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张仲景《伤寒论》方剂: 芍药甘草汤生白芍12克、 炙甘草12克。
适应病症:伤寒伤阴,筋脉失养,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腹部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脚挛急,肌肉疼痛,肌肉无力等。
芍药甘草汤加减方适合哪些病症?
1、上下肢无力,有时需休息后才能行走。两个手臂也不能拿重物。
白芍45克、 炙甘草30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需要20付即可见效。如果腹泻可以加干姜15克、茯苓15克、 芡实15克。
2、干活后经常腿肚子抽筋,全身酸痛难受,肌肉疼。
白芍30克、 甘草10克、 当归10克、 鸡血藤15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熬三付即可。康复之后可以用“后爱红参气血汤”善后。
3、偏头痛,医院诊断为血管性头痛。
白芍30克、 川芎10克、 甘草10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需要7付即可见效。
4、肌无力。四肢无力,咀嚼肌无力。卧床,大小便不能自理,喘气痰多。肝血亏血,津液枯竭。筋脉失养。
白芍40克、 炙甘草30克、 党参25克、 乌梅10克、 生黄芪20克、 当归9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需要2个月以上。
5、抽筋:经常抽筋,或者扭伤脚。
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 如果怕冷,加干姜10克、 桂枝12克 。后背怕冷加制附子6克 。如果脚冷,骨节疼,制附子12克。
建议熬制时将附子先入锅熬,制附子6克熬五十分钟,制附子12克熬一个小时,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特别注意:由于方中含有附子,尽量不要自己熬,本方仅供学习和参考,入药熬制请到药店咨询当地的中药店坐堂医生!
6、绕脐痛。一般都是少年或者小儿。肠道中没有宿便、腹泻和食积。无缘无语肚脐周围腹痛。是由于气血亏虚,导致肠道痉挛作痛。发作时腹部拘急不舒,绞痛。
白芍9克、 炙甘草9克、 桂枝5克。
注:3岁用二分之一。
7、遇寒腹泻,阴雨天头痛或者头痛时时发作,或者有股气从小肚子发起,上冲咽喉,发作的时候人有要死的感觉。过一会恢复正常。这是奔豚病。
白芍12克、 炙甘草9克、 桂枝15克、 生姜15克、 大枣4枚。
8、肌肉疼,落枕,用力过猛肌肉疼。
白芍15克、 炙甘草15克、 川芎10克、 葛根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