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针刺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2024-08-12 07:58:11
筋瘤(下肢静脉曲张)
作者/杨金生、王莹莹
筋瘤是指体表静脉曲张交错而形成团块状的一种病变。
【病因病机】
过度劳累,耗伤气血,中气下陷,筋脉松弛;或经久站立工作、经常负重及妊娠等因素,使得血壅于下,筋脉扩张充盈;或因劳累之后,血脉充盈,再涉水淋雨,寒湿侵袭,瘀血阻络。也可因肝火亢盛,血涸筋脉失养所致。
【针刺治疗】
1.治疗原则
活血化瘀,舒筋散结。
2.取穴
①阿是穴(即凸起静脉处)。②血海。
3.刺法
①选中粗火针,以散刺法。在患肢找较大的曲张的血管,常规消毒,再将火针于酒精灯上烧红,迅速准确地刺入血管中,随针拔出即有紫黑色血液顺针孔流出,无需干棉球按压,使血自然流出,“血变而止”,待血止后,用干棉球擦拭针孔。②毫针刺血海,进针后捻转或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20分钟。
【典型病例】
病例1:马某,女,30岁。
主诉:两小腿静脉曲张6年。
现病史:两小腿静脉曲张6年,静脉隆起,颜色青紫,发痒、发胀,走路易疲劳。
望诊:面色正常,舌苔白。
切诊:脉滑。
诊断:下肢静脉曲张。
辨证:气滞血瘀,经脉不畅。
治则:通经活络,行气活血。
取穴:阿是穴、血海。
刺法:以火针缓刺法,刺破静脉凸起处,放出少量血液,待恶血出净,其血自止;血海毫针刺法。
该患者共治疗15次,肤色完全正常。
病例2:王某,女,27岁。
主诉:双下肢憋困不适5年。
现病史:双下肢憋困不适5年,久站腿困,小腿发热、发胀,右腿明显。饮食、二便和月经均正常。
查体:双下肢静脉曲张,右小腿尤甚,状如蚯蚓。
望诊:面色正常,舌苔薄白。切诊:脉细滑。
诊断:下肢静脉曲张。
治疗:方法同上,每周治疗2次,治疗10次后,已基本如常,无不适症状。
【按语】
明代《外科正宗》对其有详细描述:“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中医认为本病是因长久站立,下肢气血不能畅达于上,血行缓慢,脉络滞塞不通所致。其病机多为气滞血瘀,火针点刺局部,可直接使恶血出净,祛瘀而生新,促使新血生成,畅通血脉,临床效果颇佳。由于火针是一种有形无迹的热力,对于因寒湿之邪侵袭经络,引起筋挛血瘀的筋瘤,用之可以祛散寒湿之邪,使脉络调和,疼痛缓解;火针还有通经活络、散瘀消肿、生肌敛疮、祛腐排脓的功用。通过中粗火针散刺外露的较大的血管,使其瘀血随针外出,起到了三棱针放血的作用,在此还有祛瘀生新之意。用血海可养血活血,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对于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有慢性溃疡及慢性湿疹者,可使疮口周围瘀积的气血得以消散,加速血液流通,增强病灶周围的营养,促进组织的再生,达到祛腐排脓、祛瘀生新的目的,故治疗本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