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升陷祛瘀汤治疗焦虑症
2023-09-17 08:04:07
史载祥用升陷祛瘀法治焦虑症
史载祥基于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大气下陷、瘀血阻络的致病理论,并针对此病机拟升陷祛瘀法,创制升陷祛瘀汤、升陷愈消方等系列经验方,广泛应用于焦虑症的治疗,效果显著。
焦虑症是当今社会发病率较高、社会负担较大的常见精神障碍,是一种以持续焦虑情绪、紧张或惊恐不安为主要表现,或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肌肉紧张以及躁动不安等躯体症状的神经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心理、药物或二者联合治疗,但重症患者往往疗效欠佳,且该类西药有引起嗜睡、疲劳、依赖甚至成瘾、记忆力下降等副作用。
全国名中医、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史载祥在临床上辨证论治此类疾病,往往能较快改善患者焦虑症状,缓解病情,其常用的治法之一便是升陷祛瘀法。他基于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大气下陷、瘀血阻络的致病理论,并针对此病机拟升陷祛瘀法,创制升陷祛瘀汤、升陷愈消方等系列经验方,广泛应用于焦虑症的治疗,效果显著。
病因病机
早在殷商末年成书的《周易》中已载“我心不快”与“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指出了心与神的关联,这一理论在《黄帝内经》中随着“心主神明”“心主血脉”的提出走向了成熟。其中的神明包括人的思维、情志、精神、意识等形于外的表现。《黄帝内经》述“血气者,人之神”“血者,神气也”,《难经集注》曰“人心有所思慕,脉亦结”,《景岳全书》载“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证治准绳》载“夫心统性情……脏乃应而心虚矣”……基于这一系列理论支持,当代中医学者提出了“双心”理论。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而人体气血的充盈程度,能够影响人的精神、神志。若心气虚弱,统御五脏六腑气血的能力下降,易引发不寐、郁病、脏躁等精神疾病。而心居上位,《灵枢》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即宗气贯注于心脉,以推动气血运行周身。而当代虽物质丰富,但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节、嗜酒吸烟、过劳过逸、精神暗耗等均可导致大气损耗,日久虚极下陷,不能正常地推动气血运行,必然引起血行迟滞,瘀血内阻。基于这一理论,史载祥提出了心脏所导致的疾病可从气陷血瘀论治。气陷血瘀理论最初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但史载祥在大量临床实践中发现,这一理论应用于治疗情志类疾病如焦虑症等,临床精确辨证、灵活应用,也可取得良好疗效。
治则治法
中医素有“养心安神”这一说法,心气血不足、不能养神所导致的一系列精神疾病,均需要养心以祛病。史载祥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此病提出独到见解,运用大气下陷理论认识其病机,结合病患情绪致病特点,采用升陷祛瘀法,配合心理调适,抓准病因病机,双管齐下,取效甚捷,也为情志致病的诊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史载祥自拟
升陷祛瘀汤
作为基础方,原方组成及常用剂量为:生黄芪30g,山萸肉15g,党参20g,知母15g,三棱12g,莪术15g,升麻10g,柴胡10g,桔梗10g。方中生黄芪为君,补气、升气。臣以党参补脾气,益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山萸肉补肾之元气,又能收敛耗散之气;三棱、莪术破血祛瘀。佐以柴胡、升麻升气举陷,以知母性凉制黄芪之性温。桔梗为使,引药上达胸中。诸药合用,使大气得充、气陷得举、胸阳得展、气血畅通。升陷祛瘀汤适用于大气下陷之气虚较重者,如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心绞痛、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不张、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等呼吸及循环系统多种疾病,以及焦虑症等精神情志类疾病。
在升陷祛瘀汤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升陷愈消方,即升陷祛瘀汤去柴胡、桔梗、升麻,加消痰生津、软坚散结之僵蚕30g、苍术30g、鸡内金15g、天花粉30g、蒺藜15g而成。升陷愈消方较之升陷祛瘀汤,更适合湿热中阻、气阴两虚之糖尿病患者,或焦虑症见上述证型者。
典型医案
案一
高某,女,17岁,2012年11月22日初诊。主诉:发作性胸闷、心悸、乏力半年,加重2个月。患者既往体健,平素内向、易紧张、爱发脾气;1年前进入高中后学习紧张,导致压力较大;近半年出现发作性胸闷、心悸、乏力,发作时伴头晕、肢冷、汗出、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不能站立,发作前无明显诱因,每次发作持续约1小时,休息后可自行缓解,发作地点均为学校;近2个月发作较之前更为频繁,平均每周发作1次,发作时曾多次于当地医院就诊,理化指标均未见异常。刻下:脉沉细短,舌质淡暗,苔薄白。
