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经方学习】以“方-病-人”诊疗思维为指导治疗尿路感染一例
原创: 毛科明
以“方-病-人”诊疗思维为指导
治疗尿路感染一例
作者/ 毛科明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
J某,女,62岁,2017年11月3日初诊
体貌特征:形体胖壮,腹部充实。
主诉:尿频、尿痛、肉眼血尿一天。
现病史:昨晚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全程肉眼血尿,血色鲜红,无腹痛腰痛。舌暗红,脉滑。查尿常规:白细胞671.9/ul,红细胞806/ul,细菌计数1473.9/ul,隐血2+。患者既往反复尿路感染史,每次发作均补液抗炎治疗数天,因不能根除,故此次求治于中医。
西医诊断:尿路感染;
中医诊断:淋证(热淋)
处方:茯苓20g,猪苓20g,泽泻20g,阿胶12g,六一散20g,栀子10g,黄芩10g,连翘30g。4剂,免煎颗粒。
2017年11月6日二诊:患者当日服药一顿即症状消失大半,今症状基本消失。考虑价格因素,原方阿胶、猪苓剂量减半,再服7剂。
2017年11月13日三诊:时有小腹刺痛、胀痛感,余无不适。
柴胡12g,熟大黄6g,黄芩10g,半夏12g,枳壳20g,白芍20g,生姜6g,大枣10g,栀子10g,连翘20g。7剂,免煎颗粒。
2017年11月23日四诊:所有症状消除。嘱多服数剂,可免尿路感染反复发作之苦。原方10剂。
按 语
患者形体胖壮,腹部充实,典型的大柴胡人,但并未立即用大柴胡汤。因见尿频、尿痛、尿血,“急则治其病”,用黄师的尿路感染经验方猪苓汤加味方取得速效;待急性症状消除,“缓则调其体”,用大柴胡汤改善体质。
黄煌老师的“方-病-人”方证三角诊疗体系是生动活泼的。黄师常说,我们在临证时要一手抓“病”,一手抓“人”。“病”有时是现代的病,有时是古病名,有时是一组症状群;“人”就是体质,体质反应了疾病的规律性和易趋性。娄绍昆老师曾说,患者体质的个体性,往往导致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敏感性和对某种治疗药物的亲和性。对于急性病多从“病”切入,对于慢性病多从“人”入手,两者实为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本文转自微信号:经方,本文版权所有归原著作者所有归原著作者所有。如有使用不妥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