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自拟一方,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佳效
2024-03-26 09:41:11
孙浩补运结合治慢性胃炎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孙浩曾师承“运脾派”著名中医学家江育仁,临证中补脾、运脾运用娴熟,现总结孙浩用补运结合法治慢性胃炎经验如下。
发病之本:脾胃虚弱
慢性胃炎无特定中医病名与之对应,但根据其症状可归属于中医“胃脘痛”“胃痞”等范畴。中医对慢性胃炎的病因多有论说,如《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胃论》曰“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若风寒暑湿燥一气偏胜,亦能伤脾损胃”。中医认为六淫内侵、饮食失调、七情内伤、劳倦内伤等原因皆可导致慢性胃炎,临床症见胃脘疼痛、胀满、纳呆食少等。《内经》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孙浩认为慢性胃炎发病与正气亏虚有关。中医所谓正气,就是人体的抗病机能,是由先天肾精与后天的脾胃之气结合而成,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同居中州,灌溉四旁,以膜相连,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健运,则正气充沛,不易为外邪所侵。基于以上理论,在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总结后,孙浩认为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机是脾胃虚弱,是诸多证候的病理基础,是慢性胃炎发病的根本。正如李东垣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发病之标:痰湿内蕴
《临证指南医案》云:“总之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脾胃位居中焦,通上连下,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升一降,升降有序,脾健胃和,运化正常,津液自调;若脾胃虚弱,升降失常,运化失职,制水无权,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致水谷津液不行,即停聚而生痰湿,正如《医宗必读》所说“惟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鬲,瘀而成痰”。
痰湿居中日久,阻塞中焦气机,痰气互结,阻塞不通,不通则痛,故见胃脘痞满、胀痛;痰湿不化,犯逆于上,故见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反胃等;痰湿内蕴于脾胃,使脾胃健运受纳失常,气血升化乏源,形体失养,则见纳谷不香、神疲乏力。
证治原则:补运结合
孙浩认为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机是中虚不运,其病理特点是本虚标实,故临床治疗时既要补益脾胃,又不可单纯施补,若治疗上不顾其实,单用补法,纯用补益之品则会滋腻碍脾,使脾胃更加壅滞胀满,致使脾胃之气停滞不运,变生他证。慢性胃炎因其中焦有痰湿之邪,且正气已虚,已不耐攻伐,若不顾其虚,运用汗、吐、下、清、消这五法攻邪,易使脾胃功能再次受损,以致脾胃之气更加虚损不健,变生百病。温法又与慢性胃炎的病机不符,因此孙浩认为,只有八法中的和法才能祛除脾胃中之实邪,因其法不偏不倚,具有中和之性而不伤脾胃之气。孙浩专用运脾法治疗慢性胃炎。运脾法是著名中医学家江育仁首先用以治疗小儿脾胃病中脾虚不运之证,并且指出运脾法属于和法的范畴。运脾法实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法则,凡是能充脾实体,增强转输能力,以及能防止病理产物产生、畅通运送渠道的方法,均有行、转、旋、动之功,均应属运脾法的范畴。运脾法使脾胃调和,能祛脾胃之邪且无损脾胃之气,因此孙浩认为运脾法非常适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为慢性胃炎的治疗大法之一。
孙浩在此提出了以“补运结合”为指导思想的治疗原则,二法结合,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使脾胃恢复健运的功能。只有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才能运化水湿、消化水谷、生化气血,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反之,若脾胃运化功能低下,处于停滞状态,即使投以调理机体的滋补药品,亦无法受纳运化,反而愈补愈滞。
治疗大法:益气运脾
孙浩根据“补运结合”思想,自拟益气运脾汤,基本方药组成如下:
炙黄芪15g,太子参12g,茯苓10g,炒枳壳8g,陈皮10g,炒白术10g,砂仁5g(后下),焦六神曲10g,焦麦芽10g,炙甘草8g。
黄芪配四君子,益气健脾、健固中焦;陈皮辛行温通,有行气止痛、健脾和中之效;枳壳善理气宽中、行气消胀,有调气运脾之功;神曲合麦芽健脾化湿、和中消滞;砂仁芳香醒脾、化湿和胃,《本草从新》称之“醒脾胃之要药”。孙浩认为运脾要药苍术苦燥暴烈,易伤脾胃之气,不宜用于慢性胃炎,故临证喜用砂仁,意在取其平和之性。诸药合用,既补气以自运,更理中以健运,使痰湿无由以生,则脾胃无由阻滞,脏腑调畅,则脾运复健,升降如常,诸症自除。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验案举例
郑某,男,57岁。主诉:胃痛5年余,期间胃痛反复发作,曾服用奥美拉唑等抑酸药,疗效不显,停药后症状又著,遂来诊。刻下:胃中隐隐作痛,按之则缓,伴脘胀、嗳气,饭后加重,神疲乏力,纳谷不香,乏力,二便尚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辅助检查:胃镜检查结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阴性,病理报告提示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
辨证:脾胃虚弱,运化失常。
治法:益气运脾,理气和胃。
方用益气运脾汤加减:炙黄芪15g,太子参12g,茯苓10g,炒枳壳8g,陈皮10g,炒白术10g,砂仁5g(后下),焦六神曲10g,焦麦芽10g,仙鹤草15g,白花蛇舌草15g,炙甘草8g。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药后胃痛有所缓解,乏力好转,饮食不香,胃部仍胀满、嗳气,食后加重,舌脉同前。守原方加炙鸡内金15g消导助运,加佛手10g疏肝解郁、理气和中。7剂,水煎服,日1剂。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三诊:胃痛、乏力不显,胃胀、嗳气缓解,饮食渐增。7剂,水煎服,日1剂。
患者以益气运脾汤为基础加减治疗2个月余,诸症缓解,后复查胃镜结果提示糜烂消失,中度萎缩性胃炎变成轻度萎缩性胃炎,肠化消失。
按:
孙浩采用补运结合法作为调治慢性胃炎的治疗原则。补脾法即补益脾胃之气,以治其本;运脾法就是要就脾之所喜而去脾之所恶,为脾胃纳运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创造良好的条件,使脾胃纳运机能保持健运状态。补运结合法即将八法中的补法与和法相结合,共调脾胃之气,以使升降复常、脾运得健。二法相须为用,使脾胃运化复常,以得标本同治之功。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