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全真一气汤:明末名医冯兆张的得力效方,能治许多疑难杂病
2024-03-15 09:11:55
全真一气汤探骊
全真一气汤出自《冯兆张锦囊秘录》,为明清间名医冯兆张的得力方药。冯兆张在学术上继承明代薛立斋、赵献可等温补学说,推崇命门理论,善于化裁古方,创立新方,重视补气温阳、滋阴敛纳等法。全真一气汤为其学术思想的代表方剂。
立论
冯兆张在其著作中,立“水火立命论”,指出“夫人何以生,生于火也”“有形之火,水之所克;无形之火,水之所生”“火生于水,亦还藏于水”。当时的医者,“唯知气血,则曰气阳血阴,唯知脏腑,则曰脏阴腑阳,即知水火者,不过离心坎肾而已。”而不知气血有根,脏腑有根,阴阳有根,而这个根就是水火。作为医者,应当明确“水火为气血之根,水火为真阴真阳之所。”还在“调护水火论”篇说道,“水火者,生身之本,神明之用也。”“天非此火,不能化生万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冯兆张所说的“水火”藏于何处?藏于命门。他推崇赵献可的命门说,即两肾俱属水,左为阴水,右为阳水,命门在两肾中间。水为阴精,火为阳气,两者相配,名曰阴阳和平。正因为水火是人身之根本,所以就要“调护水火”。
病证
如果水火不能相配,会发生哪些病证呢?冯兆张认为,“苟不知摄养,纵恣情欲,亏损真阴,阳无所附,因而发越上升,此火空则发之义,是周身之气并于阳也,并于阳,则阳愈盛而阴愈亏……久则孤阳不能独旺,无根之火,岂能长明?”(“调护水火论”篇)这就是“壮火食气”所引起的恶果。如此不止,就会出现寒热失调、阴阳乖戾的病证。由是上焦发热,喘嗽生痰,迫血吐衄,头痛烦躁,胸前骨痛,口干舌苦,五心烦热,潮热骨蒸,小便短赤等。在下者,饮食不化,泄泻无度,丹田不温,筋骨无力,梦遗精滑,眩晕自汗,卒倒僵仆等。综合上述症状,可以概括为上实下虚,上热下寒。上实热者,可以使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下虚寒者,可以使人阴阳耗竭,渐至离决。所以决不可将水火失衡之病证视为小疾。实际上这是对《素问》“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的探讨与发挥。为此,他在书中特设“全真一气汤治疗方按”专篇进行讨论。(以下简称“方按”篇)
治法
对于这种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病证如何治疗?冯兆张在“水火立命论”篇中说道,“芎、归辛窜,仅可调荣,难补真阴真水;苓、术、甘草,仅可调卫,难补真阳真火。即炮姜、炙草,仅可温中,难到肾经。其为水火真阴真阳之宝者,唯仲景八味而已。”可见他对命门学说及其治法,渊源于张仲景受惠于赵献可,绝非空穴来风之说。
真气者,根于肾,充养于脾胃,系人体阴阳气血冲和之气。“脾肾阴阳两虚,上焦火多,下焦火少,脾阴不足,肾阴虚损。盖少阴脏中,重在真阴,阳不回则邪不去。厥阴脏中,脏司藏血,血不养则脉不起,故用此方以使火降,水土健运如常,精气一复,百邪外御,俾火生土,土生金,一气化源,全此一点真阴真阳,镇纳丹田,以为保生之计而已,即名之曰全真一气汤。”(“方按”篇)由此可见,冯兆张将水土之精气视为真气之主宰,尤以肾中之真阴真阳为真气之化源。所以其治法应以恢复真阴真阳或使真阴真阳复其宅为原则。
