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每天都要面对的补液问题,如果每个病人都要按公式去计算,岂不是太麻烦,费时,又不一定准确。能不能找到比较简约方法,摆脱繁琐费时计算呢?我来告诉大家一些实用方法,也许,对您有用。 一、液体量的计算:腹部外科手术后,要计算二个量, 1、生理需要量,以体重60公斤为例,每天2000一2500毫升水。 2、额外需要量,最常见就是胃肠减压,胆道引流等,这个量通常就认为大概500左右。 所以,每天输液2500不少,输3000不多。不用刻意计算,闭着眼睛,都没有大问题。 体温升高一度,失水300毫升,通常,这个量忽略不计。 二、关于能量计算:以60公斤体重为例,不活动需要每天1200卡路里热量,一般人活动需要2600卡路里,重体力劳动需要3600卡路里。显然,补充糖不够的,短期内没有太大关系,如果长期禁食,就要比较精确计算能量了。葡萄糖浓度可以达到15一20%,没有营养袋混合液体,可以在10%葡萄糖瓶内,加入50或25%高糖60一80毫升。脂肪乳也可以提供能量。 三、氨基酸怎么输入:氨基酸作为补充蛋白质成分,氨基酸最好混合糖,脂肪乳输入。如果不能混合,也要先输糖后输氨基酸,否则,氨基酸就被能量燃烧掉了! 一定要知道热卡比,150:1 ,既150卡热量比1克氮,氨基酸才不被热量燃烧掉。6.25克蛋白质产品1克氮。假如一瓶氨基酸约18克,就产生约3克的氮,需要450卡热量,要110克糖(1克糖产生4.1 卡热量)。 2、关于维生素C补充:一般不要超过1克,大剂量是没有道理的!除非坏血酸病。 3、怎么样判断病人缺水多少:临床医生,面对最多就是如何判断缺水多少,补多少的问题。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掌握一些简易、快速的判断方法,非常实用!问口渴程度,看舌湿润程度,观察尿量及颜色,就能判断出轻、中、重度缺水。 (1)、轻度缺水:轻度口渴,舌仍然湿润,尿量少于1500,尿色淡黄。 (2)、中度缺水:明显口渴,舌干无唾液,尿量减少1000左右,尿色加深。 3、重度缺水:极度口渴,嗓子冒烟,伸舌头,舌头干的打卷,尿量600毫升左右,尿色深茶色。 实例:急性胰腺炎,住内科2天,会诊时,病人口渴的说,我要喝二盆水,重度脱水上述表现。 四、严重缺钠补充:多见于胆管引流老年人。老年人肾脏功能减退,保钠功能差,易发生缺钠,可以用2%高渗钠盐水。另外,及时,或尽早夹闭引流管,尽早进食,可迅速改善缺钠状态。 五、盐水的使用:盐水最常用是抗菌素溶液,严禁单纯输入不含糖液体,我在一家医院会诊,就看到,输入500毫升盐水,既不能提供能量,身体内有不缺盐!不知道是什么思路。 六、如何估计液体输入完毕:一般情况下,液体尽可能白天输入完毕,太晚干扰病人休息。告诉大家一个简便计算方法,每分钟一滴24小时进入液体100毫升,10滴1000毫升,30滴3000毫升,以此类推。如果3000液体要在白天12小时输入,每分60滴。和公式计算相差无几。 七、液体排序:比较重的病人,医生要把液体输入先后排序,护士按照拍好编组输入。能够很好体现医生的治疗意图。 八、前一天没有输完液体,要重新计算液体量,不得累加。 九、宁干勿湿:身体可以缺点水,不能把液体补过量。 十、大液体,小液体:我们把补充水分的液体,叫大液体;如10%葡萄糖,500毫升糖盐水等,把抗菌素,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等输速度较慢称之为小液体。液体量较大时,必须建立二个静脉通道,一个输小液体,一个通道输大夜体,一个通道会影响补充水分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