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的杨张张扬
5月2日 · 头条健康原创作者
徐嵩年(1909—2003),1936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承丁甘仁长孙丁济万,深得其教。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创始人。曾任上海市中医学会肾病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委员。
慢性肾炎(肾病型),早期水肿较明显,辨证往往属水湿浸渍型;如迁延日久,长期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则临床表现往往以脾肾亏虚型多见。此外,下虚上盛型多见于慢性肾炎高血压型的患者;肾虚络损型多见于慢性肾炎混合型血尿长期不愈者;肾气不固型大多属慢性肾炎隐匿型或蛋白尿长期不能控制者;正虚邪盛型又多数属伴尿毒症者。
一、水湿浸渍型
证见水肿,面色苍白,神倦,怕冷,腰酸,胸闷(胸水),腹胀(腹水),气急,小便不利,脉沉弦,苔薄,舌胖等。实验室检查: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胆固醇升高。一般见于慢性肾炎肾病型。治宜宣通肺气,健脾行水。
麻黄9g,桑白皮15~30g,白术15g,防风15g,防己15g,五加皮15g,陈皮12g,茯苓皮30g,大腹皮15g,椒目4.5g,赤小豆30g,青葱10支。
【加减法】
1.咽痛口干者,加天花粉30g、玄参15g。
2.小便不畅者,选用商陆12g、见肿消30g、竹节茶1节、滋肾通关丸15g。
3.腹胀便秘者,加鸡内金9g、生大黄(后下)6~9g。
4.腹胀便溏,疲乏倦怠者,加生晒参3g,煎汁饮服。
【选方】
疏凿饮子、己椒苈黄丸、独参汤。
桑白皮
二、脾肾亏虚型
证见水肿早退暮重,按之凹陷,尿量不少,贫血,怕冷,神疲力乏,头晕耳鸣,腰酸腰痛,纳呆便溏,舌淡苔薄,脉沉细。实验室检查见大量尿蛋白,血浆蛋白常降低在3g以下,血沉增快,一般见于慢性肾炎肾病型。治当益气健脾,温肾利水。
紫苏15~30g,黄芪15~30g,苍白术各9g,防己15g,绿豆60g,茯苓皮30g,椒目4.5g,陈皮12g,生薏苡仁18g,赤小豆30g,熟附子(先煎)9g,紫衣大蒜5枚。
【加减法】
1.小便赤涩不利,或热痛者,去熟附子,加滋肾通关丸(包煎)15g、车前子(包煎)15g、车前草30g。
2.元气大虚,血浆蛋白浓度明显降低(3g以下)者,吞服河车粉及生晒参粉各3g,或用乌鲤鱼汤作为辅助治疗。
3.尿蛋白流失不能控制者,加覆盆子30g、补骨脂15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等温肾固涩。
【选方】
黄芪补中汤、温阳利水汤、乌鲤鱼汤。
黄芪
三、下虚上盛型
证见头痛,头晕,腰酸,面热火升,耳鸣目糊及失眠等症,血压常持续在180~160/110~90mmHg。本型并无水肿,或下肢可伴轻度水肿,舌苔薄黄或薄白,脉细弦或弦数。实验室检查见有蛋白尿,少量红细胞。一般都见于慢性肾炎高血压型。治宜滋阴潜阳。
黄精30g,玄参15g,桑椹子30g,川芎9g,黄芩15g,炙龟甲15g,知母12g,黄柏12g,青木香12g,补骨脂15g,杜仲15g,桑寄生3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
【加减法】
1.收缩压高,不能下降者,加山羊角(先煎)15~30g;舒张压高,不能下降者,加失笑散(包煎)15g。西药复降片或盐酸可乐定亦可服用。必要时可吞服羚羊角粉,每次0.3g,一日1~2次。
2.胆固醇高者,加虎杖30g;血脂高者,加生山楂30g、茶树根30g。
3.肌酐高,肾功能不全者,加生大黄9g、白金丸(白矾、郁金,包煎)4.5g、绿豆衣30g、丹参30g、熟附子9g、羚羊角粉(吞服)0.3g,减桑寄生、补骨脂、桑椹子等。
【选方】
二仙汤、大补阴丸、地黄饮子、济生肾气丸。
桑椹子
四、肾虚络损型
证见贫血,倦怠,眩晕耳鸣,腰酸腰痛,血压升高,舌淡苔薄,脉细。本型患者病史较长。实验室检查可见尿蛋白、红细胞交替出现,有肾功能损害。一般见于慢性肾炎混合型。治当益肾补虚,和营养络。
怀山药30g,当归12g,熟地15~24g,炙甘草9g,萸肉12g,杜仲12g,菟丝子15g,石龙芮15~30g,马鞭草30g,益母草30g,小石韦15~30g。
【加减法】
1.气血亏虚,耳鸣眩晕者,加枸杞子12g、生晒参3g,煎汁代茶。
2.血压偏高者,选加山羊角15~30g、黄芩15g、青木香12g、黄柏12g、失笑散(包煎)15g、龙骨30g、牡蛎30g等。
3.肌酐高,肾功能不全者,选加生大黄9g、六月雪30g、绿豆30g、生草9g等;肾阳虚明显者,加熟附子9g。
【选方】
大补元煎、无比山药丸。
杜仲
五、肾气不固型
本型并无明显的临床见证,主要表现为有长期蛋白尿;或因咽喉炎、感冒及皮肤感染,而使尿蛋白丧失加剧;或出现轻度浮肿,头昏,腰酸,耳鸣,怕冷等。亦有除尿蛋白外,还伴有血尿。一般见于慢性肾炎隐匿型或肾病型水肿虽退而长期有蛋白尿者。治宜温肾固涩。
怀山药30g,制首乌18g,熟地18g,苍术15g,知母12g,黄柏12g,蝉衣9g,益母草30g,覆盆子30g,补骨脂15g,杜仲15g,核桃肉15g。
【加减法】
1.腰痛者,加细辛3g、扦扦活30g。
2.咽痛、感冒者,加蒲公英30g、板蓝根30g、七叶一枝花15g,减补骨脂、覆盆子;或改用急性肾炎风热型的清利方治疗。
3.皮肤感染者,加地肤子30g、白鲜皮15g、苦参12g。
4.伴有血尿者,选加桑椹子30g、炙龟甲15g、马鞭草30g、大小蓟各30g、琥珀粉(吞服)3g等。
【选方】
大补元煎、无比山药丸。
来源:本文选自《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徐嵩年学术经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邓跃毅。人卫中医编辑整理。
声明:文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