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便血偏方 专治脚跟疼专治手脚麻木方 三副药根治支气管炎 颈椎病 受风嘴歪了 尿毒症 高血压方:八味降压汤,益气养血 温阳益气复脉汤: 四子平喘汤:化痰止咳,纳气平咳: 温肾纳气、化痰调营 止咳定喘方
2024-10-27 07:50:11
便血偏方 专治脚跟疼专治手脚麻木方 三副药根治支气管炎 颈椎病 受风嘴歪了 尿毒症 高血压方:八味降压汤,益气养血 温阳益气复脉汤: 四子平喘汤:化痰止咳,纳气平咳: 温肾纳气、化痰调营 止咳定喘方: 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方: 健身固表方:解毒清热方:特效感冒方: 老人便秘方 溃疡止血方: 砂半理中汤(胃寒)症 慢性胃炎方:竹茹清胃汤加减(胃热)症:
一、慢性胃炎方:竹茹清胃汤加减(胃热)症:
【组方】:石斛10克、麦冬15克、白芍12克、枳壳10克、公英15克、芦根30克、竹茹30克、薄荷10克、甘草6克。
【用法】:煎水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各一次。
【功能】:轻清凉润,理气止痛。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溃疡偏热者。其特征是胃脘轻痛,咽干口苦、舌红苔黄、胃无大热,如服清胃散太过。
二、砂半理中汤(胃寒)症:
【组方】:清半夏10克、制香附10克、高良姜10克、炒只壳(只实)10克、砂仁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早中晚各一次。
【功效】:理气散寒,和胃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症,属寒凝气滞者,临床以胃肤近心窝处疼痛泛酸暖气或吐涎沫,腹胀满,痛引起胁背或胸中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沉迟或弦紧为特点。
【用法】:用砂锅加水浸泡药材,砂仁后下。
三、溃疡止血方:
【组方1】:黄芪30克、太子参25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白芍20克、阿胶珠20克、地榆炭20克、侧柏炭20克、乌贼骨25克、炒龙牡各30克。
【用法】:煎水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各一次。
【组方2】:乌贼骨30克、白莲米20克、人参10克、三七粉10克。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止血,和营卫痛,溃疡止血粉,收敛止血,制酸止痛,生肌护膜。
四、老人便秘方:
【组方】:黄芪30克、银花20克、威灵仙20克、白芍20克、火麻仁20克、肉从蓉20克、厚朴10克、当归20克、制大黄10克。
【用法】:煎水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各一次。
五、特效感冒方:
【组方】:紫苏30克、薄荷10克、藿香3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双花12克、苍术12克、黄芪15克、甘草5克。
【用法】:煎水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各一次。
六、解毒清热方:
【组方】:银花30克、连召30克、菊花30克、桑叶20克、薄荷15克、柴胡10克、黄苓15克、虫退15克、芦根20克、石膏30克、滑石30克、甘草5克。
【主治】:流行感冒,病毒性感冒,高热低烧匀可。煎水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各一次。
七、健身固表方:
【组方】:防风20克、白术20克、黄芪40克、桔梗30克、白合40克。
【功能】:补益脾肺,强卫固表。
【主治】:气虚自汗,体弱感冒,或慢性鼻炎、气管炎以及因表虚,卫阳不固而常常感冒或感冒缠绵不愈者。
【用法】:以上共为细末,每日服2—3次,每次服6克。
八、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方:
【组方】:南北沙参各(川北沙参)15克、净银花20克、菊花10克、薄荷(后下)10克、杏仁10克、甘草5克。
【功能】:疏散风热,养阴清肺。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恶寒,头痛咽干,喉痒咽痛,咳嗽或气急,舌质偏红。
九、止咳定喘方:
【组方】:制麻黄12克、杏仁10克、苏子15克、白芥子10克、葶苈子10克、制冬花10克、制陈皮10克、茯苓20克、法夏10克、制甘草5克。
【主治】: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或轻度肺气肿,尤其对风寒咳嗽,喘痰多者有较好的疗效。
