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腱鞘囊肿,中医称胶瘤,又名筋结。是腱鞘部发生的囊状肿块,多发生于青壮年,女多于男,部位以腕关节为多见,也可发生于手指背侧及掌面,足趾及胭窝等,本病不需内服药。
消囊糊
【组成】红花3g,桃仁2g,山栀子4g,川考3g,赤芍g,电角刺3g,乳香3g,没药3g,三校g,莪术2g,桂枝2g,当归2g
【制用法】以上药晒干或焙干,研极细粉末过筛,密封备用。视肿块部位大小,取适当粉末,加少许白面粉及适量白酒,共调拌均匀,呈稠糊状,外敷于肿块上,厚度约1-2毫升为好,外加1小块塑料薄膜覆盖,再以绷带包扎固定,松紧适宜,以每晚换药1次为妥。
【功效】腱鞘囊肿。
【出处】中西医结合杂志
乳没散
【组成】乳香10g,没药10g,血竭10g,丁香10g,肉桂g,小青皮10g,樟脑7g
【制用法】上药研末外敷,再用消炎止痛膏粘贴,每次2~3天。一般粘贴10次左右获效,囊肿在浅表的疗程显著。
【功效】腱鞘囊肿
【出处】《祖传秘方大全》
徐长卿酊剂
【组成】徐长卿全草(干品)200g
【制用法】将上药置于50%酒精500毫升中浸泡10天即可。局部常规消毒,用不锈钢针穿刺囊肿,如梅花样,力求把囊肿刺透,然后用该酊剂棉球做湿敷,加盖敷料,并用胶布固定,隔日治疗1次。
【功效】腱鞘囊肿
【注意事项】适当加入药液,以使棉球经常保持一定湿度。
【出处】经验方
红酒方
【组成】红花15g,白酒100g
【制用法】红花放入热酒内浸透,然后速将红花取出放入患处,反复搓擦,1日数次
【功效】腱鞘囊肿。
【出处】《百病良方》
五密散
【组成】五倍子50g,密陀僧5g
【制用法】共研细末,陈醋调匀外敷,外以膏药贴之。
【功效】腱鞘囊肿。
【出处】《家用良方》
指针疏导法
【操作法】以拇指(小囊肿用Ⅰ拇指,大囊肿用2拇指)指腹代针按压在囊肿上,其余4指握住患者肢体,由小到大均匀加力揉挤,呈螺旋形疏导,当指下感到囊肿较前变软时,便猛加力挤压囊肿,至指下有囊肿破溃感时,再由大到小均匀减力,并以囊肿中心为圆心,向四周做画圆状揉按疏导,60~70次,令囊液均匀分布于组织之间,以利囊肿迅速消散和吸收。
【功效】腱鞘囊肿。
【出处】北京中医
芒硝蒜黄糊
【组成】芒硝30g,大蒜子5粒,生大黄粉3g
【制用法】将芒硝溶于温水内,再将大蒜子捣碎,纳大黄粉,3者调匀成糊状,敷于患部,每天1次。
【功效】腱鞘囊肿。
【出处】江西中医药
针刺法
【操作法】局部常规消毒后,固定囊肿,用三棱针刺破囊肿,以刺破囊壁为度,继而出胶胨样囊液。
【功效】腱鞘囊肿。
【出处】湖北中医杂志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