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一种常见的困扰日常生活的问题,一项中国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在过去一个月中经历过失眠。
失眠患者,即使有良好的睡眠环境,也常常入睡困难,并且睡眠表浅,容易觉醒,容易早醒,总睡眠时间减少,常少于6.5小时。白天可能会有疲劳,情绪低落,身体不适等表现。长期失眠不仅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还会降低工作效率,增加疾病风险,乃至引发恶性意外事故。
失眠症的治疗
目前对于失眠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强调在建立良好睡眠习惯的基础上,实施其他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常能发挥良好的催眠效能,但长期应用,需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
能够同时解决入睡困难、减少觉醒次数、延长总睡眠时间及提高睡眠质量的西药有艾司佐匹克隆、唑吡坦、多塞平等,但需要在医师指导下采用间歇治疗或按需治疗方式服用,并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包括安全性评估。
艾司佐匹克隆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口干、头痛等。唑吡坦的主要副作用为遗忘、头晕、镇静、头痛等,停用后可能出现失眠反跳,较高剂量可能出现过度困倦。多塞平是一种镇静作用较强的抗抑郁药物,也具有抗焦虑作用,不良反应有轻度兴奋、失眠、口干、便秘、视物模糊等。国内常用的艾司唑仑有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低、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在停药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和反跳性失眠。
中美的睡眠指南都不推荐褪黑素用于失眠治疗,但首选药物无效时,可以尝试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对于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可以选择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
失眠症的中医治疗
中医在治疗失眠时,除了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外,也强调详细问诊,询问第一次的失眠经历,失眠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经过,并关注人格特质,强调辨脏腑、辨虚实和辨人,也会采用现代医学的量表及检查手段。
中医将失眠症的证候诊断分为七种情况:
1、 心胆气虚证:心悸胆怯,不易入睡,寐后易惊,遇事善惊,气短倦怠,自汗乏力;舌淡苔白脉弦细。
2、 肝火扰心证:突发失眠,性情急躁易怒,不易入睡或多梦易惊,胸胁胀闷,善太息,口苦咽干,头晕头胀,目赤耳鸣,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3、 痰热扰心证:时有失眠,恶梦纷纭,易惊易醒,头目昏沉,脘腹痞闷,口苦心烦,口粘痰多;舌红苔黄腻或滑腻,脉滑数。
4、 胃气失和证:失眠多发生在饮食后,脘腹痞闷;舌红苔厚腻,脉弦或滑数。
5、 瘀血内阻证:失眠日久,躁扰不宁,胸不任物,夜多惊梦,夜寐不安,面色青黄,胸痛或头痛日久不愈,心悸怔仲,或急躁善怒,入暮潮热;舌暗红,有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色或弦紧。
6、 心脾两虚证:不易入睡,睡而不实,多眠易醒,醒后难以复寐,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四肢倦怠,纳谷不香,面色萎黄,口淡无味;舌淡苔白,脉细数。
7、 心肾不交证:夜难入寐,甚则彻夜不眠,心中烦乱,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男子梦遗阳痿,女子月经不调,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尖红少苔,脉细。
中医对于失眠症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在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基础上辅以安神定志。泻实者如疏肝解郁,化痰清热,消导和中。补虚者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安神定志如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等。
失眠症的易医脐针治疗
“易医脐针”由曾任温州气功疗养院院长的外科医生齐永教授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创立,融合中医、西医和易医。强调阴阳五行交互变易,关注宇宙自然规律,时间医学和空间医学。
