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鼻炎,牛皮癣,股骨头坏死等等疑难病可以联系我。18603926578
展筋丹方——以指揉药,用揉按手法,在患痛部位及患痛之相近关节揉按,可起局部镇痛活血消肿和散移痛异之作用,可以活关节之强直,有荣肌展筋之作用。
一方(展筋丹亦名“揉药”)
血竭花一两 西红花二钱 净乳香一钱 上元寸少许 樟脑(升取)少许,配法:先将血竭花,红花,乳香,分研极细末,最后研入元寸,樟脑(其少许之量,约为六两血竭花,加元寸,樟脑各为一钱五分)
二方 :
血竭花二钱 儿茶四分 元寸三分 没药四分 乳香四分 三七五分 梅片一分。 配法:研为极细末,元寸 梅片后入再研。
三方:
羚羊血八分 血竭花二钱 牛黄三分 菖参五分 乳香(去油)四分 没药(去油)四分 大梅片一分 琥珀三分。 配法:共为细末,梅片后入再研。【注】此方揉药用,并可用酒拌糊老人关节无外伤之痛肿。
四方:
煅珍珠五分 人参五分 琥珀五分 血竭花三钱 乳香(去油)五分 没药(去油)五分 麝香三分 牛黄一分 田三七五分 西当归五分 梅片五分。 配法:共为细末,麝香 梅片后入再研。
上面的方子摘自1959年郭春园先生著的《平乐郭氏正骨法》一书。
七珠展筋散外用集锦
2007年8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80期
郭艳幸在长期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中刻苦钻研,善于总结与创新,她根据平乐正骨的发展以及现代疾病谱的变化,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平乐正骨既往大量临床实践进行回顾性梳理、研究与总结,她认真系统地总结平乐正骨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在“平乐正骨气血辨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祖国传统文化及中医基础理论,从宇宙、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存变化特点入手,审视现代医学及人的生活、疾病变化特点,构建了平乐正骨“平衡理论”体系,包括气血共调平衡论、筋骨并重平衡论、动静互补平衡论、五脏协调平衡论、形神统一平衡论、天人合一平衡论、标本兼治平衡论、膳食平衡论、起居有常平衡论,进一步完善了平乐正骨学术理论体系。在平衡思想指导下,形成平乐正骨养骨理论和治伤理论。在此基础上将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思想由原先的“三原则”“四方法”提升为“七原则”“六方法”。七原则:平衡为纲、整体辨证、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动静互补、防治结合、医患合作;六方法:诊断方法、治伤手法、固定方法、药物疗法、功能疗法、养骨方法。她摸索出“颈型颈椎病分型论治”“瞬时屈曲复位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远取点穴法治疗软组织闪扭伤”等许多新观点及先进疗法。对最常见的颈型颈椎病等拟定一套预防、保健手法和自我诊疗“套餐”, 将其提升到治未病高度,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科普价值,造福广大患者。
祖传法宝 继承创新续传奇
祖传方剂是平乐郭氏正骨的一绝。1952年,郭艳幸祖母高云峰冲破技术私有的陈规陋习,把平乐郭氏正骨祖传“展筋丹”“接骨丹”“接骨膏药”等内服、外用药秘方公开,让良药惠及平民大众。一时间,民间曾口耳相传:“用了郭氏正骨的药,能感觉到骨头在生长。”以此夸赞郭氏正骨的药效好。如今,展筋丹(现已更名为“七珠展筋散”)等郭氏祖传治疗骨伤的良药也已成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镇院之宝。作为郭氏正骨传人和医者的郭艳幸却并不满于现状,她总是琢磨着如何才能创新,增强药物疗效,让“传家宝”更好地服务大众。也确实,在郭艳幸的不懈努力下,家传良药在中医骨伤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曾有一位30多岁的男性患者,修房时失足从自家楼顶跌下,造成双大腿、跟骨骨折、手臂、鼻骨等全身多发骨折,痛苦不堪。郭艳幸在认真给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后,对患者采用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其中就选用“传家宝”改良剂型活血灵、三七接骨丸、活血通痹袋泡剂等,结合采用牵引与手法整复,用小夹板与平乐正骨研制的经皮外固定器具固定,并运用平乐正骨揉药法利用药物行气活血,结合按摩通经活络,使毛窍开放,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吸收,从而充分发挥其药效,使外伤所致的气血瘀滞、肿胀疼痛等迅速消散,使患者病势得以稳定;继而,调和营卫与脏腑,使气血得充、筋骨得续。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该患者恢复健康,康复如初。在郭艳幸近36年的从医生涯中,像这样运用平乐正骨法得以迅速治愈患者的例子不胜枚举。
郭艳幸结合现代临床、科研实践,推动传统疗法的继承和创新性应用研究,带领其团队进行科技攻关。如今该团队已研制骨伤专门制剂7个剂型35个品种,如治疗骨性关节炎有桃仁膝康丸、羌归膝舒丸、地黄膝乐丸,治疗气虚腰痛的有芪仲腰舒丸,治疗外伤性截瘫的有愈瘫系列制剂等等。
技术创新 解除患者病痛
“一个好医生,要勤思、勤想,不断努力推进医疗进步。”郭艳幸在这个信念的指引下,在临床实践中总是悉心观察,不断发现临床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积极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使之得以升华成新的技术与方法,运用于临床解决实际问题。从医以来,经她及其团队研制改进或发明获得的专利技术有十多项,并成功应用于中医骨伤临床与科研一线,帮助众多病人解除了痛苦,恢复健康。
正骨手法、正骨药物和小夹板是平乐郭氏正骨的“三件宝”。其中,小夹板是平乐正骨骨科外固定器的代表工具,是在平乐正骨平衡理论体系指导下最先应用于骨科临床的医疗器械,曾因其使用方便,临床效果好,价格低备受推崇。随着骨伤病基础前沿、诊疗方法和材料科学研究的不断进展,对骨伤病的病因、诊治和康复的认知不断丰富,在平乐正骨平衡理论的指导下,研发更有针对性,临床效果更好的骨科外固定器是郭艳幸一直琢磨的事。因此,她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主持并带领团队,在平乐郭氏正骨“动静互补平衡论”的理论下,进行平乐郭氏正骨外固定器的研发与改进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骨科起重机架的改进研究、经皮钳研发与改进研究、颈椎牵引架的研发与改进研究等。项目建立了4种外固定器的操作规范,获得了国家级的器械特殊许可批件5件,实用新型专利4项,所研发与改进的医疗器械均为与中医骨科临床结合紧密的、实用性强、特色性突出的创新性产品,技术研究成果解决了平乐郭氏正骨系列外固定器的临床应用规范等关键技术问题,技术创新程度高。
