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结膜炎:黄连9克,加水 100ML,浸一小时,煎 20分钟,过滤冷却,浸纱布冷敷红眼,半小时更换一次,尤宜于传染性。红眼:决明子,炒研,茶调敷二太阳穴,千则易之,一夜即愈。鼻炎:芦荟汁,棉浸,塞入鼻孔,日2次,坚持可根治。萎缩性鼻炎:蜂蜜涂,可根治。
2、痔疮疼痛不止:芦荟,捣汁敷患处,日一次止痛。痔疮不愈:蒜杆,焙干研末,涂患处治愈。痔疮不愈:丝瓜藤根,煎汤洗,煅黑研末,饭煎服7-10克有特效。痔疮,鲜枸杞根,煎汤熏洗,可获神效。痔瘘痔疮:南瓜,煎汤频洗患处,烧灰敷患处,有特效。外痔:皮硝,火纸放罐内烧熏较痛,但一次可去病根。
3、多发性化脓性毛囊炎:取五倍子适量,用文火炒至黑色,待凉脆后研末,加入食酷调为糊状,装瓶备用。用法:局部剪去毛发,乙醇酒常规消毒后(有脓液者去除脓痂并用双氧水清洗),视面积大小以无菌敷料摊平糊剂于患处,每天换药1次。治疗 83 例,经用药10天,全部获得治愈。
4、治关节炎偏方:取红糖150 克,鲜生姜250克。将鲜姜切成小块,捣碎,取其汁(用消毒纱布包裹,把姜汁挤出),与红糖、老黄酒搅拌均匀,置锅中烧沸,约2大碗,分2次在晚上睡前喝下,令发汗,待汗止,再换好衣服睡觉。病轻者,一次可愈,病重者需服2次以上。
5.主治血滞经闭.产后瘀阻腹痛:刘寄奴10g、甘草10g、白酒100ml,将刘寄奴与甘草捣碎放入锅中,加水 200ml煎至100ml,再倒入白酒 100ml,煎至 100ml,去渣备用。刘寄奴性温味苦,有破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药性,使刘寄奴破血之力缓而持久。此酒主治血滞经闭,产后瘀阻腹痛,折跌损伤,以及创伤出血等症。
6.崩漏症:用刘寄奴散治疗崩漏症12例,其中显著止血 11 例,无效1例。用法:将刘寄奴适量研为细末后,装入瓶内备用。用时,每次服 3g,每天3次,白开水冲服。一般服药1一2 天即可显效或痊愈。
7.慢性膀胱炎:刘寄奴 10-15g,水煎,代茶饮每天1剂,7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1一3个疗程。
8、治脚气,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禁或自遗:番木鳖去皮,磨细粉六分,甘草细粉六分。炼蜜为丸 40粒,每日三次,每次1~2粒,食后温水送服连服七日,停7日再服。
9.中医慢性咽炎方:金钗石斛10g、玉蝴蝶3片,煎水代茶饮。如遇嗓干咽痛加入市售玄麦甘桔冲剂。此方既好喝又方便,且效果显著。该方对慢性咽炎,咽喉不利,声嘶音哑,干痒疼痛,药简效宏。远较金银花,胖大海,麦门冬等药好用。
10.甲沟炎:取乌梅,用湿毛巾包裹,湿润后取肉去核,用乌梅肉质内面外敷患处并固定早晚各换药1次。大部分可在1~3日内痊愈如已成脓可先用消炎药物,并排脓后再用法。
11.牙龈出血:将芦根15g,水煎,每天1剂,分3次口服。一般2-3天即可收到显效。
12.盗汗:取仙鹤草 30- 90g,大枣 15 - 30g水煎服,每天1剂。治疗盗汗患者 25 例,亦获得显著疗效。一般服药7天收效。
13.治荨麻疹:枫球一斤。煎浓汁,每天三次,每次六钱,空心服。出自(湖南药物志》)
14.小儿疝气:药物]白胡椒3克。[制法]研末,备用。[用法1上药分为2份,分贴于肚脐部和脚心,上盖棉花,胶布固定,每半月换贴1次。用于小儿疝气(主要用于3个月-1岁婴幼儿)。[出处]《中医医论医方医案选》“此方对于治疗小儿疝气确有奇效,一般3-5次可愈。如胶布处起泡,可换绷带包扎固定。”
15.肺结核、老气喘:独囊(独头)大蒜每晚一次,每次一颗,半年断根。
16.治一切水肿,乙肝,大三阳,小三阳:白茅根500克 煎水当茶喝,每天500克,服一~三个月。
17.治疗急性中耳炎:用法:先用过氧化氢把耳内脓液及分泌物洗净,再用棉签沾干。然后将冰硼散少许吹入耳内,每日1次或隔日1次。有人用上法治疗急、慢性中耳炎患者 70 余例,经用药10~20次获得治愈。
18.治疗子宫颈摩烂:用冰硼散外敷治疗子宫颈糜烂患者 171例,痊愈 144 例,占 84.2%:显效 17 例。总有效率达 97.7%。
19.子宫出血:补骨脂10 克,赤石脂10克(先煎)。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本法对妇女子宫出血、月经过多、人工流产后出血等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20.烧烫伤特效方:寒水石,川军,苦莲皮各等分,研为细粉,麻油调为糊状,敷患处。效果很明显,皆不留疤痕。轻重伤皆宜。
