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阳痿缘于郁,遗精乃心病
2023-10-05 15:24:48
阳痿的病因,一般多认为是肾亏,治疗需补肾,常用肉苁蓉、淫羊藿、牛鞭、鹿鞭、鹿茸等药壮阳。阳痿果真都是肾亏引起的吗?其实现代临床见到最多的是郁证性阳痿。
许多医家基于肾藏精、主命门之火的理论,将遗精与阳痿同样概责之于肾虚为本。但也有很多文献指出,遗精多由情志因素伤及心肝脾肾而引起,其因机证治属郁证范畴。如同郁证性阳痿一样,诊治遗精当知郁证病因,不可一味补肾。
郁证性阳痿的病因病机
《素问·痿论》指出阳痿的病因病机:“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张介宾《景岳全书·阳痿》将其释义为:“凡思虑焦劳忧郁太过者,多致阳痿”“若以忧思太过,抑损心脾,则病及阳明冲脉……气血亏而阳道斯不振矣”“凡惊恐不释者,亦致阳痿”“忽有惊恐,则阳道立痿”。
思想无穷意淫于外,则易心火旺盛;所愿不得,则易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阳痿者多有默默低沉的精神状态,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命门火衰,其实是心肝郁滞之象。抑郁忧闷伤及心肝可影响阳刚之气,怀抱素郁是因,命门火衰是象。诚如沈金鳌《妇科玉尺》所云:“气郁者,肝气郁塞,不能生胞中之火,则怀抱忧愁,而阳事因之不振。”
阳具乃宗筋所聚,宗筋之义有二,一是指三阴三阳循行于体表,起于四肢末端,会合于前阴部的经筋,即肌腱、韧带之类;二是指男子阴茎或泛指前阴部位。睾者囊中之丸为外肾,厥阴环而引之,肝气至则阳道昂奋而振、阴茎伸缩自如。西周《下经》云:“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阳痿与肝气是否正常疏泄关系密切。
1985年第1版《实用中医内科学》将阳痿证型分为命门火衰、心脾受损、恐惧伤肾、湿热下注;2009年第2版时增加了主用逍遥散合四逆散加味治疗的抑郁伤肝证,可见对郁证性阳痿的重视度在增加。阳痿证候除了肝气郁结外,还有情志不舒导致损伤心脾、心肾不交等多种证候。
郁证性阳痿的治疗方法
许多古代医家告诫我们从郁论治是治疗阳痿的重要法则。明代周之干《慎斋遗书》提出用逍遥散疏肝理气解郁治疗阳痿;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提出宜达郁汤(升麻、柴胡、川芎、香附、白蒺藜、桑白皮、橘叶)加菖蒲、远志治疗阳痿;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阳痿宜心脾肾兼治、展舒胆气解郁,“当从少阳以条畅气血。”
《辨证录》以心肾不交为阳痿立论,提出以莲心清火汤(玄参、生地黄、丹参、山药、芡实、莲子心、麦冬、北五味子、天冬)治“心包火大动”之阳痿,以起阴汤(人参、白术、巴戟天、黄芪、北五味子、熟地黄、肉桂、远志、柏子仁、山茱萸)治“君火先衰,不能自主”之阳痿,以宣志汤(茯苓、菖蒲、甘草、白术、生酸枣仁、远志、柴胡、当归、人参、山药、巴戟天)、启阳娱心丹(人参、远志、茯神、菖蒲、甘草、橘红、砂仁、柴胡、菟丝子、白术、生酸枣仁、当归、白芍、山药、神曲)治“心火抑郁而不开”之阳痿。上述方剂中,养心安神药物的运用明显多于补肾药物。
纵览治疗阳痿众多方剂,均不同程度含有龙骨、酸枣仁、茯苓、茯神、北五味子、柏子仁、麦门冬、远志、菖蒲等养心安神及疏肝理气解郁中药宣其抑郁、养心安神、通其志意,阳气舒而痿自起。
对于郁证性阳痿治疗,有时不用药物解郁,单以情志开导亦有效。《景岳全书·阳痿》指出:“(治阳痿)然必大释怀抱,以舒神气,庶能奏效,徒资药力无益也。”能用疏导情志非药物方法治疗的阳痿,只能是郁证性阳痿。
现代治疗阳痿的临床报道亦颇多以疏肝解郁通络、养血柔肝以及温肝益气法论治者,有以解郁安神汤为主配合心理疏导论治者,有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四逆散加味论治者,皆暗示郁证性阳痿之成立。
中医药治疗阳痿有优势
