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原发性食管癌效方
2023-09-10 08:08:30
吴良村辨治原发性食管癌经验
吴良村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善于辨证论治,擅长用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内科疑难杂症,并对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肿瘤有特别专长。
吴良村对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思想治疗各种肿瘤具有独特的见解,尤其在治疗中晚期食管肿瘤方面,屡屡获得良好效果。笔者从师侍诊,颇有所得。现将其精髓部分陈述如下,希望对原发性食管癌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辨证论治
吴良村认为食管癌虽然病因病机复杂,但一个基本病机贯穿始终,这就是癌毒胶结,痰气血疲,燥湿相混,上下不通,本虚标实。吴良村总结临床发现:食管癌患者,多有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的经历,手术后组织与器官受损,表现为气血不足,功能紊乱;中药宜调整脾胃功能、补气养血为主,辅以调整脏腑功能。方用太子参(或野山参)、绞股蓝、白术、黄芪、当归、熟地、米仁、陈皮等。放疗为热毒,易伤津耗液,致肺、胃、肝、肾阴虚亏损不足,早期宜养阴清热,太子参、北沙参、天麦冬、枸杞子,生地、萸肉、生玉竹、石斛、仙鹤草、蛇舌草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后期宜加强滋补肝肾,多用六味地黄、一贯煎加减。化疗后常见脾胃功能失调,脾肾两亏,气血不足,首先以健脾助运为主,用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米仁、竹茹、鸡内金、谷麦芽等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治病必求于本。”
吴良村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兼以健脾化痰,疏肝理气,辅以软坚散结,攻邪消积。
常用
基本方为:
南沙参15g,北沙参15g,白术15g,生黄芪30g,茯苓10g,干蟾皮6g,灵芝30g,天龙10g,蜂房10g,冬凌草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15g,山慈菇15g,黄药子15g,女贞子30g,菟丝子30g,枸杞子30g,生麦芽30g,鸡内金30g。
同时灵活辨证,
随证加减:
肝气郁结型加柴胡、杭白芍、郁金、香附;肝郁化火型症见性情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者加丹皮、栀子以解郁清热;肝胃气逆型症见嗳气频频,胸脘不畅加旋覆花、代赭石、陈皮以平肝降逆;热毒伤阴型加生地、生石膏、元参、天花粉、麦冬;气滞血瘀型加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脾虚痰湿型加陈皮、半夏、生薏米、代赭石;气血双亏型加当归、白芍、熟地、阿胶。辨证用药的同时,还加入对症药物,以尽快减轻症状,缓解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如吞咽不利多用急性子、芫荽、黄药子、威灵仙等;呕吐常用生姜、半夏、陈皮;恶心常用藿香、佩兰等;疼痛常用生蒲黄、五灵脂、元胡;出血常用白及、仙鹤草、血余炭、白茅根;腹水常用猪苓、大腹皮、车前子等。
吴良村应用中药配合放疗、化疗,常有协同增敏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及疗效。如患者准备接受放疗、化疗,其治疗以养阴为主,辅以健脾和胃止呕,以减轻放疗、化疗毒性反应,此时可酌加一或二味清热解毒药。在放疗或化疗期间,因放疗的不良反应是一种热毒,而化疗则易伤脾胃,消化道反应是其常见表现,而脾胃功能恢复是全身免疫功能恢复的保障,此阶段以养阴清热、健脾和胃为治。如果过了术后恢复期,患者拒绝接受放疗或化疗,或肿瘤本身对放疗、化疗不敏感,这种情况下,中药的治疗原则是养阴清热、健脾和胃,清热药用量应加大,或用红豆杉等抗癌作用较强的中药同时加用制半夏、姜竹茹等和胃止呕。如果手术切除不够彻底,或是肿瘤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较高,或是已发生转移,可加大清热解毒药量并酌情加用解毒散结药。此时用药大多比较峻猛,应注意对脾胃的保护,加用健脾和胃药。放化疗后白细胞下降,选用紫河车、阿胶、鹿角胶、龟板等血肉有情之品,佐以水牛角、生地黄清热解毒。
典型医案
2003年5月首诊:患者张某,男,56岁。因胃脘胀满、吞咽困难月余,经钡餐、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上段鳞癌,萎缩性胃炎并肠化,幽门螺杆菌阳性。经钴60照射共20次,总剂量达6000μJ/s,吞咽功能较前略有好转,能进食牛乳及茶水,但胃脘胀满较前加重而前来求治。来诊时除上述症状外,并见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弦数。
诊断:(热结肠胃,腑气不通型)噎膈(西医称为食管癌)。
治则:泻热通腑,健脾化痰,行气散结。
药用大承气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大黄9g,厚朴10g,芒硝10g,枳实9g,麦冬15g,生地15g,半夏12g,茯苓10g,苏叶12g,生麦芽30g,鸡内金30g,甘草6g,水煎服,1服/天。服药5服。
5天后二诊:患者胃脘胀痛明显减轻,大便通畅,小便转清,舌苔变薄,舌红少津。自觉乏力口干。上症示:标实已除,即阳明热结证已解,脾胃升降渐复,唯本虚犹存,即气阴两虚,证逐渐暴露。治则益气养阴,健脾疏肝理气。方用基本方加减:南沙参15g,北沙参15g,麦冬15g,生地15g,玄参15g,生黄芪30g,白术15g,茯苓10g,干蟾皮6g,灵芝30g,天龙10g,蜂房10g,冬凌草30g,女贞子30g,菟丝子30g,枸杞子30g,生麦芽30g,鸡内金30g,厚朴10g,芒硝10g,郁金6g,丹参10g。水煎服,1服/天。服药10服。
10天后三诊:三诊见患者吞咽功能明显好转,能进食面条、面包及饼干等,精神佳,胃脘胀痛消失,二便调,舌仍红,但舌苔不干,已有津液。根据“噎膈、反胃,益当脾肾”的理论,改方为健脾益肾,佐以抗癌,加大清热解毒药的用量。前方去南沙参、厚朴、芒硝、茯苓,加生晒参15g,山药15g,泽泻10g,萸肉15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15g,山慈菇15g,黄药子15g。水煎服,1服/天。
服药30服后,吞咽功能进一步好转,胃脘亦舒,胃纳二便调,舌红苔薄黄微腻,处以六味地黄汤合启隔散加减方:南沙参15g,黄芪15g,生地12g,山药10g,丹皮10g,茯苓10g,泽泻、大黄各6g,黄连3g,干姜6g,半夏6g,丹参10g,木香6g,砂仁6g,郁金6g,浙贝母10g。水煎服,1日1服。至2008年2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5年多,诸症全消,在当地行钡餐、胃镜检查,病灶消失,饮食基本流通,这期间多次复查B超、CT、钡餐造影等均未发现复发和转移征象。
随访至今,患者面色红润,精神佳,体重增加5kg,能正常上班,生活如常人,生存期已5年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