勤思勤笔 传承整理
勤思者,多用脑,多自问。勤笔者,多记录,多总结。郭艳幸就是这样一位医者和传承人。作为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平乐郭氏正骨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她坚持传承带教和临床运用推广,整理和挖掘平乐郭氏正骨医术的理论和技法,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展开平乐郭氏正骨法的传承、整理、保护等工作,并对其进行开发和研究。在多年的努力下,郭艳幸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挖掘整理了流派历代传人传记及代表性著作、流派典籍等文史资料,完善流派学术思想。共梳理八代共224年历史,整理高云峰、郭维淮、郭艳锦等传人传记8篇,代表性著作18部,流派文献143部,实物41件。总结撰写流派学术思想(观点)学术著作“平乐正骨”系列丛书20部。发表流派相关论文共583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495篇)。根据临床实际需要,突出本流派优势病种的文献挖掘整理,总结出了本流派的多个优势病种,以及具有本流派特色经验与诊疗方案。总结分析临证医案,形成特色诊疗技术15种,临床使用率100%。
如今,郭艳幸还在奋斗着,正在撰写18册的平乐郭氏正骨系列丛书,她想把自己和祖辈以及全体平乐正骨人多年所积累的临床治疗经验和理论总结出来,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让平乐郭氏正骨惠及更多的人。(董鲁艳 丁娟)
平乐郭氏正骨渊源
2015-04-304523人阅读
郭云鹏
住院医师河南省骨科医院
学术源流探讨
洛阳平乐郭氏正骨盛传六世、历时二百余载,“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济世救民、疗伤活人无数,素以疗法独特、疗效卓著、为医清廉而饮誉中原。据许鼎臣著的《龙嘴山馆文集》载:“洛阳东二十里平乐园,郭氏世以专门工接骨医名闻天下。其在清季民间者为礼尹先生聘三,其法于明堂图,人之骨骼,筋骸支节要会莫不审查抚摸而不差纤毫,卷追不仁,榨辗撞摔,折断筋约而骨碎者,无寒暑风雨霜雪,门如市。”并记载其技术特点曰:“为诊且不用麻沸药,不用针刀刺砭割,揉之,捏之,推之,筑之,拳击之,攀之,捞之,俯仰左右之,或伸之,正之,平齐之,垫支之,内服汤药而外膏丹之,裹以布围以批竹,时其静止移动,饮食矢溺”。孟津县志亦载曰:“其法似推拿而挢引按抗于脉络腠理,疏癣解结皆与恒方殊,自跌毁断折,头破股裂,筋挛骼碎,一切车马金石踬仆糜烂伤,因创按摩,竹腾丹敷,克以疗期,到时无丝毫爽。”还评价曰:“其奇中似虢中庶所称,搦骨水脑,揲荒爪幕,炼精易形者而俞跗以下至太仓公医案,孙思邈千金方皆不载,铜图所不绘……”洛阳平乐正骨是祖国医学的一支奇葩,是河南中医药学的一个杰出代表,由于其疗效奇特、历史悠久,医德高尚,普及影响面广,目前已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正骨学派。2008年6月“平乐郭氏正骨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历史上由于单传秘授,战乱及建国后破四旧、文化大革命等影响,致使洛阳平乐郭氏正骨历史文献记载有限,现从近年来收集整理的资料出发,予以其源流进行探讨。
1 历代传人及著作
2 《秘授正骨心法》的发现及郭尧民
同时地方史志也记载了郭尧民的部分事迹。民国版《洛阳县志》记载:“郭典,字尧民,平乐人。郭氏家乘称精通三教九流,遇异人生平多异迹,禹州马时芳深于阳明学,学者称平泉先生,与典友善。考平泉遗书,洛阳某先生蓄道德深藏不市。与尧民交好,尧民孙阶平登贤书,命往谒,入门,致大父意,顿首,平身受之。谓曰:汝祖令汝来乎?曰:然。既又曰:汝中举,中了也好。不敢有所请,出,言其气貌淳古,莫能测其际。然颇有憾意。尧民曰:渠为我故,待汝厚矣。盖典与其友之。于阶平殆有期于功名之外者。典在山西览范彪西理学备考,如某如某皆自姚江一派出。故寓心学术。与平泉针芥相投,于百千稠人中神气凝定如居静室。岁己未,晓起呼孙阶平曰:吾体觉不快。倾之,勉讲中庸,首章毕,端坐而逝。平泉为诗哭之。诗曰:闲庭晓起视茫茫,落叶缤纷屋有霜。人到眼中谁第一?伤心无有返魂香。”
同时晚清高福堂《嵩洛草堂诗集》〈洛阳人物卷〉隐逸类中关于郭典的记载除了民国版县志中所有内容外,尚记:“尧民先生,盖隐君子也。余幼稚时,尚闻郭阶平之祖,精奇门遁甲,生平多异迹,近于神仙。尝携一仆游蜀,途中煮石为饭。元宵节画墙为门,推家人入之。游怀庆观灯,常识之不忘。后读马平泉书,知其为讲学中人,深造自得,邃于道妙,故于平泉为莫逆交。近访遗失,平乐苦无知者,并其名字不能举矣。仍翻平泉书,采摭数事,以见梗概。呜呼!士不遇时,怀奇行而泯没荒烟蔓草者,可胜慨哉!”
3
第二代传人郭树信著有《郭氏家训》,郭春园《平乐郭氏正骨法》中有部分《郭氏家训》内容,其中对于平乐正骨益元堂渊源有如下记载 “同祖益元君孟人,与先生交好,益元君中年离家访道,多年未归,适逢其郡居遭受灾荒,得先人之周济其全家渡过灾年,后益元君来向先人道谢,而因先人外出未能与之相见,此后先人贩丝至鲁,和益元君巧遇,谈起益元君已习练正骨,以八法为之则,以诸正科为之术,君口述先人以笔录之。回来传教后人,先以施药,后来行医,正骨八法相传吾家,当郭氏正骨术名传以后,我家之堂名定为“益元堂”,即后人纪念益元君传术之意。而家人及村邻有不祥益元君之名,尽知为游方道士所传,实也不误。”
平乐正骨第三代传人郭贯田著《正骨手法要略》,平乐郭氏正骨五代传人郭春园于1959年出版了《平乐郭氏正骨法》,系作者根据家传抄本《正骨手法略要》内容,结合自己心得体会所撰。书中明确提到了平乐益元正骨八法,即辨证法、定槎法、压棉法、敷理法、牵置法、砌砖法、托拿法、推按法。在药物疗法中记载有平乐正骨展筋丹、接骨丹等方剂,有并记载有平乐益元正骨八法的原始理论资料。
平乐正骨传人郭耀堂于民国期间撰写一部《秘授正骨心法》。《秘受正骨心法》共四卷,前三卷除包括《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全部内容外,尚有定生死脉诀、方法大旨等小歌诀。第四卷为经验诸方,包括展筋丹、接骨丹在内的内服外用方药56首,内容包括药物组成、剂量、用法及心得。其中有一首用药经验歌诀。随后记有八大脱臼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郭氏正骨传承人郭汉章于1958年出版《实用正骨学》一书,其书所载正骨手法有:摸法、揉研法、端法、捺法、揑法、提法、接法、推拿法、按摩法、活运法、牵引法、旋转法、固定法。书中药物疗法中记载有平乐正骨展筋丹、接骨丹等方剂。平乐正骨传承人郭焕章著《伤科一百方》,书中记载有平乐正骨展筋丹、接骨丹等方剂。
