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是中医里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执业中药师的考试要点,但是其运行规律对很多人来讲比较难以理解。医学教育网的老师们,特意做了图标,帮你汇总、分析,希望各位无论是执业中药师考生还是中医考生,或者是想要深入学习中医的朋友,都详细看一下!
藏象,指藏于体内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外界环境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也是藏象学说中的主要内容。
脏腑分类: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具体谈↓↓↓
(一)心的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2.心主神明
心居于胸腔,横膈之上,有心包卫护于外。
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心在志为喜,在体为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心与小肠相表里,手少阴经属心而络于小肠。
(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肺居胸腔,左右各一,上接气管、喉咙,与鼻相通。在诸脏腑中,肺位最高,故称“华盖”。由于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肺在志为悲,在体为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与秋气相通应。
(1)主气,司呼吸
(2)主宣发与肃降
宣发:
a.呼出浊气
b.脾所传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皮毛
c.宣散卫气,将津液化为汗液,并调节其代谢
肃降:
a.吸入自然界清气
b.排除异物,呼吸道通畅
c.将津液向下布散,代谢后成为尿液
(3)通调水道,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
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4)肺朝百脉,主治节
(三)脾的生理功能
脾位于中焦,横膈之下。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志为思,在体为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又有“脾寄旺于四时”之说。足太阴经属脾而络于胃。
1.脾主运化
(1)把水谷化为精微。
(2)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2011A 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运化食物
运化水液又称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
2.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逸出于脉外。
基础——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
机制——气的固摄作用正常,则能统摄血液,使血液循行于脉内,不逸出脉外。
(四)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肝位于右胁之内,横膈之下。肝具有刚强之性,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内寄相火,主升主动,易亢易逆,故称“刚脏”。肝在志为怒,在体为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其华在爪,与春气相通应。肝与胆相表里,足厥阴经属肝而络于胆。
1、主疏泄
2006A 调畅全身气机
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
①调畅情志
肝主疏泄
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
③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胸胁、少腹胀痛(肝气郁结)或胸胁刺痛或为癥积(瘀血)或梅核气(痰),臌胀(水饮) 肝失疏泄
(1)调畅情志
(2)促进消化吸收
(3)促进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
2、主藏血
肝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其一,肝为血海,能贮存一定的血量,以制约肝的阳气升腾,勿使过亢,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
其二,肝调节人体各部分的血量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主要的作用。
其三,肝具有防止出血的重要作用。
肝藏血是疏泄气机的物质基础
肝疏泄气机是藏血的具体表现
(五)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肾左右各一,位于腰部,故“腰为肾之府”。肾为先天之本、脏腑阴阳之本。肾在志为恐,在体为骨,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在液为唾,与冬气相通应。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1)肾藏精的生理效应
①主生长、发育:
②主生殖:人体的生殖功能主要与肾有关。
其一,肾藏先天之精,其携带遗传物质,促进人体胚胎发育,是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
其二,肾精能化生“天癸”。所谓“天癸”,是随着肾中精气不断充盈,所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作用的精微物质。
(2)肾中阴阳为各脏阴阳之根本
2.肾主水
3.肾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人体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须由肾摄纳,才能使人体的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
肺为气之主——肺主出气
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