诊断:西医诊断为焦虑症、惊恐发作,中医诊断为郁证(大气下陷、瘀血阻络)。
处方用升陷祛瘀汤加减:生黄芪30g,柴胡10g,升麻10g,桔梗10g,知母15g,山萸肉15g,三棱15g,莪术20g,生牡蛎30g,白蒺藜1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嘱家属和患者注意调节情绪。
12月1日二诊:10天内症状发作2次,每次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安静休息约20分钟即可自行缓解。效不更方,前方继服30剂。
2013年1月7日三诊:偶感轻度胸闷不适,胸闷、心慌未发作,已恢复正常生活、学习。嘱继续心理调适。后随诊未再复发。
按:
陈士铎《本草新编·十剂论》言:“怯之意虽出于胆,而怯之势实成于心。”该患者之病情由学习紧张、压力大引起,西医诊断为焦虑症、惊恐发作。紧张学习本就暗耗心血,而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肝木不疏,更克脾土,致气血生化不足,心之气血不足,胸中气陷,神失所养,故见胸闷、心悸、乏力、脉沉细短、舌质淡暗等气陷血瘀之征象。故以升陷祛瘀汤加减而病速去。
史载祥认为,焦虑症中的惊恐发作症状表现多样,但以胸闷、气短甚至不能接续、心悸、乏力、汗出为突出,发作时不能活动,须安静休息方可缓解。该病发作迅速,症状变化快,结合现代精神科认识其病因,应与焦虑情绪有关,符合胸中气血失调的特点,结合脉证,当属大气下陷、瘀血阻络。
案2
周某,男,55岁,2023年3月3日初诊。主诉:头晕2个月,伴恐惧感、视物不清1个月余。2023年1月10日散步时突发头晕、胸闷、心悸,自觉心跳加快,伴大汗、周身乏力、恍惚感,无呼吸困难,赴急诊科就诊后症状缓解。时患者父亲病故,患者对死亡心生恐惧,有自杀倾向,畏惧接见外人。2月4日患者出现发作性视物模糊,伴有朦胧、恍惚感,似有幻觉,数分钟后自止,此后每日发作2次,西医考虑为焦虑状态,予口服奥沙西泮治疗。刻下:发作性视物模糊、朦胧恍惚感,心烦易怒,头晕,自汗,盗汗,时需更换衣物,哈欠频作,下肢乏力,睡前尿频,大便日1次、质黏,纳少,口干,眠差多梦。舌淡红,舌质干,苔根薄黄腻,舌底络脉粗,脉弦滑。
诊断:西医诊断为焦虑状态,中医诊断为郁证(气陷血瘀、痰瘀热交阻、气阴两虚)。
处方予升陷愈消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栀子豉汤加减:黄芪30g,党参15g,知母15g,酒萸肉15g,醋三棱10g,醋莪术15g,醋鸡内金15g,炒蒺藜15g,天花粉30g,炒僵蚕30g,炒苍术30g,益母草15g,法半夏15g,天麻20g,栀子15g,淡豆豉30g,绵萆薢30g,土茯苓6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3月17日二诊:恍惚、朦胧感减轻,疲劳哈欠、自汗改善,纳增,盗汗已止,对死亡恐惧感仍明显存在,意志消沉,思考死亡时伴颤抖,30分钟可自止,眠可,夜间自觉阵发性心下悸动。舌红略暗,苔薄黄腻,脉弦滑。处方用升陷愈消方、川连茯苓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黄芪30g,党参15g,知母15g,酒萸肉15g,醋三棱10g,醋莪术15g,醋鸡内金15g,炒蒺藜15g,天花粉30g,炒僵蚕30g,炒苍术30g,益母草15g,黄连10g,茯神30g,麦冬12g,远志10g,通草10g,黄芩10g,炙甘草10g,生姜15g,大枣15g,萆薢30g,浮小麦3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3月31日三诊:总体精神面貌明显改善,视物模糊明显改善,仅晨起易恍惚,悲观情绪时现,笑容增加,声低气怯、疲劳亦改善,步履矫健,面色转光泽,生活、工作得以逐渐恢复,不畏惧接见外人,畏惧吵闹环境,口干、纳差改善,晨起觉心悸,午睡眠浅,夜间1~3点易醒,醒后20分钟即可入睡。舌暗胖,舌略颤抖,苔中薄黄,少许涎沫。处方用上方合血府逐瘀汤加减:黄芪30g,党参15g,知母15g,酒萸肉15g,醋三棱10g,醋莪术15g,醋鸡内金15g,炒蒺藜15g,天花粉30g,炒僵蚕30g,炒苍术30g,益母草15g,黄连10g,茯神30g,麦冬12g,远志10g,通草10g,黄芩10g,炙甘草10g,萆薢30g,浮小麦30g,桔梗10g,柴胡10g,枳壳15g,生地15g,赤芍15g,川芎15g,阿胶10g(烊化),川牛膝10g,桔梗1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后门诊随诊进一步治疗至2023年7月,患者视物模糊已愈,已减服奥沙西泮,汗出明显减少,胸闷气短、心悸、头晕头胀偶作,发作时心率、血压未见异常,夜间睡眠可,夜间憋醒已消失。
按:
该患者属认真审慎之人,对身体健康过度关心,生活工作中思虑过度,暗耗心神,久之心脾两虚。心脾受损,胸中大气生化不足、运行失常,不能正常发挥推动气血运行的功能,导致血脉瘀滞、气息失调。病久则大气虚极下陷,又或患者时时担心、恐惧发病,“恐则气下”,更致大气下陷,失其之职,故而出现头晕、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故治以升陷祛瘀之法,方中气血双调,寒温升降配伍佐治精当,诸药合用,则大气得充、气陷得举,气行血畅,诸证自消。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