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临症治病--头痛--名医名方
2019-06-05 20:13:03
临症治病--头痛--名医名方:李妍怡教授治疗头痛的佛手定痛汤:岷当归30 g,川芎 20 g,白芷 10 g,细辛 3 g,羌活 10 g,荆芥10 g,防风 10 g,薄荷 10 g,白芍 15 g,僵蚕 15 g,甘草5 g。
方中加大活血化瘀的力度,重用当归、川芎。当归使用甘肃道地药材岷当归,性温味甘,归心、肝、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效,可促进气机调畅,气行血行,瘀血当化,则头痛方止;川芎味辛性温,上行头目,下达血海,为血中气药,行气开郁,理气止痛,“血因风郁,得芎入而血自活,血活而风自灭,则头风头痛可除”。此 2 药共为君药。羌活性辛温、苦燥,辛能祛风,温能散寒,苦能燥湿,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之效,发散之力强劲,能散太阳经风寒湿之邪;白芷辛散温通,芳香上达,善能治疗头痛,对邪入阳明、前额和眉棱骨疼痛者止痛之力较强。此 2 味共为臣药。细辛味辛,性温,有小毒,能祛风散寒,通痹散结,发郁火,散水气,为治疗疼痛要药,“入足厥阴少阴血分,治少阴头痛如神,亦止诸阳头痛,诸风通用之”;荆芥性微温味辛,芳香而散,气味轻扬,性温而不燥,以辛为用,以散为功,偏于发散上焦风寒,又入于血分,可发散血分郁热;防风气味俱升,性温而润,善走上焦,以治上焦之风邪,又能走气分,偏于祛周身之风,且能胜湿,与荆芥配为药对,相须为用,并走于上,发散风寒、祛风胜湿之力增强;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胆经,具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疏肝解郁、清利头目之效,其之凉可制川芎、防风之温燥,又能兼顾风为阳邪;僵蚕为虫类要,味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具有祛风止痉止痛之效;蔓荆子味辛、苦,性微寒,归膀胱、肝、胃经,可清肝经风热,清利头目,止头痛;白芍性微寒、味微苦,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作用,用之以增强当归、川芎养血活血之效,又可防诸祛风药及虫类药物之辛燥太过。以上 7 味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药,顾护中焦,调和诸药。
伴夜寐不安者,多为肝气横逆,上犯于心,心神失养,参以首乌藤、珍珠母、五味子安神助眠;伴心烦焦躁者,多为思虑过度,耗伤阴血,心肝失养,神魂不安所致,伍炙甘草、浮小麦、大枣、栀子、淡豆豉以清热除烦、养心安神;伴头晕目眩者,系肝阳化风、上扰清空所致,加半夏、白术、天麻、葛根平肝息风止眩。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