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汤——经典古方,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品名】柴胡疏肝汤--经典古方
柴胡疏肝汤——经典古方,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规格】31.5克/袋
【成份】陈皮(醋炒) 柴胡各6克 川芎 枳壳(麸炒) 芍药各4.5克 甘草(炙)1.5克 香附5克;
柴胡疏肝汤——经典古方,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用法】每日一付,把药物放入砂锅,加水漫过中药,泡一个小时后再煎药,开锅后改用文火慢煎20分钟左右即成,把药液倾出后,再加水漫过中药,进行二次煎煮,开锅后改用文火慢煎,20分钟后倾出药液,两次的药液混合到一块,然后分成两等份,早晚各服一份。
柴胡疏肝汤——经典古方,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柴胡疏肝散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诸症。方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痛止而诸症亦除。
柴胡疏肝汤——经典古方,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本方症病变在胃,病机在肝、脾、胃。脾胃居于中焦,中焦受阻,土虚木克,气机郁滞则克脾犯胃,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之气为一身之气的枢机,中气虚弱则枢转气机被郁,导致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调,气血运行受阻出现肝胃不和的一系列症候。因此**必须求本,本标结合,故疏肝理气,畅通气机,调理脾胃使之脾胃功能恢复。方中白芍养肝敛阴,和胃止痛,与柴胡相伍一散一收,助柴胡疏肝,相反相成共为主药;配枳实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动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强疏肝理气之功,以达郁邪;
柴胡疏肝汤——经典古方,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疏理肝气以和脾胃,且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和修复粘膜之作用;
柴胡疏肝汤——经典古方,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
厚朴、半夏:以宽胸畅通宣泄郁气;
香附、陈皮:理气和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适等症。诸药合用辛以散结,苦以降通,气滞郁结方可解除。
柴胡疏肝汤——经典古方,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有镇静作用,并对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柴胡主含皂甙及挥发油,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并有抗炎、利胆作用。
陈皮主含挥发油有松弛平滑肌作用,有抗炎,抗溃疡作用。
香附:含挥发油和糖类,可提高小鼠的痛阈,有镇痛作用及健胃,驱除消化道积气的作用。
枳实:含挥发油、黄酮甙等,有健胃作用。半夏有镇吐作用。
柴胡疏肝汤——经典古方,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