1956年根据高云峰临床经验,平乐正骨学习组整理编写了《郭氏正骨学》,书中记载了各种骨折、脱位的整复固定方法,软组织损伤及关节强直的治疗方法,祖传秘方展筋丹、接骨丹的配置方法及用法。其中所应用的正骨手法虽未提出具体名称,但内容系益元正骨八法。1960年在平乐正骨第五代传人高云峰的指导下,郭维淮编写了河南平乐正骨学院教材《正骨学讲义》。其中关于平乐正骨手法的记载“本书所载之正骨手法,是以正骨心法要旨中之八法及平乐正骨经验为基础,并结合其他各家先医的经验而写的。平乐正骨法是通过百年来临床实践中宝贵经验的积累,创造性的应用和不断革新,至今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法,有许多独创之处,归纳起来可分切摸、按摩、拔伸牵引、复位、固定与其他手法”,“平乐正骨手法亦是从《正骨心法要旨》中所载八法为原则,归纳起来不外切摸、牵引、复位、固定、按摩、捏筋等步骤”。平乐正骨学院《正骨学讲义》曾记载“论对骨法式一篇,相传为河南平乐郭氏正骨祖传方术遗本,年代已无从考起,书中不知从何人之手,现仅有抄本。其中部分记有正骨科成方外,尚见平乐正骨所用揉药,展筋丹方。”此对骨法式一篇 是否为平乐益元正骨八法原文,现无从考证。199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对“平乐正骨”进行立题研究,在六代传人郭维淮教授的组织领导下,医院成立了平乐正骨专门研究小组。通过系统的整理、归纳和总结,于1995年出版了《平乐正骨》一书,从理论上响亮的提出平乐正骨的学术特点为:三大原则,即“整体辩证、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四套方法,即“手法疗伤、器具固定、药物疗法、功能锻炼”。其中对平乐正骨手法归纳为三套手法:1、以切摸为纲的检查八法,即触摸、按压、对挤、推顶、屈伸、旋扭、叩击、二辅。2、以按摩为纲的治筋三法,即揉药法、理筋法、活筋法。3、以拔伸为纲的骨折脱位整复八法,即拔伸牵引法、推挤提按法、折顶对位法、嵌入缓解法、回旋拨槎法、摇摆推顶法、倒程逆施法、旋撬复位法。
从上述平乐正骨传承谱系及著作看,嫡系书籍乃一脉相承,其对原始技术推测有较大意义。《秘授正骨心法》中正骨八法乃《医宗金鉴·正骨心法》中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嫡系支祖传之正骨八法乃《医宗金鉴》正骨八法。而侄系支所用之正骨手法除了《医宗金鉴》正骨八法外,还有益元正骨八法。各传人在药物方面均应用接骨丹和展筋丹治疗,但对平乐正骨手法、固定方法等技术无统一认识。出现虽然都是平乐正骨,但治疗方法有一定差异。
4 平乐正骨与《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从历代传承可以看出,洛阳平乐正骨西北支(郭均甫、郭汉章、郭宪章)技术师承嫡传,从《伤科一百方》、《实用正骨学》与《秘授正骨心法》内容对比来看,许多方药相同或类同,此支方药与《秘授正骨心法》一脉相承。其中较大分量方药出自《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如郭汉章所著《实用正骨学》中所载方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占一多半。《平乐郭氏正骨法》、《平乐正骨讲义》、《平乐正骨》等侄系支著作中也有较多《医宗金鉴》内治法的踪迹。郭春园所著《平乐郭氏正骨法》中清心药、活血顺气何首乌散、薤白瓜蒌汤、百合散、苏子桃仁糖、犀角地黄汤、益气养荣汤、调经散、牡丹皮散、当归导滞散、桃仁承气汤、小柴胡汤、柴胡四物汤、加味归脾汤、二味参苏饮等方均出自《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并且在伤科杂症的治疗上与《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内治杂症法相似。特别是《秘授正骨心法》,共四卷,前三卷包括了《医宗金鉴·正骨心法》的全部内容,正骨八法乃《医宗金鉴·正骨心法》中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本书较接近平乐正骨起源技术原貌。其技术原貌乃《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治伤特色:用药集以薛己为首的主张八纲辩证论治学派和以异远真人为代表的主张经络穴位辩证论治的少林寺学派之长于一家。强调手法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并归纳为正骨八法。总结并革新了外固定器具(裹帘、竹帘、抱膝等十种)。平乐正骨治伤特色(载之《平乐正骨》一书):洛阳(平乐)正骨继承了以经络穴位辩证施治,手法外治的少林派和以薛己为首的主张八纲辩证,药物内服为主温补派的学术特点。“裹以布围以批竹”,“内汤液,而外丹膏之”。
从郭耀堂《秘授正骨心法》序中可知,郭祥泰受业于郭尧民,郭尧民家系书香门第,其本人为太学生。古代文人大多通晓医道。郭尧民上太学时相对容易接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当时此书发行很少,据记载吴谦等人才有资格得到一部。
5 平乐正骨文献中关于起源的记载及传说
由于历史原因,文献对洛阳平乐正骨记载较少,祖传正骨文字记载有限。对平乐正骨起源各家说法不一。
郭春园《平乐郭氏正骨法》中《郭氏家训》载“同祖益元君孟人,与先生交好,益元君中年离家访道,多年未归,适逢其郡居遭受灾荒,得先人之周济其全家渡过灾年,后益元君来向先人道谢,而因先人外出未能与之相见,此后先人贩丝至鲁,和益元君巧遇,谈起益元君已习练正骨,以八法为之则,以诸正科为之术,君口述先人以笔录之。回来传教后人,先以施药,后来行医,正骨八法相传吾家,当郭氏正骨术名传以后,我家之堂名定为“益元堂”,即后人纪念益元君传术之意。而家人及村邻有不祥益元君之名,尽知为游方道士所传,实也不误。”
郭耀堂《秘授正骨心法》序载:“而妙术之流传,则自身曾祖典公始。公讳尧民,道号完祀,名医传载之甚详。沿习及身,世传四辈。虽身村业此者甚不乏人,要皆以身曾祖为起点。奇方手术,家传无替”。
郭汉章所著《实用正骨学》所载:“我家世居河南洛阳平乐村,相传先代自明末,即以内外科兼正骨,悬壶桑梓。至十七世后,对正骨技术,日益提高,遂独以骨科著称。后世能够继承其事业的,颇不乏人。”同时在平乐当地民间一直传说平乐正骨得传于路经平乐的武林高僧或乞丐,因感激郭氏先人救济之恩,传其方术。另一传说平乐正骨继承于洛阳正骨名医祝尧民,祝尧民曾途径平乐村,郭氏待之甚厚,其遂传秘术报答之。
从《郭氏家谱》记载看,郭氏家族中在十七世以及十七世以前,有多人行医并且医术精湛。平乐正骨的医术是从十七世郭祥泰开始形成,并在社会上造成广泛的影响。
6 平乐正骨渊源的推测
平乐正骨的渊源有多种传说及记载,看似很杂乱,但依据时间主线,各个传说又不矛盾,只是发生在不同时间段。