脐针理论基础包括中医的脏腑归属、经络走行和全息疗法,如戴九履一、二四为肩、三七为腰、六八为股的脐洛书全息,以及融合易医的脐内八卦全息和外八卦全息,并将中医的六十年节律、年季节律、月节律、日节律及子午流注等时间医学理念融入脐针治疗中,形成脐针的时间医学理论,诊疗时需进行脐部视诊和触诊。
中医的心胆气虚型和心脾两虚型失眠,在脐针治疗中可以尝试健脾三针,落脏在心、胆和脾,经络则涉及脾经、胃经、心经、小肠经和膀胱经,方位在巽、离、坤,有时需加胆经的位置坎位。心肾不交型失眠可尝试水火既济针,合并有肝郁气滞者,可合用雷风相薄,落脏在心、肾、肝胆,经络涉及小肠经和胆经、脾胃及大肠经,方位为震巽离坎。
脐针治疗案例举隅
案例一
58岁女性,1960年出生,壁上土。
失眠症二十余年,初次失眠情况不详。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爱做梦,睡半小时就会醒一次。更年期后出汗多。曾腹腔镜一侧卵巢切除术。患有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脂血症,便秘。
脐部视诊:色白,深,无异味。坎位不及,有一疤痕;震位过,有一延伸到腹部的横线;艮位突起,询问腿部情况,诉左腿经常痛。
脐针治疗:震巽坎离乾,取意雷风相薄疏肝解郁,水火相济心肾相交,乾为头,也为大肠。
诉进针时有轻微刺痛,之后无不适感觉,针刺部位似有电流簌簌通过。第一次后睡眠稍有改善,第二次改善明显,躺床上一会就能睡着了,能一觉睡到早上四点。既往每夜起床如厕四五次,脐针治疗后只起夜一次。效不更方,共治疗4次,睡眠及便秘均改善,效果维持一月余。
春节期间再次出现睡眠欠安,情况与既往相似,因准备尝试脐针减肥,故选择坤兑坎,隔日一次,每次留针过夜,加了两次巽位。针一次后睡眠即改善。治疗两次后表现为入睡快,能睡六七个小时,不起夜,便秘改善,每日1-2次成型软便,同时腹胀缓解。
案例二
61岁女性,1957年出生,山下火。
失眠近一年,于一年前的冬季发生,次年初春逐渐明显,每于夜间两点觉醒,就再也睡不着,偶尔无事早上七点多能再睡一两个小时。有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
脐部视诊:闭合,乾位及艮位突起,脐下腹部有长期胰岛素注射导致的脂肪增生隆起。
脐针治疗:取时间方位亥子丑,加乾位和艮位,后乾位和艮位打枪,仅留真武三针亥子丑。
亥时,解决入睡困难,同时亥也为乾,为头,取意治疗头部疾病;子时与丑时,解决睡眠维持问题,子时为胆经,为肾,为神经系统,丑时为肝经。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意为有明显时间关系的疾病,可选择相应的时间方位进行治疗。亥子丑,为21时至凌晨三时,也称真武三针,为三阳针法,有平衡阴阳的作用。
治疗第二次后,入睡快,睡眠时间延长,能睡到早上五点多了。一个疗程五次治疗结束,维持入睡快睡眠时间延长的效果,中间即使醒来也能很快睡着,有几天一觉睡到天亮。
治疗效果持续六天,之后又每晚两时多醒来,直到天亮才能再睡一会。因为在外地,没有继续脐针治疗。
案例三
53岁男性,1965年出生,复灯火。
十月初开始,失眠三个月,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需服药。之前有地域变化及情绪变化,自我未感觉到此方面对身体和情绪的明显影响。有颈椎病及腰椎病史。连续三个月每晚服用半片酒石酸唑吡坦,服药后入睡快,能睡六小时,起夜两次。
脐部视诊:深,局部色黑,三条褶皱令脐呈现火局,兑位过。
脐针治疗:前三日仍每天服用酒石酸唑吡坦,无法判断治疗效果,第四次停用西药,针巽离坤乾坎,意为健脾补肾,水火相济,乾为秋季,为晚间十时。仍入睡困难,但可以自己睡着,断续睡五个小时。此后尝试了数个针法,时效时无效。
在第三个疗程时,取震巽坎离坤亥,取意疏肝解郁,健运脾气,水火相济,秋季晚十时,入睡快,睡得较实,但仍多梦易醒。三次后,为方便故,改为家人给针同样的针法,无效。此后尝试过朱雀三针加坎,及健脾三针加坎,乃至单纯一针巽位,也表现为有时有效有时无效。后腰椎病复发,腰骶部痛剧,开始服用多种药物包括汤药,睡眠质量不佳。
思考
检索睡眠障碍的相关指南与文献,均明确失眠是容易复发的疾病,曾经存在失眠的人群再次发生失眠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5.4倍。针灸治疗及其他疗法,都不能达到100%治愈,有10%以上的患者针灸治疗无效。在失眠症的治疗中,强调综合治疗,包括治疗身体疾病,去除诱发因素,注意睡眠卫生,改变不良认知和行为。
脐针治疗,属于微针治疗,创伤小,在某些患者身上,效果令人惊奇,但在有些患者身上,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有反复。这与疾病本身特点有关,与疗程是否足够有关,与合并疾病有关,也施针者的认识水平和经验有关。将脐洛书全息、脐内外八卦全息,时间医学和空间医学融会贯通,或许治疗效果就能更上层楼了。
本文列举三种不同治疗情况,是为了促进思考,并非只有三个案例,治疗一个疗程即维持良好睡眠达一个月之久者在此仅以第一例为代表了。
在其他疾病的脐针治疗中,奇效和反复者均有。比如23岁诉便秘严重女性,仅治疗一次之后半个月都没有便秘的烦恼,最迟也会两天自己排便一次。莫名舌尖痛两年的患者,治疗四次后疼痛缓解五成,面积缩小六成,但未按照疗程维持治疗,所以即使服用B族维生素,在一周后也反复如初了。
对于慢性疾病和人生困境,我们常会期望一种境界:给我一杯忘情水,让我忘了这一切。但真实的生活和临床实践,都没有那么容易。为了更好的健康状况,和更佳的人生经历,在不那么痛苦的坚持和不必完全彻底的妥协中,应该存在一个平衡,让我们能够与疾病友好相处,淡然度过人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