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宣传资料
>>
查看详情
李佃贵:浊毒与哮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022-03-21 17:41:27
国医大师李佃贵在总结前人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首次提出和创立了“浊毒理论”。由他主持的浊毒理论研究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浊毒证重点研究室”。
浊毒理论用于哮喘病的诊治
浊毒理论源于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历代医家对浊、毒有分别论述,但对浊毒论述极少,在《素问·经脉别论》中记载:“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进一步指出了浊既指与功能相对的水谷精微,又指排泄的污浊之物。可见《黄帝内经》对浊的认识含义有二:一指浓浊的饮食精微物质,一指排出的污浊之物。
浊毒既是一种对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均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指多种原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正常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浊毒病邪胶结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浊化,即致病过程;浊化的结果导致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浊变,即形态结构的改变,包括现代病理学中的肥大、增生、萎缩、化生和癌变,以及炎症、变性、凋亡和坏死等变化。
浊毒理论主要应用于脾胃病的诊治中,用来治疗肠上皮化生,逆转癌前病变,然而浊毒在各种内伤杂病中皆可应用,在诊治哮喘患者时,依据浊毒理论,结合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强度随时间变化。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这与浊化的结果是相关的。支气管哮喘在中医上一般是与哮病相对应的,属于痰饮病的“伏饮”证。
哮喘在古籍中的记载
在祖国医学中,哮喘属于“哮病”“哮证”“喘证”范畴。《黄帝内经》中早已有有关哮病症状、病因病机及喘证名称、症状表现的记载。如“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素问·举痛论》言:“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气应手矣。”《难经·四十九难》亦有“形寒饮冷则伤肺”的记载,是说寒邪致喘,肺气失宣,直接伤及肺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抑。”《素问·疟论》曰:“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热,内外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是说热邪致喘及其特征性表现。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哮喘有诸多论述,如《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曰:“喘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证治汇补·哮病》说:“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惑,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形象地说明了哮喘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医砭·哮喘》曰:“哮者……得之食味酸咸太过,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痰壅即发。”生动地描述了饮食不当,引发哮喘的过程。明·王肯堂《证治准绳》记载:“恶露不快散,血停凝,上熏于肺致喘。”清·唐宗海《血证论》记载:“盖人身气道,不可阻滞,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两者都认为瘀血是哮喘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哮喘的病因病机,概括起来不外风、火、寒、痰、瘀、虚数端,但主要的还是从病理上归属于“伏饮”的范畴。此为后世顽痰伏肺为哮病夙根的理论渊源。
浊毒证是一组或几组症候群
病机上认为哮喘的发生是由于脏腑功能失常,复因各种诱因,如气候、饮食、情志、劳累而诱发,这些因素每多错杂相关,使肺气失宣,气机上逆,气道挛急,而发为哮喘。
李佃贵认为,浊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浊毒泛指一切对人体有害的不洁物质;而狭义的浊毒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浊毒证是指以浊毒为病因,使机体处于浊毒状态从而产生特有临床表现的一组或几组症候群。浊有浊质,毒有毒性。浊质黏腻导致浊邪为病,多易结滞脉络,阻塞气机,缠绵耗气。胶着不去而易酿毒性;而毒邪伤人,其性烈善变,损害气血营卫。两者相合则因毒借浊质,浊挟毒性,多直伤脏腑经络。浊毒可侵犯上中下三焦,在上焦中以肺最为常见。浊毒犯肺,肺之浊毒的主要表现为痰多、胸闷等症状迁延难愈,反复发作。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病停痰,痰浊阻肺,不单纯是肺本身病变,而其根源多是因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于肺而发病。痰为湿盛所致。湿浊之邪致病,有内外之分,外感湿浊由外受湿邪所引起,内生湿浊由脾胃功能减退或失调,不能正常运化,以致湿浊从中生。内外湿浊之邪相互关联,外感湿浊困脾,必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内生湿浊停滞,又常易招致外感湿浊侵袭;或初为湿盛,湿盛则浊聚,久郁成毒,形成浊毒。因此,哮病之“夙根”即为浊毒。伏痰为湿盛所致,湿盛则浊聚,久郁成毒,形成浊毒。浊毒蕴肺,肺气失宣,气机上逆,气道挛急,发为哮病。
哮喘病理基础是浊毒内蕴
哮喘的病因为浊毒蕴肺,发作机理为浊毒内蕴,遇感引触,浊毒内蕴是病理基础,外邪侵袭,触动内伏之浊毒,内外合邪,肺气失宣,气机上逆,气道挛急,发为哮病。针对病因病机及分期,在治疗哮病时,坚持“既发以攻邪为主,未发以扶正为主”的治疗原则,以化浊解毒为基础治法,发时攻邪治标,化浊解毒,寒邪引发的哮喘宜温化宣肺,热邪引发的哮喘宜清化肃肺,平时应扶正固本,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治法。
哮喘的发生发展与浊毒密切相关,从发生上来说,首先患者平素有浊毒伏肺的病理基础,加之风寒侵袭、过敏物质等外源性浊毒的刺激,肺气失宣,肺气上逆,气道挛急,发为哮喘。哮喘的发展与加重亦与浊毒密切相关,浊毒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状态下产生的病理产物,哮喘患者治疗不当或者不及时,浊毒胶结。肺部长期处于一种浊毒化的状态下,会导致哮喘发展加重,发为重症哮喘,不易治疗。
哮喘的防护
在平时应注意未病先治,既病防变,平时注意防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保暖通风
气候寒冷时,尤其是夜间极易受凉引起夜哮喘发作,故哮喘患者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还应保持卧室一定温度和湿度,且须常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
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对某些哮喘病人,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致命性的后果。如果患有鼻窦炎、鼻息肉或哮喘病,不应使用任何非类固醇消炎剂,例如阿司匹林,因为这些药可能使病情加重或甚至致命。这种病对阿司匹林的反应可能突然产生,所以最好是避开所有含阿司匹林的产品。同时也不宜长期服用强的松或地塞米松类激素药,因为长期服用,可导致骨折、胃溃疡、抵抗力下降。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不好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和吸二手烟,也会引发哮喘。在衣料的选择上,如羊毛内衣、鸭绒背心、动物毛皮及腈纶、涤纶、涤棉等化学纤维衣料,易引起过敏、荨麻疹等,导致哮喘发作,故哮喘病人的内衣以纯棉织品为适宜,且要求面料光滑、柔软平整。
适量的运动以增强体质
有些人因为运动可能诱发哮喘,便全面停止所有运动,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运动能够有效增强心肺功能,身体好,对控制病情大有帮助。哮喘患者只要选择运动前咨询医生的意见,是可以照常运动的,而游泳则是十分适合哮喘患者的运动。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