首先关于祝尧民传术说。祝尧民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虞初新志》和《洛阳县志》上均有记载。《嵩洛草堂遗编》第二卷(洛阳人物志)“祝尧民,字巢夫。洛诸生,少以文明,明亡,弃举业为医,自号薛医道人。得仙传疡医,凡诸恶疮,傅药少许即愈,或有断胫折臂者,延治无不效,时人比之华佗。里有被贼断头未殊者,其子知其神,急请尧民,尧民抚其胸曰:“头虽断,尚有生气,有生气则可治。”急以银针纫其头与项。既合,傅以药,熨以炭火,少顷,煎人参杂以他药,启其齿灌之,须臾鼻有微息,复以热酒灌之,逾昼夜则出声,进以糜粥,七日而创合,半月活如故,举家拜谢,愿以产之半酬之,尧民不受。后入终南山,不知所终,无子,其术不传。”
平乐周围百姓中流传最广,郭氏家族的人也大多认同。但祝尧民与郭祥泰不是同一时代的人,郭祥泰不可能直接继承祝尧民衣钵。只能说祝尧民曾传医术于郭祥泰之前的郭氏先祖。其中或有正骨方面的经验。郭耀堂《秘授正骨心法》序中“而妙术之流传,则自身曾祖典公始。公讳尧民,道号完祀,名医传载之甚详。沿习及身,世传四辈。虽身村业此者甚不乏人,要皆以身曾祖为起点。奇方手术,家传无替”。祝尧民是否系郭尧民之误传?郭尧民与祝尧民之间是否存在学术传承?目前资料不得而知。但郭尧民系郭氏第十六代人,郭祥泰极有可能从其族叔处得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否则《秘授正骨心法》序中不会写“而妙术之流传,则自身曾祖典公始。”。同时《郭氏家谱》记载其十六世郭逢春之子郭守志“精于岐黄,承父遗风,亦精于正骨外科之术”,其侄郭守业“好医术亦精于外科”。同一家族,郭祥泰有条件从长辈那里学习和继承骨伤外科经验。
其次武林高僧或乞丐说。这应该是发生在郭祥泰自己身上的事情。郭氏家族在郭祥泰时期及以前虽然有多人习医行医,并未专于正骨。而郭祥泰为何以正骨著称于世呢。肯定郭祥泰除继承了先祖们的正骨经验外,还学到了当时较先进的正骨手法和方药。根据文献研究可以基本上肯定其得到的技术资料应该是《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其得到的方药应该是接骨丹和展筋丹。《医宗金鉴》出版于1742年,吴谦等撰书有功之人方奖书一部,随后几十年间民间广泛流行此书可能性不大。《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是当时最先进的正骨专著。当时的医生只要掌握《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正骨技术就会有质的飞越。那么接骨丹和展筋丹及《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又从何来。可能得之于高人或像《神农本草经》一样,假托于某人。中医学中许多祖传世家的起源几乎都是神奇出世故事或感恩性故事。与平乐村一路之隔的象庄秦氏妇科,也起源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几乎是同样的传说。秦氏妇科的创始人秦世禄,在起家门,以施舍茶水闻名乡里。一个远方骑马来客,念秦世禄年老志诚,心地善良,又是施善于路人,就传以秘方。
再次《郭氏家训》同族益元君传术说。郭氏正骨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堂名,一则人和堂,系郭祥泰所创;二则益元堂,系郭树信所创。据《郭氏家谱》记载郭树信系人和堂账房先生,郭祥泰晚年将正骨医术传给郭树信。郭树信所写《郭氏家训》载“堂名定为“益元堂”,即后人纪念益元君传术之意。”郭树信在跟随郭祥泰学习正骨术以后,除掌握了《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的同时,又得到同族道人益元君所传的“益元正骨八法”。
7 高云峰与现代中医骨伤科
8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基本推测出平乐正骨的渊源:郭氏家族,自明朝初年自晋迁洛,世居平乐,行善积德,家族中各代均有习医者,祝尧民曾传授郭氏先人外伤科经验,到平乐郭氏第十六代郭尧民时,世代书香门第,儒医传家,乾隆年间郭尧民上太学时,得到了《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郭尧民“精通三教九流,遇异人生平多异迹”。其将《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传于十七世郭祥泰,郭祥泰通过学习伤科著作,结合家族长期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创始了平乐郭氏正骨,并以正骨术著称于乡里。郭树信学习正骨术于郭祥泰,在掌握接骨术及秘方的同时,又得到同族益元君的“益元正骨八法”。有了先进的理论指导,郭树信支的郭贯田、郭聘三除继承家传医术外并深研医理,总结经验,平乐郭氏正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郭氏正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聘三承祖父业,加以深邃恢闳,旁通灵枢,折衷诸先哲奥秘,成一家法,名闻海内。”经世代发展成为正骨世家。建国后经高云峰、郭春园、郭维淮收徒办学,弘扬成派。
各种膏药的配方
2016-07-05 16:01阅读:3,624
五虎痹症膏
1.药物组成
A组:生马钱子60 g,生川乌30 g,生草乌30 g,生南星30 g,生半夏30 g,当归30 g,五加皮30 g,透骨草30 g,肉桂30 g,川芎45 g,细辛15 g,干姜30 g,红花30 g,杜仲30 g,冰片30 g,吲哚美辛片25 mg X80片,苯海拉明片25 mg X40片。
B组:松香720 g(用量为A组药粉的1,5倍),樟脑夏天用144 g(占松香用量的20%)、冬天用158 g(占松香用量的22%),凡士林43 g(占松香用量的6%),远红外陶瓷粉72 g(占松香用量的10%),“新我”氮酮29 mL(占松香用量的4%)。
2.制作方法
上述A组药物研为细粉,过80目~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密封备用。松香压成粗粉入铁锅或电热锅内,文火加热至完全熔化,加入樟脑、凡士林搅拌使其完全熔化后加入混合均匀
的A组药粉,最后依次加入远红外陶瓷粉、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制成每帖40 g的五虎痹症膏,装袋密封,阴凉处保存。
3.主治范围
颈肩腰 腿痛
4.治疗效果
颈椎病20人,治愈12人,好转6人,无效2人。
肩周炎19人,治愈12人,好转5人,无效2人。
腰椎病23人,治愈7人,好转14人,无效2人。
骨性关节炎28人,治愈18人,好转8人,无效2人。
跟骨骨质增生38人,治愈34人,好转3人,无效1人。
网球肘20人,治愈14人,好转3人,无效3人。
软组织损伤40人,治愈32人,好转7人,无效1人。
5.注意事项
用药期间可与牵引、针灸、按摩方法同治。
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孕妇禁用。
6. 方剂来源
河南省滑县焦虎乡小马村红飞卫生所杨红飞
速效黑膏药(止痛用)
1.药物组成
生川乌10,生草乌10,蝎子,10,蜈蚣,10,乳香10,没药10,红花10,血竭10,穿山甲10,透骨草10.
