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陈宝贵治湿经验采撷 shiqi
2023-09-10 08:08:30
陈宝贵治湿经验采撷
全国名中医陈宝贵认为,治湿不应单纯地针对病邪,一味地或燥、或化、或渗,此举只能治其标,对于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湿者,非但不能治本,更是用药之戒。治疗上应从整体出发,重视肺脾肾等脏功能的协调,谨守病机、各司其职。陈宝贵还提出,治湿应注重调摄,即在药物施治的同时结合食疗、养生等非药物疗法:节饮食、畅情志、酌起居,以竟全功。湿病作为临证常见病,其辨治巧妙多变,不可拘泥一法。
湿邪致病特点
湿邪言其来路,分外湿和内湿。外湿与气候、地域密切相关,长夏季节和江南、沿海地区易滋生湿邪;饮食失宜,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内湿由生。二者病因虽迥然不同,但常相召相引,相兼而发。内湿素盛之体,易感外湿;而外湿伤脾,脾失健运,亦可滋生内湿。全国名中医陈宝贵认为,湿邪具有隐匿、黏滞、重浊、趋下之性。
①隐匿:湿邪伏于机体,常积久而发。所以很多患者就诊时不能准确说出自己何时起病。
②黏滞:症状黏滞不爽,病程缠绵难愈。
③重浊:重指患者沉重及附着的主观感受,如四肢酸沉、头重如裹等;浊指分泌物、排泄物污浊的客观体征,如面垢、溺浊、便溏等。
④趋下:湿邪易袭人体下部。《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陈宝贵认为,湿邪较少单独致病,常随环境气候、先天禀赋差异而呈现不同的兼化:寒冬随冰坼而化寒,炎夏又随暑温而化热;《温热论》认为“阳旺之躯,胃湿恒多;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前者湿邪多从热化,留恋阳明胃,后者多从寒化,归于太阴脾。
临证治疗特色
陈宝贵治湿强调从整体出发,抓主证、辨舌脉、定处方。陈宝贵认为,湿病的病机关键为脾虚。《医宗必读》:“脾土强者,自能胜湿……若土虚不能制湿,则风寒与热,皆得干之而为病。”然湿病又不单纯与脾一脏有关,关于津液代谢,《素问·经脉别论》中有较为系统的论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津液代谢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亦有赖于肝主疏泄、三焦通畅等。五脏六腑功能协调,津液方能正常生成、输布与代谢,湿亦无由而生。治疗上,陈宝贵主张协调脏腑功能,临证常针对不同病机施以不同治法,或宣肺健脾,或疏肝调脾,或脾肾双补,以取“正本清源”之意。临证喜用风药,善用芳香药。因风能胜湿,此乃木能克土,五行相克之理;又风性辛散升浮,功能健脾升清;又秉肝木之性,兼疏肝解郁。临证常用防风、葛根、柴胡、升麻等。然风药性多辛燥,不宜久服,多为佐使,久服恐耗气伤阴。芳香药功擅醒脾开胃、化湿去浊、行气活血,临证常用藿香、沉香、郁金、佛手等。
典型医案
案一
张某,男,35岁。2017年4月15日初诊:症见咳嗽痰多,痰白清稀,晨起为甚。患者体胖,平素嗜食肥甘,寐可,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滑。处方: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厚朴10g,苍术10g,砂仁6g,细辛3g,甘草6g。7剂。水煎服。嘱戒肥甘。
4月22日二诊:咳减,便溏改善。续服7剂。后随访,告知病愈。
按:
此病证属“脾虚湿盛,痰湿蕴肺”,治以“健脾除湿,理肺化痰”。《医述》曰:“人之病痰者,十有八九。”脾胃为气机升降要道、气血生化之源。患者体胖,平素嗜食肥甘,积久脾运不健,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反而聚生痰浊,上干于肺,肺气不宣,发为是证。《医宗必读·痰饮》中“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即此意也。方用二陈平胃散加减,肺脾同治。二陈平胃散出自《症因脉治》,功擅宽中行气、化痰止咳,合用砂仁芳香醒脾、斡旋气机,杜“生痰之源”;由患者舌脉和痰液性质得出病未化热,仍属单纯的痰湿,配伍细辛温肺散寒,疗“贮痰之器”。《本草经疏》:“细辛,风药也。风性升,升则上行,辛则横走,温则发散,故主咳逆。”全方配伍精当、药少力专,配以膳食调养,待脾气复旺,余邪自去。
案二