方义
全真一气汤仅七味药
,即
人参、白术、附子、麦冬、熟地、牛膝、五味子
。其药效有三,一是补气扶阳,如人参、白术、附子;二是滋阴补肾,如麦冬、熟地;三是敛纳其位,如牛膝、五味子。冯兆张凡遇阳气虚弱,不能潜藏,虚阳上浮者,善用人参、白术、附子甘温补气,以固其真元;滋补肾阴,善用熟地、麦冬,以阴配阳;而对于虚火上炎,不能归元者,善用牛膝以接引、五味子以收纳。这三法用药的结合,组成全真一气汤。主治真阴、真阳之亏虚,虚阳浮越者。冯兆张说:“上喘下泻,上实下虚,上热下寒之征,投服即愈”。(“方按”篇)陈修园评价为“滋阴降火之神方。”(见陈修园《医学从众录》)
若从组方之方元来看,全真一气汤含有益气养阴的生脉饮(李东垣《内外伤辨惑沦》),有扶阳健脾的术附汤(《金匮要略》方),有益气扶阳的参附汤(《严氏济生方》),有补气养血的两仪膏(《景岳全书》);从药物性味来讲,温阳益气的药力大,滋阴养血的药力比较小。所以此方以温阳益气为主,辅以滋阴补血之药,并用牛膝引火下行,滋阴以配阳。从而使内环境稳定,恢复到“阴阳自和”的状态。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纵观全方之性能,“阴阳具备,燥润合宜,祛邪扶正,达络通经,药虽七味,五脏均滋,保护森严,外邪难入,功专不泛,补速易奏,滋阴而不滞,补脾而不燥,清肺而不寒脉,壮火而不热,火降而心安,荣养而肝润。”(“方按”篇)全方宗义是“滋阴降火”,而非补养之剂。其病机的要害是下焦虚弱不固,上焦虚火浮越。上焦虚火如口渴、头痛、咳嗽、咽痛等;下焦虚弱如泄泻、早泄、梦遗等。其用药之法为:“燥涸则熟地倍之,肺热则麦冬多用,脾虚则白术重投,阳虚则附子多加,元气大虚则人参大进,气浮气散则牛膝、五味略多。”(“方按”篇)
评述
近代何廉臣认为,“此为冯梦瞻《锦囊》中得意之方。功在于一派滋养阴液之中,得参、附气化,俾上能散津于肺,下能输精于肾,且附子得牛膝引火下行,不为食气之壮火,而为生气之少火,大有云腾致雨之妙,故救阴最速。”(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
章次公对全真一气汤用于湿温病较多,如湿温病高热、神昏,正气不支,先生以全真一气汤治之,毫不动摇;又如湿温病上见鼻衄,下见便血,不能纯用辛温,章先生予全真一气汤治之。又见湿温病牙龈出血,章先生用全真一气汤合紫雪丹治之,实为附子与石膏之合用法。(病案见《章次公医案》)
岳美中将全真一气汤归于温补法,认为是“柔剂养阳”,因为肾为阴多之脏,肾阳不足常影响肾阴,所以要用柔剂养阳法。犹如“春风初有温暖之意。”其功效与金匮肾气丸同属“少火生气”。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钱远铭在其所著《竹堂医镜》中说:“本方具有补气维阳、滋阴敛纳之功,较之六味、八味、左归者,似有更胜一筹之秘。”钱氏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以及肺心病、冠心病之脾肾两亏、阴阳两虚者,用作固本培元之治,往往收到良好效果。
验例