2.制作方法
香油4两,桐油3两,棉子油3两,黄丹4两,将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锅内,加热至 40-80度后,将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红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内煎熬,待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200-250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然后将药油复入锅,先小火后大火不停的搅动。此过程是熬制膏药的一个关键,因熬油适中与否决定膏药的质量。如油熬的不到火候则膏药质量较松,贴着后,受热流动不能固着患部,如熬油大过,不但出膏少,更主要的是使膏药质硬,贴着力小,易于脱落或成废品,熬油恰到好处的标志是滴水成珠。滴水成珠后,立即将锅离火,等油降至200-250度左右时,下黄丹不停的搅动,一般约为5-10分钟。下丹后约3-5分钟做老嫩试验,到位后离火降温,然后将乳香、没药、血竭,细粉下锅搅匀。然后将膏药倾入备好冷水中,浸泡3-7天,每日换水1-2次去火毒。
在制作时也可将去火毒的膏药块放入锅内加热熔化。搅拌均匀,然后掺入细料搅匀,即可进行摊贴和收藏。
3.主治范围
骨折、手术扭挫伤后遗症及劳损外伤。风寒湿邪侵袭引发的颈、肩、腰、腿、关节痛、风湿类风湿等骨伤病用之有立竿见影之效。
4.新法修改
生川草乌各50g、全虫30g、蜈蚣30g、乳香、没药各45g,红花45g、血竭30g、炮山甲45g、透骨草60g,基质1200g。
制法:将上药研粉入基质成膏备用。
5.方剂来源
北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骨灵膏
1.药物组成
细辛10g,徐长卿20g,生川乌10g,木瓜20g,透骨草20g,红花15g,乳香10g,土元10g,栀子10g,灵仙10g,生大黄5g,赤芍15g,红藤10g,冰片5g,麻油240g,松香120g。
2.制作方法
将麻油加温至40-80度时,入松香煎熬至滴水成珠后,离火降温至240-260度入乳香熔化后离火降温70度时,将药末倒入锅入搅拌,约温降至40度时加冰片。
3.主治范围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应骨质增生、腰突症、股骨头坏死、肩周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
4.新法修改
将上药研粉入基质成膏备用。
5.方剂来源
北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骨刺膏
1.药物组成
皂荚300g
2.制作方法
研细粉入基质1000g,收膏备用。
3.主治范围
治疗颈椎、胸椎、腰椎、足跟、膝关节、手指等处骨质增生,
4.注意事项
此膏敷用2次后,局部疼痛可基本消除,但仍需多敷1次,以巩固疗效。
5.方剂来源
北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颈椎病膏药(活血镇痛膏)
1.药物组成
A、生川乌60g,生草乌60g,细辛40g,白芥子40g, 花椒40g,炮山甲40g,沉香40g,乳香50g,没药50g,磁石50g。
B、红花60g,蓁艽60g,独活60 g,川芎60g,当归60g,伸筋草60g,公英60g,透骨草60g,灵仙120g,羌活20g。麻油1000g,铅粉500g。(基质)
2.制作方法
研细粉入基质中,收膏备用。
3.治疗范围
颈椎病。
4.方剂来源
北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腰椎间盘突出膏药
1.药物组成
乳香120g,没药120g, 麻黄100 g,马钱子60g, 生川乌、 生草乌各60g, 骨碎补200g, 自然铜100g, 生杜仲120g, 地龙300g, 血竭120g, 黄连120g, 广丹1500, 香油3Kg
2.制作方法
研细粉入基质中,收膏备用。
3.治疗范围
眼椎间盘突出
4.方剂来源
北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复骨膏
1.药物组成
A、生南星100g, 土鳖虫50g, 生半夏100g, 生马钱子50g, 制乳没、阿魏、肉桂、炮辛各30g。
B、当归、独活、生川乌、生草乌、制白附子、千年见、川牛膝各50g,
2.制作方法
共研细末,加黑膏药(基质)3500g,烊化后摊膏(15 ×15cm),7天换药一次。
3.治疗范围
股骨头坏死
4.方剂来源
北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松樟灵仙膏
1药物组成
A.生马钱子60g 、生川乌75g、生草乌60g、生南星60g、生半夏60g、古月30g、净全虫30g、肉桂30g、蛴螬30g、生白芥子30g、洋金花45g、甘遂30g、土虫50g、血蝎30g、生乳香45g、生没药45g、三七粉30g、炮山甲30g、(辽)细辛45g、七叶一枝花45g、冰片15g、扑尔敏100片、 炎痛喜康150片、共计875g,(扑尔敏、炎痛喜康不计量)
B.蟾酥25g、乌蛇60g、桂枝90g、桑枝90g、生麻黄60g、防乙30g、秦艽45g、生桃仁60g(捣碎)、红花45g、防风45g、苍术30g、鸡血藤90g、当归60g、白芷60g、羌独活各45g、急性子60g(捣碎)、苏木50g 、广龙45g、威灵仙60g、片姜黄50g、牛夕50g、木瓜45g、生香附60g、川芎45g、灵脂60g、透骨草75g、三棱60g、文术60g、穿山龙90g、姜60g、鹿含草60g、寻骨风60,计1879g(稠膏干燥后约50g)。
C.松香540g、 樟脑338g(夏天);462g(冬天)、仙石粉308g、凡士林92.4g、丁香油385毫升(冬天)、氮酮6毫升、薄荷46g。
2.制作方法
(1)、A组药中生马钱子至炎痛喜康分别压细粉过80-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备用。
(2)、B组药乌蛇至寻骨风水煎二次,二次药液混合入蟾酥(捣碎)浓缩成6:1左右稠膏。稠膏低温干燥压成细粉加入1组药粉中,反复过筛,使其混合均匀,密封备用。
(3)、松香压粗粉入桶内,文火加热(或水浴加热)至完全熔化,入凡士林溶化后药粉搅拌均匀,入仙石粉搅拌均匀,加入樟脑搅拌使其完全熔化,最后加入丁香油和氮酮搅拌均匀。
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40g的松樟灵仙膏100贴。
3.主治范围
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股骨头坏死,急性扭挫伤。
4.使用方法
松樟灵仙膏是以松香、仙石粉为基质原料的白膏药。贴前先剪去膏药的四个角,揭去药面上的塑料薄膜,直接贴于患处,贴敷后要用手按片刻。
5.注意事项
1、贴后如皮肤发痒或出现小红疹,乃系药力渗入病灶刺激皮肤所致。发痒严重者,可将膏药暂时揭去,用热毛巾轻拂,切勿用手抓搔,待痒止疹消后再贴。
2、皮肤有开放创口或各种皮肤病者,请勿贴用。
3、孕妇忌贴腰腹部。
4、放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
6.方剂来源
北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消肿2号膏
1.药物组成
生栀子90g,白芷30g,生半夏、生草乌、细辛、制乳没、红花、当归尾各9g。
2.制作方法
共研细末,入基质成膏。
3主治范围
急性挫伤、扭伤。
4.方剂来源
北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灵仙膏
1.药物组成
A:生马钱子60g,生草川乌各50g,蜈蚣30g,全虫30g,肉桂30g,生南星50g,生旱半夏50g,粉甘遂30g,洋金花50g,蛴螬30g,生白芥子30g,土虫50g,血竭30g,生乳没各45g,三七粉30g,炮山甲45g,辽细辛45g,七叶一枝花50g,樟脑45g,冰片20g,麝香1g,扑尔敏100片,炎痛喜康150片,氮酮32毫升。(扑尔敏、炎痛喜康、氮酮不计量)
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共896g。
B:乌蛇60g,威灵仙90g,麻黄 60g,桂枝90g,鸡血藤90g,桃仁45g,红花45g,当归45g,川芎50g,姜黄50g,生地50g,羌活40g,独活40g,蓁艽45g,防风30g,地龙45g,透骨草60g,三棱60g,莪术60g,丹参50g,米壳40g,木瓜45g,伸筋草50g,鹿含草90g,海风藤60g,寻骨风60g,干姜120g。
2.制作方法
B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后用100目筛过滤,将滤液浓缩成流浸膏备用。称取膏药基质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约70度在不断搅拦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70度时入A,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
