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痤疮膏外涂,治疗各型痤疮及毛囊炎
2024-07-24 08:24:09
痤疮膏
作者/刘复兴、秦国政
组成:
黄芩、川黄连、生栀子、三棱、莪术、檀香、冰片各30g
。
功效:
清热解毒、软坚化瘀。
主治:
各型痤疮。
方解:
“劳汗当风…郁乃痤”。肺主皮毛,热郁则生痤疮,方中黄芩入肺经,苦寒泄热,为君药。川黄连善清中焦之火,助黄芩泻热于中;栀子通泻三焦火热,共为臣药。“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血寒则泣”,故得温则行,故用三棱、莪术温经行气以化瘀,檀香行气以活血,冰片透皮通络,此四药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达清热解毒、软坚化瘀之效。因本药主治痤疮,故名痤疮膏。
用法:
取药膏少许,薄敷于皮损之上,保留20~30分钟,以清水洗净药膏,每日2次。根据临床辨证论治,以汤药内服配合药膏外用疗效更佳。
运用体会:
本方适用于各型痤疮及毛囊炎。对于皮肤油腻者,疗效良好;对于皮肤干燥者不宜使用。
验案举例
案一:痤疮
钱某,男,22岁,主因“面部起疹反复发作半年,加重半个月”,于2001年5月22日初诊。患者诉半年前,因饮食不慎,过食辛辣香燥,面部出现红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故一直未予治疗,后皮疹逐渐增多,尤以饮食不慎或熬夜后,皮疹发作加重,曾到西医医院就诊,诊断为“痤疮”,给予“四环素片”口服、“希尔生”外洗,症状有所缓解,但皮疹未完全消退。近半个月来,因饮食不慎皮疹发作加重,面部皮疹泛发,出现结节。为求中医治疗,今日来诊。
证候:面部油腻,泛发粉刺、红色丘疹、少量结节,轻度疼痛,压痛明显,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数。治以疏风清热、消肿散结。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
生枇杷叶15g,生桑白皮30g,枯黄芩15g,川黄连10g,生地黄30g,牡丹皮15g,野菊花30g,蒲公英30g,郁金15g,滇重楼30g,蜈蚣2条。
3剂,内服。
外用:取痤疮膏少许,薄敷于皮损之上,保留20~30分钟,以清水洗浄药膏,每日2次。并嘱患者忌食辛辣、甜味、油腻食物,避免不恰当挤压。
二诊:2001年5月29日复诊,患者经上述治疗后,面部油腻明显减轻,无新发皮疹,原有皮疹缩小,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数。治疗有效,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上方6剂,继续配合痤疮膏外用。1个月后,电话随访,病情好转显著,大部分皮疹消退,遗留少量疤痕及色素沉着。
案二:毛囊炎
邵某,男,15岁,主因“前胸及后背部起疹反复发作2年,加重1周”,于2003年8月11日初诊。患者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前胸及后背部出现红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故未重视,后皮疹逐渐增多,尤以饮食不慎后,皮疹发作加重,遂到某西医医院就诊,诊断为“毛囊炎”,给予“红霉素”口服、复方"吲哚美辛酊”外用,症状有所缓解,但皮疹反复发作。1周来,无明显诱因皮疹发作加重,前胸及后背部泛发皮疹,有少量脓疱。为求中医治疗,今日来诊。
证候:前胸及后背部密集红色毛囊性丘疹,局部出现脓疱,并有脓液渗出,皮肤油腻,可见结痂,轻度压痛,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数。治以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方用“五味消毒饮”加減:
野菊花15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15g,金银花10g,天葵子15g,生地黄30,牡丹皮15g,丹参30g,滇重楼30g,蜈蚣2条。
3剂,内服。
外用:取痤疮膏少许,薄敷于皮损之上,保留20~30分钟,以清水洗浄药膏,每日2次。并嘱患者忌食辛辣、甜味、油腻食物,避免不恰当挤压。
二诊:2003年8月18日复诊,患者经上述治疗后,无新发皮疹,原有皮疹缩小,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数。治疗有效,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上方6剂,继续配合痤疮膏外用。1个月后,电话随访病情好转显著,大部分皮疹消退,遗留少量疤痕及色素沉着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