天,X女士女士在电话中高兴地告诉我:他老父亲的肚子小了一圈,下肢浮肿也退了,大便顺畅。老人能够每天出来走走,心态好了许多。
桂枝茯苓丸善于消解少腹腰腿瘀血。女人痛经、漏下、闭经、不孕者,男人便秘、腰痛、前列腺增生、下肢浮肿、脚痛等,都可用此方。加大黄、怀牛膝更佳。大黄、桂枝、桃仁,为活血化瘀的经典组合,犹如桃园三结义,能通调血脉,清除淤积。牛膝利腰膝,能通经活血,并治少腹痛。前人所牛膝能引药下行,是否能如此不好说,但牛膝的作用部位在下肢,倒是明显的。而且,牛膝能治大肚子。
先前治疗一中年男子,腹大如怀八月胎儿,外号大肚子。用大量牛膝后明显松快缩小。
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我常用于各种血栓性疾病。X老就是下肢静脉血栓可能,如不加治疗,瘀血冲胸,也会酿成大祸。
这个“老配方”就是《桂枝茯苓丸》,如果善于辩证加减,可治百病。
原方:桂枝10g 茯苓10g 牡丹皮10g 赤芍100g 桃仁10g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