王某,女,61岁。2016年8月8日初诊。症见胃脘胀满不适,恶食生冷、油腻,食后恶心,口黏、口干,平素情志不舒,纳呆,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边有齿痕,脉滑稍弦。2016年5月14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底小息肉。
方药:党参20g,砂仁10g,陈皮10g,清半夏10g,佛手10g,香橼10g,茯苓20g,焦三仙各10g,鸡内金10g,荷叶20g,沉香5g,郁金10g,莪术10g,甘草10g。7剂。水煎服。
8月15日二诊:胃脘不适减轻,口中乏味,纳呆,久坐后头晕,双眼模糊,寐安,二便调。舌暗红,苔白腻,脉弦细。守上方,党参改为30g,加连翘15g。14剂。水煎服。
8月29日三诊:纳食改善。续服7剂。
按: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喜条达而恶抑郁。患者情志不遂,肝失疏泄,乘脾犯胃,中焦虚损,纳运失司,升降失常,生湿夹积,证属虚实夹杂。湿壅中焦,土为湿困,致纳呆、恶心;口黏:脾开窍于口,脾虚生湿,上泛于口,导致口中黏腻不爽,恰与“湿性黏滞”相扣;口干:脾气不升,津不上承,其津液并非缺乏,而是并未布散至应至之处;痞满:胃气不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结合患者症舌脉,辨为“肝郁脾虚,气滞湿阻”,治以“疏肝健脾,理气除湿”。处方由陈宝贵经验方化裁而来。方中党参健脾益气,荷叶升举清阳,沉香芳香醒脾、调畅气机、兼以化浊,三药相合,裨益正气,治病求本;砂仁、二陈、佛手、香橼调补中焦,理气化湿,补而不滞;焦三仙、鸡内金宽中健脾、消食导滞;同科植物不同部位的郁金、莪术,功擅行气解郁、消积化瘀;方中沉香、郁金是陈宝贵疏肝解郁的常用药对,临证配比1∶2或1∶1。二诊时患者口中乏味、头晕、目糊,皆为清阳不升、清窍失养之象,党参加量以健脾,溯本求源;舌暗提示体内有瘀,加用连翘“散诸经血凝气聚”。此案陈宝贵紧扣“肝郁脾虚”之病机本质,强调疏肝以调脾,重视脏腑生理功能;又因湿性黏滞,阻滞气机,临证提倡调气以治湿,气行则水行。
案三
付某,男,35岁。2016年5月16日初诊:症见小便频数、溺道涩痛反复发作4年,昼1~2小时一行,夜一行,余沥不尽,尿色黄,小腹拘急引痛,早泄,胃脘灼热,下午尤甚,后背畏风、不畏寒,平素嗜酒,急躁易怒,纳可,多梦。舌暗苔腻,脉滑数。方药:葛根30g,泽泻15g,车前子30g,猫须草20g,金钱草3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琥珀3g(冲服),甘草10g,沉香10g,鹿角片20g(先煎)。7剂。水煎服。
5月23日二诊:溺痛愈,仍尿频,少腹不适,多梦;舌红,苔薄黄,边有齿痕,脉数。守原方,加延胡索10g,川楝子10g,仙灵脾15g。14剂。水煎服。
6月13日三诊:诸症减,舌暗红,苔黄厚,脉弦滑。守上方,加黄柏10g,黄连10g。7剂。水煎服。
按:
患者以尿频、尿痛来诊,当辨为淋证。《诸病源候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陈宝贵认为,此病以肾虚为本、膀胱热为标,临床多见虚实夹杂证。《证治准绳》:“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患者平素性急、嗜酒,土德不及,湿动于中,久酿湿热,下注膀胱,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发为是证。治以补肾,清热通淋。重用葛根主解酒毒,升阳除湿,亦通利太阳膀胱;泽泻、车前子、猫须草、金钱草利尿通淋、分利湿热,因势利导,“其下者,引而竭之”;肾主水、司开阖,方中二至丸、鹿角片补肾求本,调燮阴阳;《本草备要》:“凡渗药皆上行而后下降,故能治五淋。”渗药琥珀甘淡上行,使肺气下降而通膀胱,与津液代谢中“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生理功能相契;沉香调气以化湿,暖精又助阳;甘草调和诸药。二诊少腹不适,加延胡索、川楝子,为金铃子散组成,该方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功擅疏肝利气、活血散瘀、气血同调;仍尿频,加仙灵脾入肝肾、补命门。三诊苔黄厚,加黄连、黄柏清泄中下二焦湿热,巩固疗效。全方用药考究,紧扣病机,标本同治,切中肯綮。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