冯兆张在其“方按”篇中,数尽应用全真一气汤的验例,其病症有五脏俱伤昏晕案、暑月壮热伤阴案、麻疹神气欲脱案、小儿先天虚损案、阴虚眩晕不醒案、口舌咽喉溃烂案、劳极发热案、暑月中风案、劳伤吐血案等。其中尤以张宅令郎治验最具说服力,今摘录如次。患儿未及一周,嬉笑如故,似无痛苦。但手不能握,足不能立,脉洪大无力。乃知先天不足,气血不周所致也。冯兆张以全真一气汤予之。张氏见其方中有参、附,似有疑惧。冯兆张曰,“火在下而水在上,则循环转运,百病俱无,生之兆寿之征也。火在上而水在下,则机关绝灭,百病踵起,死之由夭之象也。”(“方按”篇)又将全真一气汤的方药性能讲解一番,颇有把握地说,“此笔者得心应手之方。凡治中风大病,阴虚发热,吐血喘嗽,一切虚劳重病,更治沉重麻疹,喘促燥热欲绝者,凭斯捷效,实有神功。”(“方按”篇)张氏听后“大悟”。照方投服,六剂而手足轻强,精神更倍。接着冯兆张道出他对治疗虚劳病的体会,“如水不足者有六味,水火不足者有八味,气不足者有四君,血不足者有四物,气血不足者有十全八珍,心脾不足者有补中、归脾。独脾肾不足,兼心肺之火宜抑,而肝肾之阳宜温者,实无其药,笔者梦寐求之,始定此方,加减出入,亦水中补火之法,土内藏阳之义,为土金水一气化源之药也。”(“方按”篇)可以说,全真一气汤是对水火失济的纠偏方,脾肾虚损的救逆方。
体会
此方所以能治疗许多疑难杂病,乃是由于它注意到了阴阳、气血、水火等失衡状态,故而选用了中药里最具扶阳、益气、滋阴的药物,它还注意到了五脏六腑的升降之序,选用了降而不沉、敛而不滞的牛膝、五味子等。这样就使该方在补益的前提下,还使气机的升降有序,阴阳互应,气血互生,呈现出一派生机的效应。故而得到后代医家的重视,起到了解决疑难杂病的作用。
今举验案一则以资证之。
苏某,男,46岁,公务员,于2013年10月就诊。
患者近月来极感疲劳,精神不振,语言低怯,大便溏薄,一日两三次,夜眠似睡非睡,白日头昏不爽,并有口咽干燥,咽痛,或有口腔溃疡发作,舌苔白滑、舌质淡红,脉象弦细而数。脉、舌、症状综合分析,乃系脾肾气虚,肾阳虚馁,下焦相火上越所致。治以补益脾肾之气,扶阳培元,并引火归元。由于患者外差有事,不能服用汤剂,开始用金匮肾气丸(水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次8粒,每日3次。服用半月后,见效不显,改为全真一气汤加味治之。
方药:
熟地15g(砂仁5g拌),麦冬10g,炒白术10g,炮附子5g,党参15g,五味子5g,川牛膝5g,煨肉豆蔻10g,炙甘草10g。水煎服。
二诊:服用上方14剂,症状有所缓解,精神有所振作,大便成形,别无他变。上方加用砂仁8g,黄柏8g,山萸肉15g。
三诊:继服14剂,症状明显改善。精神如常,无困顿之感,下肢有力,但有一次梦遗。脉象仍弦细数。上方加用生龙骨15g,生牡蛎15g。
四诊:继服14剂,自述病去七八成,未见口腔溃疡发作。但感同房时阳举不坚。给予滋膏方巩固之。
按:
本例问其致病因素,言其与工作时间长和房事不节有关。笔者对于全真一气汤的应用,多是在患者自述疲劳、乏力、精神不振的前提下想到的。第二步还要看他是不是有虚火上越的症状。如有的女性患者说“下肢发凉,畏风,怕冷”,这使医生会想到是脾肾虚寒证。但患者接着会说“常有咽痛、口干、鼻腔干燥等”,这就具备了应用全真一气汤的条件,然后再诊其脉,望其舌,就可以确定是否改用全真一气汤了。
笔者的体会是,方中的附子不要轻易用大剂量,否则患者在复诊时会说“这药吃了冒火”,感到非常燥热,这就是用附子太多了。
其他药物的分量,也要注意分寸。凡阴阳性味对立的药物,都不可贸然大剂量使用,以免偾事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