《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将阳痿主要分为心理性和器质性两大类。前者相当于郁证性阳痿。据调查研究发现,高达75.0%以上的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存在心理问题。长期抑郁焦虑、情绪紧张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释放神经递质,或激活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或使睾酮水平下降,从而抑制勃起。心理干预、抗焦虑等治疗方法广泛运用于对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但是,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均有不同程度引起阳痿(曲唑酮例外)。枸橼酸西地那非对于部分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疗效并不尽如人意,尚需要配合心理治疗。因此,运用中药治疗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仍然存在巨大的医疗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治疗不可一味补肾。
心脾肝肾失常皆可致遗精
肝主疏泄,肾主封藏。肝气郁结或肝郁日久化火,失却疏泄功能,易致肾失封藏,不但阳痿,还可遗精。“梦遗属郁滞者居大半(《杂病源流犀烛》)”“肝热则火淫于外,魂不内守,故多淫梦失精(《张氏医通》)”皆此之谓也。
除肝郁外,用心过度、色欲太过或思色不遂等皆可致心乱神摇扰动精室,心不摄肾而遗精。故张介宾认为遗精之始无不由心,精为神动其因在心;苟欲惜精,先宜净心;既病求治,尤当持心为先,随证调理,方可治愈。朱丹溪主张用安神丸,龚居中主张用清心莲子饮。
思虑伤脾也是引起遗精的重要原因,林佩琴《类证治裁》概括精炼为一句话:“思郁伤神,精滑。”思虑伤及心脾导致心肾不交,是引起遗精白浊的常见病机。
但是长期以来,有关遗精肾虚不藏病机及补肾治疗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首先,肾虚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后天性肾虚多因久病及肾,但临床上却鲜有因此引起遗精者。其次,遗精有虚证有实证,实证如湿热下注、痰火内蕴;虚证有命门火衰、肾阴亏损;还有虚实夹杂之证。第三,肾虚有真性肾虚与假性肾虚,所谓真性肾虚是指肾中精气阴阳不足,所谓假性肾虚即看似肾虚实非肾虚。就多数遗精而言,与其说肾虚是遗精的原因,毋宁说是遗精的结果。因此,不可一见遗精即判为肾虚而补肾。
遗精由情志病因触发后,心火独亢于上而不能下交于肾,肾水亦不能上达于心以救心火,造成君相火旺而心肾不交。叶天士一言以蔽之:“精之藏虽在肾,而精之主宰则在心。”
心肝肾三脏联动可致遗精
除心肾不交外,遗精还存在心肝肾三脏联动病理机制。心之君火统领肝肾相火,心动则肝肾相火随之亦动,扰动精室。陈士铎与傅青主两位医家对肝在心肾不交中的特殊作用有独到认识,认为心肾不交多有肝气郁结,心肾交通离不开肝之疏泄。如陈士铎《辨证录》指出:“心欲交于肾,而肝通其气;肾欲交于心,而肝导其津。”“盖肝火泻则心火自平,肾水亦旺,势必心气通于肝,而肾气亦通于肝也。”《傅青主女科》也指出:“肝乃肾之子心之母也,补肝则肝气往来于心肾之间,自然上引心而下入于肾,下引肾而上入于心,不啻介绍之助也。此便心肾相交之一大法门,不特调经而然也,学者其深思诸。”以上说明肝主疏泄条达气机是心肾相交的“中转站”。是以林佩琴在《类证治裁》提出“安神固气,解郁疏肝”是治疗积想不遂所致遗精的重要方法。
总而言之,遗精通常是七情不遂,思虑伤及心脾,通过心肾不交、肝失疏泄之心肝肾三脏联动机制失常的病机而致。
郁证性遗精常见于临床
遗精属于肾阴亏虚症见头昏目眩、耳鸣、盗汗、神疲乏力;属于肾气不固症见精神萎靡、畏寒肢冷、阳痿,属于脾虚不摄症见食少便溏、记忆力减退、少气懒言、身倦乏力;属于肝火偏盛症见烦躁易怒、胸胁不舒、口苦咽干;属于痰火内蕴症见胸闷痞胀、口苦痰多、少腹及阴部作胀。这些症状都是郁证或隐性郁证的躯体表现(见本报2018年6月20日四版《如何识别隐性郁证》)。
许多医家从肝主疏泄情志着手论治遗精,所用方有四逆散、逍遥散加减、丹栀逍遥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柴胡汤以及自拟从肝论治方等。有医者认为遗精当从心论治,实则清心火,虚则补心火,提出遗精梦泄之从心论治5法,运用清心镇静法治疗遗精有效率甚高。还有医者主张安神定志,辅助滋养心肾,提出以“清”“镇”“固”三原则治疗紧张性遗精。
非药物情志疗法治疗遗精更能说明遗精的郁证性质。张介宾强调防治遗精应该重视“净心”“持心”“使不知求本之道,全恃药饵,而欲望成功者,盖亦几希矣(《景岳全书》)。”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梦遗精滑门》也说:“情欲动中,只舒其情自愈,虽不药饵可也。”如此看来,非郁证性遗精而何?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