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一个视频,讲“无效医疗”,明明很多药不必吃,很多手术不该做,但被过度治疗了。且不说费用问题,凡是过量,都不见得是好事。

然后让我联想到一个包治百病的上古秘术——祝由术。
01 啥是祝由术
祝:祷祝;由:缘由;术:方法
祝由术是一种和鬼神沟通,让他们告诉事情“缘由”,有针对性解决的方法。
祝由不仅针对病人,对自然灾害、战争胜负、种族兴衰等等也是可以。
古时候人们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鬼神作怪导致的。古语云:“医之始,出于巫,古者巫彭初作医”。巫彭是谁呢?《山海经》说巫彭是灵山十巫中的其中一个巫师。曾与其他五巫(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和巫相)一起手持不死神药对神兽窫窳(yà yǔ)进行复活术,使其死而复生。
《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中也有对祝由术的记载——余闻古治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
意思是古时候治病只要转移病人的精气神,改变脏腑、气息紊乱的状态,用一种“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治好了。
02 祝由术在古代
根据乾隆后期编撰的《历代职官表》记载,周代到唐代之间的官方医疗机构中,并没有祝由科的。但在唐代太医署却是把祝由科列为了四大科之一。
唐代太医署四大科分别是: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
当时的祝由被称为“咒禁”,祝由师也被称为咒禁师。
到了元代,医事就更加细化了,将医科分为了十三科。明代太医院也是分了十三科,分别是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金镞、按摩和祝由。
清朝太医院则去除了金镞和祝由,只设置了十一科。祝由科从此失传……
03 祝由师在现代
古代的祝由师可以说是现代心理学大师的鼻祖。
祝由师与心理师相通的地方是,都运用了暗示疗法。
古籍记载,一个叫苗父的上古医者是最有名的祝由师。他在治病时,会把菅草编成席子供自己和病人坐卧。然后把草把子扎成狗的模样,病人过来时就拿着草狗对着北方开始念十字咒语,念叨没一会,不管当初是躺着进来的还是扶着进来的,都能康复如初。
古时,人们认为火是能驱鬼辟邪的。祝由师在施术时,身边也总会有火把燃烧,然后念念有词地做法。
从现代医学角度说,不管是头疼脑热还是伤风感冒、或是发烧腹泻,在火堆旁烤一烤,发发汗,人总归会舒服些。头疼、感冒这些大多都是寒症引起的,坐在火堆旁不就相当于做了个热敷或热疗,能不好吗?
而念咒语其实是给患者一种极大的心理暗示。有研究表明,当患者建立起康复的信心且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免疫力会增强,甚至连淋巴细胞都会大量增多,杀死体内的所有细菌和病毒。
这原理跟安慰剂效应很类似。安慰剂效应就像是医生拿着一颗外表像药的糖果,告诉你这是感冒药,能治好感冒,吃了之后你发现好像真的不难受了。
所以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是怎样评价祝由术的?
然鬼既在心,则诚有难以药石奏效,而非祝由不可得矣。
意思是要去除心中的鬼魅,外用的药物是不奏效的,而祝由术是最佳的疗法。
按现代说,中医心理疗法不就是它的延续发展吗?
04 包治百病的真相
为什么说祝由术包治百病?祝由术对病患是有要求的,不是谁来都治的。
《医学祝由十三科》开篇就申明了对病患的要求:
不诚不敬者不治,毁谤天医者不治,疑信不决者不治,符咒不合不全者不治。
正应了中国一句俗语:“信则灵”。把不信的都剔除了,怎么不是五星好评呢~
古时候的这种催眠式心理疗法不仅仅是中国特有,东南亚的“降头术”、“扶乩(jī)术”、欧洲的“催眠术”都可以看到祝由的影子。由于篇幅太长,下次再来聊聊西方的“祝由”以及它由盛转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