【用法】:煎水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各一次。
十、温肾纳气、化痰调营:
【组方】:熟地30克、淫羊合20克、当归10克、麻黄6克、紫石英30克、肉桂3克、白芥子6克、鹿角20克、五味子4克、桃仁10克、皂角3克。
【主治】:慢性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属肾督虚冷、痰瘀凝滞而致,咳喘经久不愈。
十一、四子平喘汤:化痰止咳,纳气平咳:
【组方】:廷力子12克、炒苏子10克、莱胡子10克、白芥子12克、杏仁10克、浙贝12克、制半下10克、陈皮5克、沉香(后下)5克、生地12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
【主治】:肾虚失纳,痰饮停肺之咳喘。症见胸隔满闷,咳喘短气,痰多色白,苔白腻脉沉细滑无力等。
十二、温阳益气复脉汤:
【组方】:人参15克 、黄芪20克、细辛6克、制附片10克、制麻黄6克、麦冬12克、党参18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
【功效】:温阳益气,和络复脉。
【主治】:心肾阳虚,心阳不运所致,脉象迟滞结代,心悸怔忡,胸憋气短等症,心动过缓。
十三、高血压方:八味降压汤,益气养血:
【组方】:何首乌30克、白芍2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杜仲25克、黄芪60克、黄柏12克、钩藤60克。
【主治】:凡表现阴血亏虚,头痛眩晕,神疲乏力,耳呜心累等症,心跳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正常标准,高压不超过140,低压不超过100%患者。微信搜索行之健康,肾性高血压,以及更年期综合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均可用本方治疗 。
十四、益气化瘀补肾汤(尿毒症):
【组方】:黄芪30克、仙灵牌(羊合)20克、石苇15克、制附子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全当归10克、川续断10克、怀牛膝10克。
【主治】:慢性肾炎日经久,肾气亏虚,络脉瘀滞,气化不行,水湿储留,肾功能损害,缠绵不愈者。
【功能】:益气化瘀,温阳利水,补肾培土。
【用法】:须用益母草90-120克煎汤,汤代水煎药,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十五、
受风嘴歪了用三味药就能治好
黄芪30克,桂枝30克,防风15克,水煎服,每一剂水煎2次,取药汁混合,在一天之内分3次服用完毕。
这三味药的组合,对于面瘫患者来说是标本兼治的好方法。它针对的患者类型,主要是外受风寒的患者。因此,我们在应用前,最好请中医师辩证指导,随症加减。
十六、
凡颈椎病引起头晕者的治疗秘方,用数千例病人,非常好。
石家庄省三院一专家家属,该院以骨科出名,该专家以颈椎治疗出名,然而其母亲患颈椎病之头晕,用尽西药不好,唯有手术一法。已入院并择定手术日期,经人介绍,来诊。投以上方5剂,不适消失,遂出院。在其家乡,此方传为神方,竞相传抄。
此方,疏通血脉之故也。颈椎病头晕者,可以试用。
十七、
三副药根治支气管炎
组方:
当归、桑皮、杏仁、尖贝、法下、陈皮、五味子各12.5克白茯苓、甘草各17.5克。
煎服方法:
用药三副,服法为第一副当天晚上服,第二副是次日早上服,第三副是次日中午服。每副只煎一次。用药时药渣都留着,待三副煎完后,再将三副药渣放在一起再煎一次。每次药煎好后用冰糖服下,无论病情轻重,三副根除。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七日内忌吃辣、葱、蒜等刺激性食物,勿抽烟饮酒。
十八
、便血偏方
生地、 白芍(炒)、续断、 地榆、 黄芩 、槐花各10克, 荆芥穗碳8克 、甘草5克 、乌乌梅5个。水煎服。如下焦火盛者,可加炒栀子、黄连、龙胆草。如气虚者,可加入人参、白术。如气下陷者,可加升麻、防风。
主治:
血热下血。无论脾胃、小肠、大肠等症,皆宜用此。
十九
、
处方:葛根20g,桂枝10g,赤芍15g,生姜10g,炙甘草10g,生黄芪40g,党参20g,白术20g,巴戟天20g,白术20g,鸡血藤20g,当归12g,川芎12g,丹参15克,天麻12克、地龙12克、大枣十个。
作用:
补气养血、强肾、活血祛瘀、通经活络、祛风止痛。
主治:
气血虚弱、经络瘀滞、脉络受风、手脚麻木。
服法:
水煎服,每日一付,连服一周。
二十
、
专治脚跟疼
川芎,白芷各等份粉碎为末,混合,按脚后跟大小缝3~5个薄布小袋,,每个小布袋装入中药粉35克(多点小点都行),缝好后直接垫在脚跟疼处,与皮肤直接接触,一天换一个药袋。多缝几个布袋交替使用。
每天晚上用加热的醋熏洗脚半小时到一小时,用过的醋第二天加热仍可用,少了加醋。一般7~10天见效。坚持垫药袋加上醋泡脚,1~2月病除。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