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某,女,46岁,2018年3月27日初诊。诉咳嗽1月余。患者2017年9月18日于某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并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提示:左乳腺低级别导管原位癌,周围乳腺呈增生样改变伴腺肌上皮瘤形成。术后行阿霉素、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化疗4个周期,放疗8次。现为求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前来就诊。症见咳嗽,遇气候变化更明显。纳食可,眠一般,大便偏干,舌质黯淡,苔白微厚,脉沉细。
诊断:(痰气交夹,毒瘀内聚型)乳岩(西医称为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
治则:理气化痰,解毒化瘀。
处方:康泰汤合二陈汤加减。
药物:炙黄芪30g,西洋参6g,灵芝12g,无花果10g,白花蛇舌草15g,丹参15g,乌梢蛇10g,蜈蚣1条,生甘草6g,陈皮10g,法半夏9g,浙贝母12g,鱼腥草15g,连翘15g,茯苓15g,白术12g,郁金12g,大黄(后下)5g。30剂,每日1剂,水煎服。
4月28日二诊:咳嗽消失,易感冒情况改善,大便偏干情况较前明显缓解,眠差,舌质黯淡,苔白微厚,脉沉细。上方去鱼腥草、大黄,加合欢花15g,柏子仁15g,焦三仙各15g,薏苡仁15g。30剂,每日1剂,水煎服。
之后继续以理气化痰,解毒化瘀为主调治,并根据患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