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小续命汤,在治疗中风、高血压的用法
2024-09-27 07:35:21
小续命汤
作者/钟相根
【来源】
小续命汤最早记载见于汉魏两晋时期著名医家陈延之的《小品方》。因该方治疗中风效果显著,被当时众医奉为“诸汤之最要”。后由孙思邈收入《备急千金要方》,并确定其功用为:扶正祛风,主治外中风之口眼歪斜,筋脉拘急,半身不遂等症。该方治疗中风病在唐宋以前颇为广泛,其重要性也是勿庸置疑的,如《备急千金要方・诸风》就把小续命汤放在治风剂之首,并列有续命汤类方数首,王焘《外台秘要》亦如此排列。显示出小续命汤在唐宋以前治疗中风病的重要地位。
【组成】
甘草、麻黄、防己、人参、桂枝、黄芩、川芎、杏仁、芍药各一两、防风一两半、生姜五两、附子大者一枚炮
【用法】
上十ー物,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甚良。不差更服三四剂必佳。取汗随人风轻重虚实也。有人脚弱服此方,至六七剂得差。有风疹家,天阴节变辄服之,以防瘖癔也。
【功效】
温经通阳,祛风扶正。
【主治】
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惚惚,精神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方。
【方解】
方中用麻黄、桂枝、防风、防己祛风逐湿,以开其表;又邪壅于外,则里气不宣,故郁而化热,当以杏仁利之,黄芩清之;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以人参、甘草益气而调中;白芍、川芎护营和血;用附子既可补药之力,又能济麻黄以行其表;姜、枣为引者,以调和营卫。
【临床应用提要】
《灵枢・五变篇》:“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人体正气衰弱,风邪挟寒外袭所致,由于正气不足,腠理疏松,风寒之邪长驱直入,直达经络,属真中风。小续命汤功能温经通阳,扶正祛风,可用于西医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等。
临床见症:风邪中经,筋脉拘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头痛项强,或神志闷乱等。舌淡苔薄腻,舌体强硬或短缩、颤动。脉浮退或浮缓。
【临床应用】
案1、脑血栓(李可医案)
孙某,男,60岁。2007年1月22日初诊。30年前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低压偏高,持续在100~110 mmHg)、脑动脉硬化。20年前的一天夜里,突然被惊醒,醒时就发现自己右半身的上下肢在不停地抖动,大约抖动了十几下就停下来,间隔半分钟又抖动,如此反复了3次,随后右半身瘫痪,确诊为脑血栓形成。经过中西医治疗,有所恢复但右半身仍行动不便,入冬以来,眩晕加重,手指麻木,膝软,舌质略暗,苔白滑,脉涩无力。证属劳倦内伤,诸虚百损,中风久延,大气不运,元阳难于敷布,痰湿瘀浊阻塞三焦。头面、印堂灰暗,殊非佳兆,为防突变,力挽颓势。
拟小续命汤法衍变方:北芪250g、麻黄10g、制黑附片45~200g(逐日叠加10g)、当归、桂枝各45g、辽细辛45g、川芎、干姜各90g、红参(另炖)、灵脂各30g、桃红各10g、僵蚕10g、地龙45g、生南星10g、生半夏45g、生姜45g、清全蝎、大蜈蚣各6条、小白花蛇1条(研冲服)、黑小豆30g、大枣25枚、黑木耳45g、白芥子炒研10g。加水6斤,文火煮2小时,去渣,再煎浓缩至500ml,3次分服。
二诊:服1剂,药后20分钟,患侧肢体出现痒麻如触电,甚则肌肉突突跳动。3剂后,泻下恶臭稀便,倍感轻松。15剂后,走路姿势已有好转,如原来右腿每迈步时必有后撅,而今已无此动作了。附子加至165g时,周身有麻木触电感,故减去10g,守方续服。
三诊:服1个月后,右脚掌已能用力迈步了,效不更方,继服1个月。
案2、中风(颜乾麟医案)
包某某,男,62岁。2009年4月7日初诊。病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曾有中风史。头颅MRI提示:双侧额顶叶、侧脑室旁、基底节及脑干多发缺血梗塞灶。现症见:左下肢乏力,但略可抬高,平卧时也能翻身,左手活动功能下降,右侧手足瘫痪,大便不畅,入夜难寐,脉细缓,舌红苔薄白。证属气虚血瘀。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以小续命汤加味。
药用:生麻黄6g、桂枝5g、细辛3g、防风10g、防己10g、杏仁9g、黄芩6g、党参9g、熟附子6g、川芎9g、鹿角10g、肉苁蓉15g、菟丝子10g、赤芍15g、白芍15g、当归10g、厚朴10g、炙甘草5g。
二诊:服上方近1月后,左下肢已能活动,右下肢也有所恢复,胃纳一般,大便仍不畅,口干不明显,痰少,舌红苔薄黄,脉小弦。即以原方去当归,加炙黄芪15g,龟板胶10g,治疗近3个月后两下肢乏力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左下肢己能起步,右侧手足亦能稍微活动,大便通畅,其他症状也递次减轻。
原按:该病人年过六旬,正气日虚,风邪趁虚侵袭脉道,血脉经络受阻,血液日渐滞行成瘀,阻塞脉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不能通荣四肢肌肉,则肢体牵掣疼痛;中风之后上盛下虚,虚阳上亢,相火不能复位,肾阳亏虚于下,不能温润肠道,常辅以温助肾阳之品,以期上下同调,顺畅气机。故尊师用小续命汤祛风活血通络的同时酌加温阳益肾的鹿角、肉苁蓉、菟丝子,温肾益精,暖腰润肠。后加炙黄芪、龟板胶以取益气滋阴,固本清源收效。
案3、原发性高血压(彭培初医案)
某某,男,68岁,1999年3月3日因头昏重胀时发5年,加重1周入院。检查:血压165/105mmHg。眼底检査:动脉硬化2级。胸片示左心室扩大,甘油三酯2.0mmol/L,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弦。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停服西药,改用小续命汤加减:羌活、独活各9g,桂枝9g,麻黄9g,赤芍9g,防风12g,防己12g,附子9g,栀子9g,白术9g,川芎9g,茯苓12g,黄芩9g,莪术12g,水蛭9g,车前子12g。2剂后症状即逐渐减轻,头痛消失,血压120/70mmHg,住院25天,血压稳定出院。
原按:原发性高血压属中医学头风、眩晕范畴,其病机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四个方面,其中以风为先,故以小续命汤治之。方中羌活、独活、防风、防己祛风湿,通经络;麻黄、桂枝宣肺散邪,寒盛佐以附子,热盛佐以黄芩;川芎、赤芍养血活血;白术、茯苓健脾化湿;三棱、莪术、水蛭祛瘀通络。临床观察,本方的降压效果较好。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