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朋友问我这么一个奇怪的病:为什么我的肚子会每天下午三点多钟开始鼓,然后六、七点钟最重,吃完晚饭肚子胀得就像怀孕一样,基本上吃不下去多少饭,然后睡觉。很奇怪的是,睡一觉早晨起来好像肚子又不那么鼓了,上午好像还正常,一到下午三、四点钟又开始鼓,这是为什么呢?
有的人一到下午就肚子胀这种情况,在中医上,很多时候被称作是“少腹鼓凸症”。
1、外因:
阳气受过伤,气虚,多数人偏于阳虚,因以前喜欢吃寒冷食物,使阳气受伤,正气不足。
2、内因:
缺乏体育锻炼,饮食劳倦,消耗正气。
气虚到一定程度会出现什么情形呢?叫气机下陷。气虚下陷就会有小腹胀的情况出现。
1、鼓起来的部位是软的 ;
2、脉非常弱;
3、精神不饱满,没有力气,总是很憔悴,易感觉疲劳;
4、稍吃寒凉食物,肚子会马上胀起来;
5、肚子胀起来后,无法进食,“气虚不运”;
6、喘气憋闷,吸气或呼气困难。
7、舌头胖大有齿痕。
上面已经讲到,气虚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气机下陷,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张锡纯的“大气下陷”、李东垣的“中气下陷”。
1、大气下陷
张锡纯创立了一个大气下陷学说。他说大气在胸中,大气下陷的时候,这人会提不上气来,张锡纯说往外呼气的时候呼不出来,觉得憋闷不堪,气在下边,这个是大气下陷。
有很多人,以前不知道自己什么病,到医院检查也检查不出来,但是自己就是难受,没有力气,觉得胸中气憋闷上不来等等。结果最后对照张锡纯的大气下陷,然后用张锡纯的专门调理大气下陷的升陷汤,里面主要成分是生黄芪,然后配合一点往上提升的药物。结果很多人用了这方子以后,症状立刻就消失了,很快就痊愈了。
2、中气下陷
古代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创立了一个中气下陷的思路,中气下陷往往是由脾胃引起的,脾胃无法吸收食物的营养物质,慢慢虚弱了,无法把气往上提,结果中气往下走。所以中气下陷用的方子叫补中益气汤,这补中益气汤的主要成分也是生黄芪。
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照顾在脾胃这,以脾虚为主,它兼顾血虚,有养血的当归;张锡纯的升陷汤,主要在心肺,整个大气都下陷了,病症往往比较严重。补中益气往往是药性缓一点儿,先调理脾胃,然后慢慢把气往上提。
两者稍有差别,但是从根本上讲,这两个方子都是补中气的,都是气虚,气往下走以后出现的症状,两个方子都调理它。而在这种气虚下陷的人里,很容易出现肚子胀的情况。这种情况叫少腹鼓凸,就是小肚子这总是鼓起来。
1、不要再吃寒冷食物,建议艾灸,使身体温暖起来;
2、赶快喝中药调理——不方便的情况下,可以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可搭配金匮肾气丸。
以上讲的是虚症,另外一到下午就肚子胀,还有因肝气不舒导致的气滞、湿热下注等实症的情况,需要请医生辨别。
最后在这里再提一下笔者的调理理念——五行同调。五行同调理念是基于中医的五行、藏象学说,结合整体观念而成的一种调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