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45g的灵仙膏100贴。做好的膏药要装袋置于阴凉处保存。
3.主治范围
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急性扭挫伤,风湿类风湿,股骨头坏死。
4.方剂来源
北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颈腰椎骨质增生膏药
1.药物组成
伸筋草、威灵仙、独活、海桐皮、鸡血藤、骨碎补、 海风藤、木瓜、 牛膝、 杜仲、 当归、乳香、 没药、羌活各50克,血竭50克 。
2.制作方法
放入芝麻油3000克内浸泡7天后炸枯滤去渣,再熬致滴水成珠时将樟丹1300克(严格掌握樟丹用量记住量大容易变硬 量小很稀粘不住)慢慢倒入, 不断搅匀成膏,再将血竭50克碾为细末,加入膏中掺匀备用。治疗时将膏药花开,均匀摊于膏布上,贴与增生与突出部位,6天换药一次,一个月一个疗程,连续用两个疗程。
3.治疗效果
一般情况下有效率在百分之95以上, 舒经活络, 散寒通痹 ,活血通络。
4.主治范围
颈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为中老年常见病,主要症状为颈腰及肢体麻木疼痛,每于劳累及受寒加重。本方中伸筋草威灵仙 独活海桐皮 木瓜 海风藤 鸡血藤舒筋活络散寒止痛;骨碎补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牛膝 当归 乳香 没药血竭活血通络 并能直达病所。 此方为大众草药 。经济实惠效果好 。
5.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宋氏膏药
1.药物组成
当归、赤芍、陈皮、麻黄、白介子、山莓、姜半夏 炙乳香、炙没药、生甲片各12克、川断9克、苏木、白芷、肉桂、姜蚕、广木香、透骨草各7克、生南星、朴硝、商陆根各21克、生大黄27克、麻油1000克、樟丹400克。
2.制作方法
用传统膏药制作方法制成膏药外贴。
3.治疗效果
贴敷后30分钟即可止痛见效,疗效显著。
4.主治范围
治疗颈肩腰腿痛。
5.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专治颈肩腰腿痛的外用药方
1.药物组成
生川乌、生草乌、川芎、当归、红花、杜仲、续断、桑寄生、威灵仙、伸筋草、桂枝、秦艽、独活、苍术、鸡血藤各30克、细辛、生马钱子各20克。
2.制作方法
碾为粉用醋浸湿敷,或浸酒外搽。
3.治疗效果
这是河南中医学院周教授的一个外用药方,效果特别好。
4.主治范围
治疗颈肩腰腿痛。
5.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专治颈肩腰腿痛的神奇外敷药方
1.药物组成
威灵仙、透骨草、南星、川乌、草乌、细辛、马钱子、洋金花、蛇床子各200克、乳香、没药各150克、白芥子800克、共为细粉。
2.制作方法
每次取适量用凉水拌成糊状外敷一小时,有热感正常。3天用一次。
3.主治范围
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属风寒湿的均可治疗,一次见效。
4.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展筋定痛散
1.药物组成
生川草乌10g生半夏10g没药12g乳香10g儿茶12g炙马钱子15g 透骨草15g 伸筋草15g 三七6g 麻黄15g
2.制作方法
用法共为末陈米醋调缚外加红外线照射。
3.主治范围
腰椎增生,颈椎增生,骨刺,跌打损伤,风寒湿痛引起的疼痛不止。
4.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腰椎间盘突出膏
1.药物组成
生乳香60 生没药60 麻黄50 生马钱子30 生川乌 生草乌各30 骨碎补100 自然铜50 生杜仲60 地龙150 威灵仙30 熟地30 血竭60 黄连60 艾叶15 番泻叶40 樟脑 冰片各20
2.制作方法
上药总量3倍的麻油浸泡7天,下划线者加工成120目细粉后下,油炸提取,下丹成膏,加入药粉即成!
3.主治范围
腰椎间盘突出
4.治疗效果
此方是我在临床上应用多年的验方,专门用于腰椎间盘突症,疗效绝佳!
5.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椎间膏
1.药物组成
A、制马钱子25-35g 全蝎20-30g 穿山甲20-30g 人参20-30g 三七20-30g 天麻20-30g 杜仲20-30g 生川乌20-30g 生草乌20-30g 鹿角胶15-25g 威灵仙15-25g 白芷15-25g 海桐皮15-25g白芥子15-25g 乳香15-25g 没药15-25g 地龙15-25g 蕲蛇15-25g 活血龙15-25g 川芎15-25g 当归15-25g 蜈蚣10-25g葛根5-15g 雪上一枝蒿5-15g;,研粉 。
B、松香1000g 樟脑220-280g;
C、薄荷脑20-30g 麝香2-3g(或氮酮20-30ml)。
2.制作方法
先取B组药物捣碎混匀,放入瓷杯或瓷碗内,置于热水中加热溶化,即成膏基,然后加入A组药粉充分搅匀,冷却至65-75时,最后加入C组药物,搅匀后即可进行摊膏,制成膏药外敷。
3.主治范围
能有效迅速地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减轻或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并减少了复发机会。
4.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腰椎间盘突出散剂
1.药物组成
蔓荆子、刘寄奴、红花、防风、木香、透骨草、生甘草、独活、白芷、没药、牛蒡子、川断、姜活、生盐各60克。
2.制作方法
将以上药打成细碎粉,加上生盐掺匀放在碗里蒸热,趁热用布包住烫患处,凉了贴在患处,每天早晚一次,一剂分2-4贴,等干了就可以拿下来。可反复蒸用,三四天一剂药,用两三剂就能痊愈了。生盐就是没有加工过的盐,那种腌制咸菜的。
3.治疗效果
我几年前得腰椎间盘突出,腰痛得很难受,行走约十多分钟就要蹲下来,看了很多医生都不能根治,后来以前的同事给我这个药方,说用了就好,我用两剂腰就不痛也能正常行走。
4.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腰椎间盘突出外用方
1.药物组成
生川乌、生草乌各10、马前子12、三七20、甲珠6、海马10、木香10。
2.制作方法
研为细末,醋调敷患处,2天1换。急性期,慢性期均要配合使用本外用方。
3.治疗效果
本秘方是中医世家杨氏(当代传人杨恩梅)家传15代的专治腰椎间盘突出的特效秘验方,今献出,望能为更多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造福。
4.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外敷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1.药物组成
海马10克、川山甲、地龙、鳖甲、人参、三七、细辛、龙骨各6克、血竭、樟脑、没药、朱砂、牛膝、熟地、莪术、全蝎、蜈蚣、马钱子、麦冬各2克。
2.制作方法
按比例配药粉碎,过100目筛,搅匀。每次取60g为一付药,用蜂蜜调成糊状,贴于腰部病变患处。每付药贴3天,八付为一疗程。一般不需配合服用其它药物。
3.治疗效果
滋肝补肾、舒筋通络、祛风散寒、收敛固涩。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4.方剂来源
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0例(中医外治杂志)
治疗腰突外敷方(一名老中医临床应用过三十年的验方)
1.药物组成
四生散(生草乌 生川乌各9克生南星 生半夏各15克,研未)30 克 、 小驳骨(接骨木) 、
骨碎补,乌梅、玄参、红花、细辛,全蝎各10克 、樟脑15克、 当归20 克、水蛭提取液200克(药店有售)。
2.制作方法
将药研粉,每天取30克,用10毫升水蛭提取液和山西陈醋调匀外敷,每天一次。10天一疗程。治疗腰突效果显著,特别是腰突引起下肢麻痹,更加有效。外敷方法直达病灶,副作用小,如有有过敏的,可增加扑尔敏,减少过敏现象。
3.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椎间盘突出的绝妙方
1.药物组成
生马钱子,乳香,没药,麻黄,干红辣椒各等量。
2.制作方法
粉成细末,用酒调和,外敷患处,用保鲜膜包住,每次1小时即可,也可做成膏药,或者配合蜡疗,泥疗等使用。
3.治疗效果
这是岳家草堂的常用方,是在传统九分散里加上辣椒,是我们诊所用过多年的常用效方,效果非常好 。不要觉得配方简单就忽视它。对症状明显的,一次基本上就见效。
