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国医大师余瀛鳌创制肝硬化通治方
2023-09-22 18:03:34
余瀛鳌创制肝硬化通治方
肝硬化是由病毒、虫积、酒食或药物等不同病因长期损害肝脏,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广泛纤维组织增生,逐渐造成肝脏结构不可逆的改变,以右胁胀痛坚硬、恶心纳差、倦怠乏力、腹筋怒张、红丝赤缕、舌紫暗、脉弦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病。
国医大师余瀛鳌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主任医师、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研究。余瀛鳌认为肝硬化多因肝病日久,迁延不愈,肝、脾、肾功能失调,肝失疏泄,气机失调,导致气滞血瘀;肝郁不舒,胃气郁结而化火,耗伤阴血,灼伤血络;日久累及肾脏,乙癸同源,肾精失于肝血滋养;又肝为气机枢纽,气滞运行不畅,三焦水道受阻;肝郁克脾水饮运化失司,引起臌胀。以上原因导致气滞、血瘀、水停腹中,是肝硬化的主要病机。余瀛鳌倡导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并重互补的学术研究模式,创立了病证通治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肝硬化的通治方。
通治方组成和用药加减
通治方组成分析
通治方组成:
柴胡、制香附、三棱、莪术各10g,炙鳖甲、炒白芍、生地、熟地、生黄芪、鸡内金各15g,当归12g,鸡血藤18g,鸡骨草30g。
腹水者
加《傅青主男科》所收录的决流汤,即牵牛子10g,甘遂8g,车前子30g,桂枝8g,肉桂2g(另炖冲)。柴胡、香附主疏理肝气,肝病早期往往起源于肝气不疏,可见调肝的重要性。药对柴胡、香附源自于柴胡疏肝散,主治肝失疏泄所导致的肝气郁结,伴有胁肋疼痛,脘腹胀满等症状。制鳖甲、三棱、莪术功效为软坚散结,活血消癥,对应调肝八法中的软肝。《经验良方》中记载:“癥音征,为腹中结病,治癥,蓬莪术、荆三棱酒煨煎服。”三棱甘平,善于破血中之气,莪术苦温,善于破其中之血,二者配伍积聚得以消散。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认为:“三棱气味俱淡,微有辛意;莪术味苦,气微香,亦微有辛意,性皆微温,为化瘀之要药,能治心腹疼痛,胁下胀痛,一切血凝气滞症状。”同时配合制鳖甲,养阴清热,入肝消积,增加软坚散结的效果。生地黄性凉而不寒,善于滋阴凉血,养阴生津,生血脉、益精髓;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入心、肝、肾经,味厚气薄,为补血生精、滋阴补肾之要药。生地黄以养阴、凉血、止血为主,熟地黄以滋阴补血为要。二药伍用,相互促进,其功益彰,共奏滋阴补肾,益精填髓,补血生血,养阴凉血之功。当归辛甘温润,能走能守,入心肝能生阴化阳,养血活血,走脾经而散精微,化生补血;黄芪甘温,大补脾肺之气,振奋元阳,升举清阳,以资生血之源,为补气升阳之要药,二药相合,阳生阴长,气旺血生,共收补气生血之效。上四味药物滋肝肾之阴,实脾养肝,补而不滞。
肝硬化常并见腹水、胸水。治疗肝硬化腹水时适当使用决流汤,同时也配合使用调补脾胃药物。决流汤方剂组成中包含黑丑、甘遂,但使用时强调中病即止,在消腹水后,以香砂六君子汤调其中,以保障脾胃制水的功能。余瀛鳌常选用决流汤方进行治疗。其中使用利水效佳之牵牛子10g,甘遂8g,配伍肉桂2g(冲服),车前子30g(包煎),引水以入膀胱,利水而不走气,不使牵牛、甘遂过于峻烈。腹水程度较轻者,去牵牛子、甘遂、肉桂,加车前草15g,云苓20g;消水后,使用苍术、白术、山药、甘草等药物健脾以恢复正气。
