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阴汗治愈案
刘某,男,32岁,初诊:1989年11月20日。主述婚后8年,劳于房室,近4年来阴囊两侧出汗热粘,并有臊臭气味,头晕乏力,早泄,近半年来夜间睡时从足心至股觉热气蒸蒸,阴部及下肢出热粘汗,被褥之为浸湿,影响睡眠,下肢发热,冬季不能穿棉裤,而上肢有凉感,平素性情急躁。唇红,苔薄黄略干,舌质光红,脉沉弦。治法:滋阴益阳,兼制伏火。方拟六味合滋肾丸治疗。
处方:熟地20g,山药30g,萸肉10g,枸杞30g,丹皮10g,泽泻10g,茯苓10g,知母10g,黄柏10g,肉桂3g,三剂,水煎分二次服。二诊:11月23日,服上方三剂;诸症均减,脉象转和缓,前方获效,应于守方,将熟地加至30g,知母15g,黄柏15g,又服10剂诸症悉平。
按语:本案由于劳于房事则伤精,精伤则阴火盛。足少阴之经循足股而上,阴火循经上扰,故股内热气蒸蒸而汗出。烦燥易怒者,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也。上肢畏凉者,真气不足,正气虚也。唇舌红者无非阴虛火扰之症。脉眩而沉,是精夺邪盛之象。脉症合参,此阴阳两虚也,当属阴汗之疾。本方以知柏地黄汤滋肾而制伏火,枸杞子滋阴而益阳,加肉桂少许能引火归元,肉桂合知柏合用即东垣滋肾通关丸是也。本病虽临床少见,但只须脉症合参辨证准确每能获效。
2.阴吹治愈案
按:阴吹是妇女阴道有气体排出,并带响声的一种疾病,既往认为是一种隐讳之疾,难以告人。此病虽无生命危险,然在大庭广众之中出现,患者也至为苦恼。本病有虚实之别,实者多因热结胃肠,煎熬津液,致使大肠津枯,血脉不利,大便不下,以致胃中浊气不畅行,别走旁窍面发出声音,成为阴吹之症。《金匮·妇人杂病脉症并治篇》指出以猪膏发煎治之。虚者多由于脾胃虚弱,操劳过度,房事不节,以致气血亏虚,中气下陷所致。本病有虚实之分,治疗宜详为分辨,方不致误。本患者临床并见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腰膝酸软,便溏等症,根据《医宗金鉴》谓:“气虚下陷大补治、升提下陷开柴添”的原则,给于十全大补汤洽疗面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