21哮喘:鲜山楂(大的最好)2斤,蛤蚧-对,冰糖2斤(最好选大块,黄色的佳)先把蛤蚧放红瓦片上焙干,或者炉子、微波炉之类上面焙干研磨成粉,以上材料放陶瓷碗或者其他器皿里(一定不能用铁器)上锅蒸,大约2小时即可,把冰糖和山楂等材料搅匀成糊状,放冰箱里保存,每天早晚空腹服用两勺即可。
22.痔疮,中医认为是由于湿热而成,虽有内外痔之别,理则一也。用白芷等活血化瘀之药外洗,内外痔同治,痔消无形。方用:白芷、川芎、青黛、红花。以上诸药各20克煎水坐浴外洗,内外痔均可治,屡用屡效。
23.风痹,瘫痪,口噤:大豆 50 克,黄酒1瓶。瓶炮制及服用方法:将大豆入铁锅炒黑,乘热倒入酒中,待酒放温时灌饮,每次1两。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风痹,瘫痪,口噤。
24.红斑狼疮青蒿蜜丸制法:将青蒿500g研为极细末,加蜂蜜1000-1500ml调匀,制成丸剂,每丸 9g,每天服 4-6丸,饭后温水送服。中医认为:此病多由情志内伤,外邪入犯,肝肾阴虚所致。青蒿苦、辛、寒,如肝、肾经,蜂蜜甘温质润,两药合用可滋阴润燥熄风,除内热,故对阴虚化燥生风之红斑狼疮有效。
25.静脉曲张病:外科又是分段结扎又是剥离术,且不说费用高,但就效果论,一位60多岁的老汉患有严重的静脉曲张,仅仅一味药的药酒:枸杞子泡酒每晚擦一次,半年就完全好了。真叫气死外科专家啊!
26: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芦荟鲜叶、白醋、冰糖各500克。将芦叶洗净去刺然后淋干。将白醋加入冰糖熬开直至把冰糖熬化放凉。将芦荟放入容器倒入熬好的白醋冰糖水密封。存放7天后饮用。分早晚两次服用,以上可服用7至10天。病情较轻的可服用15至20天,病情控制后可根据病情逐渐减量。
27.心脏病:丹参20克、水蛭8克、薤白6克、瓜蒌仁12克、远志3克、麦冬12克、桂枝3克、檀香3克、地龙20克、青皮10克、百合20克、柏子仁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3克、天花粉12克、石菖蒲5克、身体虚弱加党参20克,有内热加黄芩15克,此为一次性水煎服的药量,如做成丸/散可将药量加大倍数,丸散剂早晚服一次每服 10 克,严重一天三次,对各种心脏病有特效。
28.治疗百日咳:组成:独头蒜3枚、甘草10克、冰糖适量。用法:独头蒜3枚捣烂取汁,加入甘草10克和适量冰糖,水煎,分3次服。 主治:百日咳。
29.尖锐湿疣:八角莲10克,鸦胆子1克,苦参1克,黄柏1克,蛇舌草1克与65%乙醇适量混合制剂涂疣上。每日三次以上。另外每日用八角莲15克,黄柏15 克,苦参20克,白藓皮20克,紫草15克,川黄连10克,白矾30克(上药熬成滤出后乘热入其中溶解)外洗。如患部有渗出性分泌物,在每次用药后将枯矾(研极细)撒上。
30.治扁平疣方:1地肤子300克、白矾50克。用法:先用2000毫升水煎地肤子,取汁300毫升,在火上加热,然后将打碎的白矾溶入。取清汁擦疣,每日二至三次。一周左右即愈。2取蜘蛛网少许,涂盖于扁平疣上,2-3天一次,3-5次扁平疣自消。
31.急性脑溢血:在头顶百会到上星一带会发现有隆起。急刺之,会流出粉红色液体,可挽救生命!
32.一味治不孕方:水蛭炮制干,轧细,黄酒送服,每次 10g。对由于着凉、湿热淤阻、输卵管阻塞有特效。这是一个老中医留下的偏方,特别是由于输卵管堵塞造成的不孕有特效。用药时,必须在经前服用,每月服用三次,每天一次,直到怀孕为止
33.白癜风:密陀僧 50g,硫黄 40g,轻粉l0g,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装入瓶中备用。用时先用食醋擦洗患处,然后取鲜生姜一块,切成斜面,以断面蘸上药粉,用劲在患处擦至局部有灼热感为度,每日两次,擦药后,患处颜色改变,渐转为褐色,继而脱屑而愈,不损害皮肤,也无不良反应。若复发者,再按上法.治疗即愈。
34.急性乳腺炎:用葱白少许,生半夏一枚,捣烂如泥,以药棉包裹少许,塞入对侧鼻中,一宿即效。鼻息肉将杏仁7粒、甘遂3克、轻粉6克、苦矾5克研成细末用甘油浸透,取直径1厘米大小的棉花球蘸药敷于息肉部位,约1小时后由患者以擤鼻涕方法去掉,每日1次。
35.痛风:遍身疼痛,以当归、桂枝、元胡索、天麻各等分为末,均五服,酒送下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