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脾血瘀,水湿内困。
【治法】疏肝理脾,行气活血。
【方名】舒肝饮。
【组成】鳖甲16克,丹参13克,茯苓13克,白术10克,当归身10克,白芍10克,泽泻10克,郁金9克,青皮6克,枳壳7克,木香5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聪甫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肝气虚,脾阳弱,气血两亏。
【治法】温阳补气养血。
【方名】补肝汤。
【组成】附子9克,白术9克,白芍9克,桂枝6克,炙甘草4.5克,青皮4.5克,陈皮4.5克,当归12克,鸡血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柴国剑方(实习编辑:刘媛)
肝硬化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临床上对于肝硬化的治疗原则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同时要通过综合性的治疗方法达到治疗肝硬化的目的,今天就向大家介绍的就是肝硬化治疗中药药方。
(1)水湿内阻型:属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轻症,症见腹胀如鼓,按之坚满,或如蛙腹,两胁胀痛,胸闷纳呆,恶心欲吐,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红,苔白腻或薄白,脉弦细。
治则:运脾利湿,理气行水。
药方:胃苓汤加减。苍术、厚朴、泽泻、陈皮、木香、柴胡云苓、白术,车前子。若体实而腹水多者,可配黑白丑粉、禹功散、十枣汤以逐水;腹胀以气滞为主者,加川楝子、莱菔子、沉香末;若气虚较重者,重用黄芪、白术;兼黄疸者,加金钱草、赤芍;挟淤血者,加泽兰、桃仁、丹参、当归。
(2)淤血阻络型:多见门静脉高压症明显者,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腹壁青筋显露,胁腹攻痛,面色黧黑或晦暗,头颈胸腹红点赤络,唇色紫褐,大便色黑,小便短赤,舌质紫红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舌苔薄黄腻,脉细涩或芤。
治则:祛瘀通络,活血利水。
药方:膈下逐瘀汤加减。柴胡、当归、桃仁、五灵脂、炮山甲、炙地鳖虫,丹参、白茅根、大腹皮,茯苓、白术。胀满甚者加沉香、降香、莱菔子;大便秘结加枳实、大黄(后下);脾大明显加服鳖甲煎丸;有出血倾向者加服三七粉、白及粉或云南白药。
(3)肝肾阴虚型:除水湿内阻症状外,尚有面色灰滞,形体消瘦,潮热心烦,手足心热,唇干口燥,失眠多梦,鼻衄牙宣,舌红瘦而干或光剥,脉细数无力。
治则:滋补肝肾,育阴利水。
药方:一贯煎加减。沙参、麦冬、枸杞、阿胶,生地、泽泻、猪苓、车前子,白茅根。若神志异常,可加鲜菖蒲、郁金;潮热起伏者,加银柴胡、地骨皮;津伤渴甚者,加知母、天花粉;神志昏迷者,急用安宫牛黄丸凉营清热开窍;出血甚者,用大黄末或三七粉止血;气随血脱,用独参汤益气固脱。
以上三个中医药方有关肝硬化的治疗希望大家能够有所了解,为了更好的对肝硬化治疗,患者在使用以上方法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