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龙胆泻肝汤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失眠、阳痿、吐血、癫痫等
2023-10-11 20:34:12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川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柴胡、甘草等组成。方中以龙胆草为君药,泻上炎之肝火,清下焦之湿热,两擅其功,通治上下;黄芩、栀子泻火解毒、燥湿清热为臣药,清上导下;佐药有车前子、泽泻和木通,渗湿泄热、导邪下行,使邪有出路;取地黄养阴,当归补血,起到驱邪不伤正之效;柴胡起到调畅气机并引诸药归肝;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并有护胃之功。本方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下焦湿热之功。本方主治肝火上炎之头痛、耳鸣及胁痛;湿热下注之淋证、黄疸及带下等症。临床上龙胆泻肝汤应用非常广泛,内外妇儿无所不及,笔者谈谈其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失眠(肝火扰心)
主症为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胀头晕、目赤耳鸣、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病机为肝郁化火、上扰心神,因龙胆泻肝汤具有疏肝泻火、镇心安神之功,故临床多联合朱砂安神丸治疗;或配伍镇静安神之品,如珍珠母、龙牡重镇安神,酸枣仁、柏子仁龙眼肉养血安神。不寐临床常见证型有心肝火旺、阴虚火旺、心肾血虚、痰火扰神、脑络瘀阻等类型,以肝郁化火、上扰心神所致的肝火扰心最为常见,也是不寐病的早期表现类型,治疗得当,可以阻止疾病向纵深方向转化。这其中阻止火热伤阴是十分关键的,及时准确应用以龙胆泻肝汤为基础的清泻肝火,方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癫痫(肝火痰热)
主症为平时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咯痰不爽、心烦失眠、便秘溲黄;发作时,昏扑抽搐吐涎伴吼叫,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病机概要为肝郁化火、痰火内盛,上扰元神。因龙胆泻肝汤清泻肝胆之火,故可用于癫痫肝胆炽盛型的治疗。有人报道癫痫涵盖气滞血瘀组(81.5%)、肝郁痰凝组(56.6%)、心脾两虚组(41.9%)、肝肾亏虚组(37.5%)等四个常见证型,同时中医认为癫痫病机与痰关系最为密切,所以肝郁痰凝为癫痫的基本病机,疾病发展的中期可伴血瘀,后期会进展到虚证,如血虚、阴虚。如果肝郁化火、痰湿化热,可出现肝火痰热,临床可选择龙胆泻肝汤联合涤痰汤治疗,或在此方基础上配伍化痰开窍之品,如胆南星、菖蒲、郁金之属。
胁痛(肝胆湿热)
主症为胁肋胀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热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病机概要为湿热蕴结、肝胆失疏、脏腑失和。胁痛分为四个证型,即肝胆湿热、肝郁气滞、肝脉瘀阻和肝肾阴虚。本方具有清利肝胆湿热之功,故适用于肝胆湿热而致的胁痛。如出现胁痛伴黄疸者,配合茵陈蒿汤;大便干结者配合大柴胡汤;疼痛明显者配合川楝子、元胡、香附之属。
阳痿(湿热下注)
主症为阳痿不举,阴茎痿软弛长、阴囊坠胀作痛、潮湿多汗、瘙痒腥臭;胁胀胸闷、疲倦体困、泛恶口苦、尿黄灼痛、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病机概要为湿热下注,蕴结肝经,致宗筋不利。本方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故适用于阳痿之湿热下注者。
阳痿大多为脾肾阳虚,但不乏下焦湿热者,所以一味补肾非固定之法,对于补肾疗效可疑者,不妨换一个思路治疗,用龙胆泻肝汤一试。
鼻衄(肝火上炎)
主症多为两侧弥漫性鼻衄,重者可出现反复发作。常伴有头痛、目眩耳鸣、烦躁易怒、两目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病机概要为火热上炎、迫热妄行、上溢诸窍。而本方具有清肝泻火、凉血止血之功,所以可治疗鼻衄之肝火上炎。血证的病机不外热、瘀、虚,热伤脉络为病之初;血溢脉外便是瘀,此为病之中;失血过多,元气耗伤则必虚。上焦出血多源于火热,所以选择此方治疗,可联合止血之品,如藕节、白茅根、茜草之属。
吐血(肝火犯胃)
主症吐血色红或紫暗、口苦胁痛、心烦易怒、不寐梦多,面颈胸臂可见血痣赤缕,舌红绛、脉弦数。病机概要为火热伤及胃络。而本方具有清肝泻火、凉血止血之功,所以也可治疗肝火犯胃之吐血,常配十灰散,或白及、乌贼骨、大黄粉等止血之品。《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中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是: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这充分体现了胃腑以通降为顺的宗旨,恢复胃气功能优先于各种止血措施,其意义重大。
最后,需要关注的是,肝火上炎与肝胆湿热,二者本质上讲是湿热邪气,在偏寒或偏热与偏燥或偏湿互相组合或融合后,呈现的两种表现形式,即一个问题两个方面,热大于湿呈火(燥)之象者,为肝火上炎,火性炎上,故出现上焦症状,进一步发展可能伤及阴津;而湿大于热呈寒(湿)之象者,为肝胆湿热、寒湿趋下,故出现下焦表现,进一步发展可伤及阳气。也就是说,湿热偏上焦者,多肝(心)火;湿热偏下焦者多为肝(肾)湿热。关于剂量与疗程问题,龙胆草和川木通尽量不超过10g。另外,还要注意中病即止。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