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慢性萎缩性及非胃炎伴糜烂、肠上皮化生、胃多发息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
2024-03-15 09:11:55
防桂温中汤
张正元,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名中医。从医40余载,在脾胃系统疾病的诊治上擅于经方的应用与化裁。主导研制的“胃愈胶囊”成为医院的拳头产品、“回春胶囊”应用临床疗效显著,著有《中医疾病综合诊治策略》《实用肿瘤治疗学》《实用养生保健大全》等。
组成:
防风1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党参3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厚朴20克,茯苓15克,砂仁10克,焦白术15克,鸡内金30克,炒白芍20克,甘草6克。
功效:
温中健脾,散寒祛湿。
主治:
慢性萎缩性及非胃炎伴糜烂、肠上皮化生、胃多发息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证见胃脘隐痛或胀痛,时轻时重,喜热饮,口淡乏味,畏寒、神疲,夜寐一般,大便溏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方解:
湿为阴邪,其源分内外,外湿者,“坐卧卑湿,身受水雨也”;内湿者,“生冷酒面,纵恣无度”。《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湿邪之病多责于脾胃。本证乃因中焦阳气不足,脾失健运,使阴寒湿浊之邪盘踞,致中焦气机痹阻不通,枢轴不转。
方中防风乃“风药中之润剂”,辛温而不燥,胜湿而升阳;桂枝辛温,通阳散寒,温化水湿,两者合用可散寒祛湿;党参健脾益气,助运化而正升降;干姜温中阳而散里寒,合而温补中焦阳气,四者合而为君。陈皮色黄入脾,“行滞气而泻郁满”,可行气化痰湿,半夏燥湿化痰且降逆气,厚朴辛温可行气消胀,燥湿除满。砂仁醒脾化湿开胃、和中调气,合防风则助醒脾化湿之功。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茯苓健脾渗湿,两者合桂枝则“一建一振”,温振脾阳,共化水湿,鸡内金健胃消食,与白术合用则为健补脾胃之佳品,以上共为臣药。白芍酸甘可防诸药之燥,又可缓急止痛为佐。甘草和药性而温中气为使。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本方证中焦虚寒与寒湿停滞并重,治当温中健脾兼散寒除湿,通补兼施,扶正兼祛邪。
临证加减:
胃脘灼痛反酸者,加吴茱萸、黄连、海螵蛸、瓦楞子泻肝和胃,制酸止痛;噫气欲呕者,加生姜、吴茱萸、旋覆花、代赭石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畏寒甚及五更泻者,加制附子、肉豆蔻温肾助阳,暖火培土;胃脘胀甚者,加枳实消痞除满;痛剧者,加延胡索、乌药行气止痛;乏力甚者,加黄芪益气健脾;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加三七、浙贝母、三棱、莪术活血通络,散结生肌。
验案:
李某,女,50岁,自由职业,因“反复胃脘部疼痛1月”就诊。1月前因饮食不规律出现胃脘胀痛不适,既往有胆囊切除病史。现症见:胃脘胀痛拒按,无呃逆、泛酸,便溏,2~3次/日,口干,纳可,精神、睡眠尚可,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弦。查体见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肠上皮化生,HP(++)”。中医诊断:胃痛。脾虚寒湿犯胃,治以健脾和胃,散寒祛湿。
处方:
防风1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党参30克,陈皮10克,法夏10克,莪术15克,焦白术15克,元胡20克,厚朴15克,炒白芍20克,三七粉6克,山药30克,甘草6克。7剂。患者服药后,上述症明显好转,仍遵前法。继服半月,上症消除。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