用药加减
肝硬化证型不同,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调肝软坚的基础上进行加减配伍。肝火旺盛伴牙龈出血者使用龙胆草、川连清肝泻火;伴血压升高者使用代赭石。肝气不疏者使用青皮、木香、川厚朴。气虚者加元参。谷丙转氨或谷草转氨酶升高者加鸡骨草。脘痞腹胀者使用苏梗、木香;不欲饮食者加鸡内金、炒谷芽健脾消食。下肢微肿或少量胸水、腹水使用云苓、车前草和车前子利水渗湿;水肿脉沉濡说明表虚不固,在云苓、车前草和车前子基础上加防己;水湿伴喘者加石见穿;水肿严重者使用牵牛子等攻逐水饮。合并肝囊肿、肝血管瘤者加皂角刺。合并结石者加金钱草以化石。肝硬化伴出血倾向者使用炒蒲黄止血化瘀。
典型医案
医案一
患者,女,48岁,2018年8月就诊。诉子宫肌瘤,肝炎,肝硬化,腹水,脾大,脂肪肝,肝囊肿。刻下:肝区疼痛甚则影响睡眠,按压后可缓解,侧卧休息时可牵引到背部,憋气,汗少,偶有口苦,食欲不佳,大便日2次,1次偏干,甲胎蛋白增高。
治法:调肝软坚,消瘕,宁神,开胃。
方药:柴胡、川楝子、三棱、莪术、炒谷芽各10g,青皮6g,鳖甲(先煎)、鸡内金、皂角刺各15g,炒枣仁20g,薏苡仁20g,苍术12g。30服,每日1服,分早晚两次口服。
二诊:
右侧胸胁部仍疼痛,憋气,口苦症状消失。刻下右侧胸胁部疼痛明显,有饥饿感,但脘下胀满不欲进食,自诉1个月体重增长5kg。偶口中异味。心情一直压抑,胫前无水肿,右颈部紧感。腹胀,白日尿量少,夜尿频。脉势沉小,重取微弦,微腻苔。
治法:调肝疏郁,软坚,通络,消瘕,开胃,理气,利水。
方药:柴胡、制香附、三棱、莪术各10g,石见穿30g,鳖甲(先煎)、生地、熟地、丹参、鸡血藤、皂角刺、鸡内金各15g,川厚朴6g,云苓20g,牵牛子3g。30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
按:
患者以肝炎、肝硬化、子宫肌瘤为主诉,肝硬化和子宫肌瘤为西医的不同疾病,中医均为癥瘕,均可从肝论治。《知医必辨·论肝气》载“五脏之病,肝气居多,而妇人尤甚”,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气血相互为用,若肝失疏泄,气滞渐成血瘀,日久成癥瘕。患者初诊有肝区疼痛、口苦等热象,因此使用柴胡、川楝子和青皮调肝,鳖甲、三棱、莪术用于软坚,皂角刺针对子宫肌瘤和肝囊肿消癥瘕,食欲不佳可使用苡仁、苍术燥湿健脾,炒谷芽和鸡内金消食和中,酸枣仁宁神,方药对应严谨。患者复诊时,睡眠和口苦等症都有改善,体重增加,而腹水、胸部疼痛等症明显,因此使用云苓、黑丑、石见穿通利水邪,丹参、鸡血藤活血祛瘀止痛,并生熟地滋水涵木养肝和肝。
医案二
患者,男,36岁,2018年1月3日就诊。宿疾: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胆囊炎。刻下:近1个月口苦。偶腰疼,休息后减轻,溺黄,不敢多食,眠或欠宁,舌满布白腻苔,脉势微弦。
治则:调肝,软坚,清木,宁神。
方药:柴胡、制香附、莪术、龙胆草、三棱、川连各10g,鳖甲(先煎)、鸡血藤、寄生各15g,赤芍12g,丹参18g,生石斛、炒枣仁各20g,鸡骨草30g。30服。
按:
方中柴胡、香附用以调肝,鳖甲、三棱、莪术用以软坚,舌苔白腻并见口苦,提示湿热,加川连、龙胆草清热燥湿、平肝泻热以清木;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丹参、赤芍二药相须为用,共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益胃生津止渴选用生石斛。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