4.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活血膏治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
1.药物组成
血竭、川芎各30克 、乳香、 没药、 地鳖虫、急性子、玄胡、地龙、 儿茶、天花粉、 白芨、 明矾、 生半夏、生川乌、 生草乌、 生南星各20克、肉桂、公丁香各15克、川椒10克、 樟脑、 冰片各5克。
2.制作方法
研粉,与蜂蜜调成糊状,置纱布上敷患处,绷带固定,3—5日换一次。
3.主治范围
治疗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证,效果极好。
4.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治疗肩周炎的外敷良方
1.药物组成
三七15克、红花、桂枝、川乌、草乌、牛膝,马钱子,当归、鸡血藤、透骨草各10 克,盐750克。
2.制作方法
将诸药研末,和盐一起炒热后装入布袋,选择肩髑、肩贞、曲池、外关等穴位或部位外敷,温度以能忍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敷20~30分钟,5日为1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 2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
3.主治范围
有通络活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等作用,对肩周炎有较好疗效。
4.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狗皮膏(药典)
1.药物组成
生川乌80克 生草乌40克 羌活20克 独活20克 五加皮30克 青风藤30克
防风30克 威灵仙30克 苍术20克 蛇床子20克 麻黄30克 小茴20克 肉桂10
当归20克 赤芍30克 木瓜30克 苏木30克 川芎30克 白芷30克 乳没60克
丁香15克 高良姜10克 冰片.15克 樟脑30克
细料:乳没60克 丁香15克 肉桂10克 高良姜10克 冰片15克 樟脑30克研细末。
2.制作方法
用麻油1750克浸泡春秋5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哭去渣,加入黄丹,滴水成珠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3.主治范围
跌打损伤 闪腰岔气 脘腹冷痛。 寒湿带下 积聚痞块。
4.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
附桂紫金膏(恒春茂)
1.药物组成
生地31克 全当归31克 桂枝31克 麻黄31克 白芷31克 甘草31克 苍术31克
枳壳10克 五加皮10克 莪术10克 桃仁10克 山柰10克 川乌10克 草乌10克
乌药10克 制首乌10克 三棱10克 细辛10克 柴胡10克 防风10克 牙皂10克
川芎10克 刘寄奴10克 灵仙10克 羌活10克 赤芍10克 小茴10克 香附10克
荆芥10克 青风藤10克 藁本10克 续断10克 独活10克 连翘10克 天雄250克
血竭1团。
细料:肉桂31克 麝香1克 广木香10克 冰片12克 樟脑10克 乳没20克
2.制作方法
用麻油2000克浸泡春秋5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丹 1000
克滴水成珠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用时烘化贴于患处。将上药研极细末,搅入膏内,
用时先将膏药在火上烘溶贴于患处。
3.主治范围
风湿风寒 劳伤瘫痪 积聚痞块 流注瘰疬 寒湿脚气 鹤膝酸痛 疝气遗精等。
4.使用注意
孕妇, 皮损, 非寒湿者禁用。
追风膏(恒春茂)
1.药物组成
当归31克 川芎31克 千年健31克 桑白皮31克 五加皮31克 苍术31克 川乌31
川乌31克 杜仲31克 血藤31克 高良姜31克 白芨31克 天麻31克 生姜166克
桑寄生31克 刘寄奴31克 狗脊31克 僵蚕31克 附片31克 续断31克 艾叶31克
地枫皮31克 麻黄41克 独活31克 桂皮41克 马钱子41克 乌药31克
苍耳子62克 大葱166克 血竭5克
细料:生半夏31克 肉桂31克 白胡椒20克 血竭20克 儿茶20克 乳没82克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5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
丹 125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3.主治范围
风湿风寒 四肢麻木 肢体疼痛
4.使用注意
孕妇, 皮损及非寒湿症禁用。
跌打损伤膏(恒春茂)
1.药物组成
当归50克 川芎20克 白芨30克 赤芍30克 大黄40克 苍术30克 血藤30克
郁金20克 高良姜30克 刘寄奴30克 五加皮30克 青木香30克 羌活30克
黄柏30克 血竭30克 血竭30克 姜黄30克 寄生30克 三棱30克 莪术30克
红花20克 桃仁20克 川牛膝30克 玄胡30克 秦艽30克 防风30克 白鲜皮30克
大葱白160克
细料:制自然铜30克 乳没80克 血竭20克 儿茶20克 冰片10克 樟脑10克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5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丹 125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3.主治范围
跌打损伤 皮损流血
4.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
活血止痛膏(成方)
1.药物组成
生川乌80克 生草乌80克 细辛80克 白芷80克 威灵仙80克 栀子80克
红花80克 独活80克 麻油2000克 黄丹1000克
细料:辣椒20克 干姜10克 甘松10克 丁香20克 肉桂20克 樟脑40克 冰片5克
乳没40克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0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入黄丹
100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扭伤挫伤 风湿骨痛 腰酸背痛。祛风散寒 活血止痛
5.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宝珍膏(成方)
1.药物组成
生地20克 苍术20克 枳壳20克莪术20克 桃仁20克 山柰20克五加皮20克
当归20克 川乌20克 陈皮20克 乌药20克 三棱20克 大黄20克 制首乌20克
草乌20克 柴胡20克 南星20克 香附20克 荆芥20克 白芷20克 海风藤20克
藁本20克 续断20克 独活20克 麻黄20克 甘松20克 连翘20克 高良姜20克
川芎20克 附子20克 小茴20克 细辛20克 肉桂15克 木香15克 血余炭20克
乳没40克 冰片20克 樟脑20克
细料:丁香15克 肉桂15克 樟脑20克 冰片20克 高良姜20克 乳没40克 细辛20克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0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
丹100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上药研细末后加入膏药内。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治风湿性关节炎 跌打损伤
5.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镇痛祛寒膏(孙大海)
1.药物组成
生川乌50克 生草乌50克 细辛25克 高良姜15克 老姜25克
细料:肉桂25克 丁香15克 白胡椒10克 樟脑10克 研细末。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1000克浸泡,春秋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丹500
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寒湿冷气凝于四肢关节;小腹两侧,腰部冷痛
5.使用注意
孕妇及皮肤过敏者。
祛湿除痹膏(孙大海)
1.药物组成
白芷50克 生川乌100克 生草乌100克 生南星100克 法夏100克 大黄50克
甘松50克 血余炭100克
细料:山柰30克 乳没50克 樟脑50克 冰片10克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0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丹
100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一切扭伤疼痛 风湿关节痛。
5.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腰痛膏(孙大海)
1.药物组成
生川乌30克 生草乌30克 肉桂30克 干姜30克 白芷20克 生南星20克
细料:樟脑50克 丁香20克 研细末。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丹克滴
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寒痹劳伤型腰腿疼痛。温经散寒 活血通络 行滞镇痛
5.使用注意
孕妇及皮肤过敏者。
定痛膏(孙大海)
1.药物组成
马钱子100克 麻黄300克 自然铜30克 枣皮30克 防风30克 桂枝30克
木瓜30克 牛膝30克 甘草30克 羌活30克 独活20克 千年健30克
杜仲30克 血余炭50克
细料:生乳没200克 血竭50克 田七10克 樟脑50克研细末。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20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丹
100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风寒湿痹 筋脉不舒 四肢麻木 腰疼腿疼 跌打损伤 瘀血着痛(风湿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 颈椎病 肩周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梨状肌损伤 坐骨神经痛)。
祛风散寒, 活血止痛。
5.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
腰痛膏(孙大海)
1.药物组成
杜仲15克 牛膝15克 狗脊50克 寄生50克 土鳖15克 鸡血藤50克 苁蓉15克
川乌50克 草乌50克 续断15克 党参30克 黄芪30克 当归30克 玄胡30克
威灵仙30克 枸杞15克 南星50克 赤芍30克 马钱子50克 血余炭150克
细料:干姜10克 白芷15克 细辛15克 丁香15克 肉桂15克 樟脑50克 乳没50克
研细末。
2.制作方法
将上药用麻油4000克浸泡春秋7日夏4日冬10日,用武火熬开,文火熬枯去渣,加入黄丹
1000克滴水成珠半冷却后加入下药细末搅匀摊于纸上。
3.使用方法
用时烘化贴于患处。
4.主治范围
腰肌劳损,腰部酸痛,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各类腰痛。
5.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张氏颈椎病膏药贴
1.药物组成
干姜30蜈蚣25穿山甲25白僵蚕25威灵仙25肉苁蓉25熟地黄25青风藤25丹参20蟾酥20黄芪30
2.制作方法
将上面药物研为粉末,掺入膏药基质中。
3.主治范围
颈椎病
4.方剂来源
发明专利申请一
张氏蜂毒风湿膏
1.药物组成
蜂毒20干姜25肉桂20附子30骨碎补25五灵脂20急性子15
2.制作方法
将上面药物研为粉末,掺入膏药基质中。
3.主治范围
风湿病
4.方剂来源
发明专利申请
秦氏滑膜炎
1.药物组成
地骨皮15无名异15乳香20没药20生附子15生南星15生半夏15防风15生川乌15
生草乌15冰片60
2.制作方法
将上面药物研为粉末,掺入膏药基质中。
3.主治范围
膝关节滑膜炎,滑囊炎各关节部位的滑膜炎均有特效。
4.方剂来源
发明专利申请
杨氏股骨头坏死膏
1.药物组成
A马钱子40木鳖子40槐枝60桑枝60透骨草40藤黄40苏木40白附子30骨碎补40姜黄40独活40川牛膝30
B生川乌30生草乌30生南星30水蛭60细辛30阿魏30肉桂30白芥子30制乳香30
制没药30
C血竭30麝香20冰片30樟脑30
2.制作方法
A组药材在油中炸枯,加入黄丹熬成膏药,再把B组细粉加入膏药,最后摊膏药时再加入C组药粉。
3.主治范围
股骨头坏死
4.方剂来源
发明专利申请
白佛寺颐养斋上百年的老膏药(虎方)
1.药物组成
羌活25克 独活25克 鸡血藤60克 川芎35克 赤芍35克
灵仙40克 当归30克 牛膝35克 葛根30克 苍术20克
防风20克 防已20克 秦艽30克 骨碎补35克 狗脊35克
萆薢20克 干姜30克 黄芪40克 生首乌40克 川断35克
龟板20克 桃仁30克 木瓜30克 米壳25克 伸筋草35克
透骨草40克 红花30克 麻黄40克 杜仲30克 五加皮20克
桂枝60克 苏叶20克 白芍35克 川乌35克 草乌35克
半夏35克 马钱子40克 乳香30克 没药30克 *蜈蚣20克
全虫20克 炮山甲30克 乌蛇40克 地龙20克 血竭20克
木香20克 丁香20克 白芥子20克 元胡30克 阿魏40克
细辛30克 肉桂20克 三七20克 儿茶20克 薄荷冰60克
冰片20克 樟脑130克
2.制作方法
第一个方法:全部的中草药粉碎后,用窗纱过筛备用。剩的粗药约小半斤入香油文火炸半小时,去掉药渣后加入松香煮沸至完全融化,再加入粉碎的细药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黄丹小火一个方向搅30分钟,最后再加入冰片樟脑薄荷冰再搅10分钟。离火后凉一会就可以摊膏药了。按45克一贴能出100贴膏药,1贴贴5天,好像是贴5次是一疗程,绝大部分都是两疗程贴好的。
第二个方法:*点后的草药粉碎成药粉备用。*点前的草药水熬三次,把三次的药液合并再熬到剩一斤左右的浓缩液,也就是我们说的清膏。加入松香煮沸至完全融化,再加入粉碎的药粉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黄丹小火一个方向搅30分钟,最后再加入冰片樟脑薄荷冰再搅10分钟就行了。
3.治疗效果
曹州白佛寺颐养斋的老膏药,一百几十年四五代了,它的整个家族几十人都干这行,在山东、河北、东三省及东南亚很多地方都有膏药店。白佛寺老膏药熬工比较独到,疗效传得神乎其奇神,99%的颈肩腰腿痛患者都是两三疗程治愈。
4.主治范围
颈肩腰腿痛
白佛寺颐养斋上百年的老膏药(龙方)
1.药物组成
马钱子35克 甘遂20克 苍术20克 姜黄30克 干姜25克
骨碎补20克 元胡20克 威灵仙35克 防风20克 鸡血藤35克
蓖麻子20克 伸筋草20克 胡椒20克 菖蒲30克 鹿含草20克
川芎30克 羌活30克 独活30克 大黄30克 桃仁20克
红花25克 透骨草20克 半夏25克 川乌30克 草乌30克
乳香30克 没药30克 *全蝎20克 蚯蚓30克 白花蛇30克
土鳖30克 水蛭20克 蜈蚣20克 血竭20克 肉桂20克
芒硝30克 雄黄30克 阿魏30克 细辛20克 冰片15克
薄荷冰45克 樟脑60克
2.制作方法
第一个方法:全部的中草药粉碎后,用窗纱过筛备用。剩的粗药约小半斤入香油文火炸半小时,去掉药渣后加入松香煮沸至完全融化,再加入粉碎的细药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黄丹小火一个方向搅30分钟,最后再加入冰片樟脑薄荷冰再搅10分钟。离火后凉一会就可以摊膏药了。按45克一贴能出100贴膏药,1贴贴5天,好像是贴5次是一疗程,绝大部分都是两疗程贴好的。
第二个方法:*点后的草药粉碎成药粉备用。*点前的草药水熬三次,把三次的药液合并再熬到剩一斤左右的浓缩液,也就是我们说的清膏。加入松香煮沸至完全融化,再加入粉碎的药粉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黄丹小火一个方向搅30分钟,最后再加入冰片樟脑薄荷冰再搅10分钟就行了。
3.治疗效果
曹州白佛寺颐养斋的老膏药,一百几十年四五代了,它的整个家族几十人都干这行,在山东、河北、东三省及东南亚很多地方都有膏药店。白佛寺老膏药熬工比较独到,疗效传得神乎其奇神,99%的颈肩腰腿痛患者都是两三疗程治愈。
4.主治范围
颈肩腰腿痛
治腰椎间盘突出的好膏药
1.药物组成
生地,苍术,枳壳,五加皮,莪术,桃仁,山奈,当归,川乌,陈皮,乌药,三棱,大黄,首乌,草乌,柴胡,防风,牙皂,刘寄奴,川芎,官桂,羌活,威灵仙,赤芍,天南星,香附,荆芥,白芷,海风藤,藁苯,续断,高良姜,独活,麻黄,甘松,连翘,肉桂,附子,木香,血余,茴香乳香,没药,细辛各9克.狗胫骨一对,最好要后腿的.
麝香,冰片,樟脑,阿魏各9克.做为细料,临用时下或膏药去完火毒后下.
纯香油4斤,黄丹按油熬好后1:0.5的比例下.
2.制作方法
常规黑膏药熬法.
3.主治范围
腰椎间盘突出
4.方剂来源
这是我从一部老书上找的自己又加了几味药,试了几次,效果显著.临用时加点云南白药粉,疗效更好.为止皮肤过敏可适当加点扑尔片研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